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306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88696.3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压气机模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模型放大步骤:将原模型进行放大,得到放大模型;摩擦因子修正步骤:通过重设转速,对放大模型的摩擦因子进行修正,保证摩擦损失在总损失中的比值不变;扩压因子修正步骤:通过重设各级动静叶,修正放大模型的扩压因子,保证各级动叶出口的扩压因子一致;间隙修正步骤:通过重设叶顶间隙,修正放大模型的间隙损失,保证间隙损失在总损失中的比值不变;使用步骤:基于放大模型进行气动实验和试验,对原模型进行气动性能分析。本发明多级压气机高压级的放大模型,其流场与原型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从而保证了效率、压比、近失速流量与原模型基本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45003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510970268.2
申请日:2015-12-21
Inventor: 姚良忠 , 杨波 , 曹远志 , 李琰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卢俊峰 , 孙长江 , 丁杰 , 吴福保 , 庄俊 , 陶以彬 , 李官军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 牟昱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C‑DC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及其子模块均压方法,该调制策略包括步骤1:构建子模块的开关函数模型;步骤2:确定阶梯波状桥臂开关函数模型;步骤3:依据阶梯波状桥臂开关函数模型调制DC‑DC变换器的交流侧电压电流波形;该均压方法包括构建能量模型,依据能量模型改变原边侧交流电流对子模块能量交互的大小,从而均衡子模块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DC‑DC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及其子模块均压方法,在不提高开关频率的前提下,可以提高DC‑DC变换器中间交流电压频率,减小了电容电压波动,缩小了变换器中子模块电容的体积,有利于减小桥臂电感以及变压器等无源器件的体积,减少了成本,使其具有较大功率传输能力和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79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360478.5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许晓慧 , 李琰 , 杨波 , 曹远志 , 卢俊峰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陶以彬 , 李官军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IPC: H02M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母线四端口双极DC‑DC变换器,包括由变换器单元组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架构;变换器单元组包括两个相连的变换器单元,变换器单元组的数据为四;变换器单元的电力电子器件支路包括两个同向连接的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支路的数目为二;电力电子器件的连接点之间通过电抗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无母线四端口双极DC‑DC变换器,具备功率双向流动能力,适用于所接直流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降低了功率转换级数,提升变换器功率变换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360512.9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杨波 , 许晓慧 , 陶以彬 , 曹远志 , 李官军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卢俊峰 , 李琰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包括通过中频变压器两端相连的单极侧功率模块和双极侧功率模块;单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稳压电容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单极直流系统;双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电容、稳压电容、电抗器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双极直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电路结构紧凑,所需开关元件数量更少,能够实现软开关,降低系统损耗;通过调整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该变换器能够实现单极直流系统和双极直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同时适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60512.9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杨波 , 许晓慧 , 陶以彬 , 曹远志 , 李官军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卢俊峰 , 李琰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包括通过中频变压器两端相连的单极侧功率模块和双极侧功率模块;单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稳压电容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单极直流系统;双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电容、稳压电容、电抗器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双极直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电路结构紧凑,所需开关元件数量更少,能够实现软开关,降低系统损耗;通过调整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该变换器能够实现单极直流系统和双极直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同时适用于高变压比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01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54906.8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B53/00 , C07C69/738 , C07C67/347 , C07C205/56 , C07C201/12 , C07D307/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具有γ位手性中心的α-酮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是,在手性亚磷酰胺配体与铜盐生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烷基锌与由下述结构式(2)表示的β,γ-不饱和α-酮酸酯化合物发生不对称1,4-共轭加成反应,从而生成由下述结构式(1)表示的具有γ位手性中心的α-酮酸酯化合物,R1是选自环烷基、芳基、取代芳基、芳烷基、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R2是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以及芳烷基中的任意一种,R3是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5881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1214.6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3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3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几何海流发电水轮机的翼型,所述翼型的最大厚度与翼型的弦长之比为:翼型最大厚度位置为:翼型最大弯度与翼型的弦长之比为:翼型最大弯度位置为:其中,c为翼型的弦长,d为翼型的最大厚度,f为翼型的最大弯度,以翼型的上下表面的连接点为坐标原点,以翼型的弦长所在位置为X轴所形成的坐标系中,xd为翼型最大厚度位置的横坐标值,xf为翼型最大弯度位置的横坐标值。本发明所提供的水轮机的翼型,能够完全适应该类水轮机的特点,从而提高水轮机的工作效率,且易于加工。
-
-
公开(公告)号:CN100370148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510030772.0
申请日:2005-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4D2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平压缩流体机械的叶片型线设计方法,首先结合叶轮机械的特点,通过合理的简化,将由N-S偏微分方程控制的流动过程,简化为由常微分方程组描述的流动系统;从最优控制理论出发,建立状态方程,并将该方程归化为相应的最优控制形式;目标泛函为在给定的子午型线与叶片厚度分布条件下的具有理论上无分离的最大扩压度,并满足各种约束条件;将叶片安装出口角作为控制变量;根据得到三维空间叶片的几何造型以及描述流动系统的常微分方程组,进行迭代计算,最终得到在理论上满足表面无分离的最优降速线的叶轮叶片的型线。采用本发明优化设计的叶片型线,可使压缩流体机械具有高效、低能耗、运行安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945561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17569.1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有限冗余离散小波变换方法,用于图像处理、图像融合以及信号处理等领域。本发明首先进行滤波器的设计,在第一级和以后的分解级分别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然后在小波分解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通道分别采取不同的下采样规则,在有限冗余离散小波逆变换的过程当中采用其正变换的相对应的滤波器和上采样操作。本发明通过对离散小波变换的不同级分别采用不同的滤波器设计方法,并结合不同的通道采用不同的下采样和上采样策略,可以使得到的小波系数具有很好的移不变性和适度的冗余。本发明可应用于图像处理,图像融合,信号处理及变换,能应用于雷达、声音、地球信息处理等各类民用及军用系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