-
公开(公告)号:CN11187682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29650.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生长炉热屏及单晶硅生长炉,所述热屏设置在所述单晶硅生长炉的熔体坩埚的上部,所述热屏包括屏壁和屏底,所述屏底具有供熔体提拉通过的窗口,所述屏底包括上层、下层和侧壁,所述侧壁连接与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且围成所述窗口,所述下层朝向所述熔体的液面,所述下层设为齿状结构,用于将外部热能反射到所述熔体液面时不会继续反射到单晶硅晶体侧壁;通过将屏底的下层设置为齿状结构,可以避免外部热能量被单晶硅晶体吸收,从而避免晶体表面热补偿过高,有效优化晶体纵向温度梯度,提高硅片径向的质量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75540.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体上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绝缘体上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衬底,第一衬底中有氧沉淀;在第一表面上通过氧化形成第一绝缘层,同时在氧化过程中溶解距离第一表面预设深度范围内的氧沉淀,以在距离所述第一表面预设深度范围内形成无缺陷洁净区,使得得到的绝缘体上硅结构中的HF‑defect数量减少,保证绝缘体上硅结构的高良率和低缺陷,剥离后的第一衬底可至少重复使用5次,并在机械力满足的情况下的剥离后的第一衬底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这就大大增加了第一衬底的使用次数,降低制程成本,同时也扩大了直拉单晶硅生长工艺窗口,含有原生氧沉淀的硅晶圆也可被直接用于制备高质量绝缘体上硅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76796.0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片导电类型的判定方法,包括:提供待测硅片,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刻蚀处理;在所述刻蚀处理前后分别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第一次电阻率测试和第二次电阻率测试,得到相应的第一电阻率和第二电阻率,通过对比所述第一电阻率和所述第二电阻率判断所述待测硅片的导电类型;或者,在所述刻蚀处理后测量所述待测硅片中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变化情况,根据所述待测硅片中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待测硅片的导电类型。本发明用于判断具有高电阻率的硅片的导电类型,且测试结果不受硅片的表面电荷的影响,操作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574828.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892 , C30B29/06 , C30B33/02 , C30B33/12 , C30B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缺陷的检测方法及晶棒生长方法,所述晶体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对一具有晶体缺陷的硅片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气相刻蚀,以使得所述晶体缺陷显现出来;对所述硅片的表面进行观察,若所述硅片的表面形成有凹坑,则所述硅片中的晶体缺陷为位错环缺陷;若所述硅片的表面形成有凹坑以及位于所述凹坑中的沉淀物,则所述硅片中的晶体缺陷为自间隙原子团聚体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能够准确分辨出位错环缺陷带与自间隙原子团聚体缺陷带。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8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376796.0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片导电类型的判定方法,包括:提供待测硅片,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刻蚀处理;在所述刻蚀处理前后分别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第一次电阻率测试和第二次电阻率测试,得到相应的第一电阻率和第二电阻率,通过对比所述第一电阻率和所述第二电阻率判断所述待测硅片的导电类型;或者,在所述刻蚀处理后测量所述待测硅片中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变化情况,根据所述待测硅片中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待测硅片的导电类型。本发明用于判断具有高电阻率的硅片的导电类型,且测试结果不受硅片的表面电荷的影响,操作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19263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21667.9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屏障装置及熔炼炉,其中,热屏障机构包括屏底和屏壁,屏底中心设有通孔,通孔用于通过待提拉的熔体,屏底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侧板,侧板的一端与第一层板连接,第一层板靠近坩埚,第二层板远离坩埚,侧板另一端与第二层板连接,侧板的一侧、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围成通孔,侧板的另一侧、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屏壁围成容置空腔;隔热机构设置在容置空腔内,隔热机构包括隔热件和保温件,隔热件设置在侧板一侧,隔热件的高度不小于侧板高度的二分之一,隔热件用于隔绝坩埚的热量散发至待提拉的熔体,容置空腔内部除隔热件外,填充保温件;本发明能够提高热屏与坩埚之间温度梯度,便于快速形成硅晶棒,提高硅晶棒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4102.X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片导电类型的判定方法,包括:提供待测硅片,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第一次电阻率测试,得到第一电阻率;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热处理;对所述待测硅片进行第二次电阻率测试,得到第二电阻率;以及,对比所述第一电阻率和所述第二电阻率,判断所述待测硅片的导电类型。本发明用于判断具有高电阻率的硅片的导电类型,且测试结果不受硅片的表面电荷的影响,操作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5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25055.7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单晶硅生长炉的薄膜隔热片,包括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折射层和所述第二折射层相互交替形成层叠结构,所述第一折射层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第二折射层相贴合;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晶硅生长炉,所述薄膜隔热片设置在所述单晶硅生长炉中的热屏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单晶硅生长炉的薄膜隔热片,在热辐射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当将其设置在热屏上以应用于单晶硅生长炉中时,能够提高热屏对热能的反射能力,降低熔融的硅熔体热量的耗散,提高热能利用率;并且有利于热场的保温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热场的质量以提高单晶硅生长的质量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9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21640.X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晶生产炉的热屏结构,所述热屏结构用于设在所述单晶硅生长炉的熔体坩埚上部,所述热屏结构包括外壳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底部外表面用于朝向所述熔体坩埚内部,所述隔热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外壳底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夹角朝向所述单晶硅的外表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单晶生产炉的热屏结构及单晶生产炉,结构简单,通过改变热屏设计,增设隔热板将吸热板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单晶硅,在热屏中形成热通道,实现对单晶硅的径向温度梯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拉速的控制,进而提高单晶硅径向的质量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74828.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892 , C30B29/06 , C30B33/02 , C30B33/12 , C30B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缺陷的检测方法及晶棒生长方法,所述晶体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对一具有晶体缺陷的硅片依次进行热处理和气相刻蚀,以使得所述晶体缺陷显现出来;对所述硅片的表面进行观察,若所述硅片的表面形成有凹坑,则所述硅片中的晶体缺陷为位错环缺陷;若所述硅片的表面形成有凹坑以及位于所述凹坑中的沉淀物,则所述硅片中的晶体缺陷为自间隙原子团聚体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能够准确分辨出位错环缺陷带与自间隙原子团聚体缺陷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