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5537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1197606.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抗耐药肿瘤的靶向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靶向载药系统是由聚乙烯亚胺‑α‑生育酚琥珀酸酯聚合物为载药内核,以槲皮素修饰的透明质酸聚合物为外壳的纳米胶束。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靶向载药系统,不仅存在一定的酸敏性,可在肿瘤微环境条件下主动释放,而且进入血液后会被血液迅速稀释,不会引起严重的溶血,安全性较高,适用于静脉注射给药,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耐药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能显著提高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明显提高化疗药物对耐药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另外,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易于实现,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553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97606.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抗耐药肿瘤的靶向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靶向载药系统是由聚乙烯亚胺-α-生育酚琥珀酸酯聚合物为载药内核,以槲皮素修饰的透明质酸聚合物为外壳的纳米胶束。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靶向载药系统,不仅存在一定的酸敏性,可在肿瘤微环境条件下主动释放,而且进入血液后会被血液迅速稀释,不会引起严重的溶血,安全性较高,适用于静脉注射给药,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耐药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能显著提高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明显提高化疗药物对耐药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另外,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易于实现,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44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7945.1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473/12 , C07D213/82 , C07D213/81 , C07D21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30 , C07D213/81 , C07D213/82 , C07D213/84 , C07D47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杨梅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杨梅素药物共晶是以杨梅素作为活性药物成分,以咖啡因、烟酰胺、异烟酰胺或4-氰基吡啶为前驱体,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的杨梅素-咖啡因共晶、杨梅素-烟酰胺共晶、杨梅素-异烟酰胺共晶或杨梅素-4-氰基吡啶共晶;所述共晶是采用溶液介导转晶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杨梅素药物共晶,在继承杨梅素药理活性的同时,其溶解性、溶出率及稳定性均相对于杨梅素有显著性提高,有利于开发成药物制剂,可促使杨梅素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23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05185.0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 , A61K31/352 , A61K47/34 , A61K47/44 , A61K47/26 , A61P31/04 , A61P31/12 , A61P39/06 , A61P25/00 , A61P3/10 , A61P1/16 , A61P19/06 , A61P19/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杨梅素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杨梅素纳米混悬剂采用沉淀法和高压均质法制备所得,其处方组成:杨梅素与稳定剂的重量比为1∶0.25~1∶2.5。本发明通过处方优化,筛选出吐温-8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Cremophor EL)、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作为稳定剂,制备的杨梅素纳米混悬剂性质稳定,处方组成简单,制备工艺简便可行,粒径范围为100nm~300nm,通过减小药物粒径,明显改善杨梅素的溶解度与溶出,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及体内组织分布。此外,可将杨梅素纳米混悬剂进行冷冻干燥,所得冻干粉加入适当赋形剂进一步制备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不同的口服制剂,以便于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85863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31785.9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醋柳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和保健品,它由下列重量份数比成分组成:醋柳黄酮1营养物质0.83~6,其中所述醋柳黄酮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异鼠李素计不低于10%,且所述营养物质选自柠檬酸、植酸、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乳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或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57437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10043341.1
申请日:2008-05-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中医大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185 , A61K9/107 , A61K9/16 , A61K9/20 , A61K9/48 , A61K47/44 , A61K47/34 , A61P9/10 , A61P39/06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醋柳黄酮自乳化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及药用辅料制备而成:醋柳黄酮1、自乳化基质3~6,且醋柳黄酮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不低于10%,自乳化基质的组成及其重量份为:油相1、乳化剂10~20和助乳化剂3~6。本发明通过将自乳化系统应用于醋柳黄酮制剂,提高了醋柳黄酮制剂的溶出,从而提高其体内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醋柳黄酮自乳化制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11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203597.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血管内斑块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30~300份、瓜蒌30~300份、三七1~20份、降香1~20份、蒲黄1~20份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血管内斑块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1761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710041809.9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银棘茶饮料,由荷叶、山楂、沙棘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红茶、普洱茶和水制备而成,每500ml银棘茶饮料中含银杏叶以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白果内酯(C15H18O8)计应不得少于4.0mg;含沙棘和银杏叶以异鼠李素(C16H12O7)计应不得少于0.025mg;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应不得少于0.13g。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银棘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银棘茶饮料具有活血化瘀,降压降脂的功能,适用于中老年人群、高血脂、高血压、肥胖人群的预防保健。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8944.2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山楂为碳源的碳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点的平均粒径为1.68‑3.02nm,具有良好的尺寸均匀性,使用时,通过碳点的光致发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pH检测及细胞成像效果。控制碳点具有窄的尺寸分布,即碳点尺寸差异性小,可以保证发光纯度,对碳点的性质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尺寸小且尺寸均匀的碳点,具有更好更稳定的荧光性能,更高的荧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8586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431785.9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08 , A61K47/12 , A61K36/185 , A61P9/10 , A61P9/06 , A61P39/00 , A61P3/06 , A23L1/29 , A23L1/302 , A23L1/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醋柳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和保健品,它由下列重量份数比成分组成:醋柳黄酮1,营养物质0.83~6,其中所述醋柳黄酮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异鼠李素计不低于10%,且所述营养物质选自柠檬酸、植酸、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乳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或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