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21663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96126.X
申请日:2004-11-26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06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发动机的汽缸体结构,在汽缸体前端安装正时链装置的发动机中,通过扩大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曲率半径,降低正时链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压力,从而抑制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的磨损,且无需增大发动机的宽度。在发动机汽缸体的前部,安装有用于传递曲轴动力的正时链装置,且在垂直于该曲轴的轴心线方向的引导该正时链装置的链的导向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心线平行形成在汽缸体内的主油道,其中,所述主油道为阶梯形状,是由从正交于轴心线方向的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装有正时链导向装置一侧的汽缸体的一端设置的外侧油道和在与该外侧油道相连通且比该外侧油道靠向内侧,从所述汽缸体的另一端设置的内侧油道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587236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410096124.0
申请日:2004-11-26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F01P11/00 , F01P11/04 , F01P20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在发动机的冷却水出水口处设置节温器,同时,加热器进水管与该冷却水出水口连接,高度保持节温器的感温性,而且使冷却水出水口的节温器以及散热器进水管和加热器进水管的连接结构变得简单且紧凑。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将从发动机流出的冷却水通过节温器以及散热器进水管提供给散热器,同时通过加热器进水管提供给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包括节温器连接器,该节温器连接器包括连接导管,该连接导管可拆卸地装配在发动机本体上,在该连接导管中,散热器连接通道和加热器连接通道形成整体,散热器连接通道设有节温器,且连接在散热器进水管上,而加热器连接通道连接在加热器进水管上。
-
公开(公告)号:CN1279270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410096126.X
申请日:2004-11-26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06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发动机的汽缸体结构,在汽缸体前端安装正时链装置的发动机中,通过扩大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曲率半径,降低正时链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压力,从而抑制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的磨损,且无需增大发动机的宽度。在发动机汽缸体的前部,安装有用于传递曲轴动力的正时链装置,且在垂直于该曲轴的轴心线方向的引导该正时链装置的链的导向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心线平行形成在汽缸体内的主油道,其中,所述主油道为阶梯形状,是由从正交于轴心线方向的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装有正时链导向装置一侧的汽缸体的一端设置的外侧油道和在与该外侧油道相连通且比该外侧油道靠向内侧,从所述汽缸体的另一端设置的内侧油道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621668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96124.0
申请日:2004-11-26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F01P11/00 , F01P11/04 , F01P20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其在发动机的冷却水出水口处设置节温器,同时,加热器进水管与该冷却水出水口连接,高度保持节温器的感温性,而且使冷却水出水口的节温器以及散热器进水管和加热器进水管的连接结构变得简单且紧凑。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将从发动机流出的冷却水通过节温器以及散热器进水管提供给散热器,同时通过加热器进水管提供给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包括节温器连接器,该节温器连接器包括连接导管,该连接导管可拆卸地装配在发动机本体上,在该连接导管中,散热器连接通道和加热器连接通道形成整体,散热器连接通道设有节温器,且连接在散热器进水管上,而加热器连接通道连接在加热器进水管上。
-
公开(公告)号:CN205086672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812562.6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冷却在车辆的前部空间所配置的构件的车辆。在车辆(10)的前部空间(120)设有:热交换器(40)、设在热交换器(40)的车辆后方并具有风压孔(220)的风扇护罩(20)、以及设在风扇护罩(20)的车辆后方并在下部具有油盘(306)的发动机(30)。在车辆的前后方向,风压孔(220)的一部分被设在与油盘(306)正对的位置,从而在高速行驶时使穿过风压孔(220)的空气流到达油盘(306),并使油盘(306)冷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