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型无级变速机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6304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66671.3

    申请日:2013-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型无级变速机构,轴向的拉伸载荷不作用于所述环型无级变速机构的输入轴。环型无级变速机构(T)具备:施力单元(22),其对输入盘(14)向接近输出盘(15)的方向施力以按压于动力辊(18);第一轴承(26A),其在输入盘侧支承输入轴(13);第二轴承(26B),其支承输出盘;第一支承部件(45),其一端侧固定于基座部件(41)并支承第一轴承;第二支承部件(46),其一端侧固定于基座部件(41)并支承第二轴承;以及连结部件(49),其连结第一、第二支承部件的另一端侧。从动力辊向输入盘及输出盘传递的相互反向的反力(FL1、FR1)由基座部件及连结部件的内部应力(FL2’、FR2’)支承,以防止拉伸载荷作用于输入轴。

    收纳盒式充电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49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80063500.6

    申请日:2018-09-14

    Abstract: 一种收纳盒式充电装置,构成收纳盒式充电装置(30)的第1单元收纳盒(32a)的旋转台(54a)和第2单元收纳盒(32b)的旋转台(54b)被以彼此偏移配置的方式上下层叠。在通过该偏移配置而产生的空间内配设用于驱动第1单元收纳盒(32a)的旋转台(54a)的驱动电机(56a)、用于驱动第2单元收纳盒(32b)的旋转台(54b)的驱动电机(56b)。

    电池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8352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780095437.X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电池组(10)具备电池芯组(16)和壳体(14),其中,所述电池芯组(16)具有由电池保持架(42)的保持部(50)所保持的多个电池单元(40);所述壳体(14)收装电池芯组(16)。电池保持架(42)具有包围保持部(50)的周壁部(54),在周壁部(54)上,设置有在周壁部(54)的端面(54a)上沿着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70)。

    保持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51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80062907.4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良好地保持电气设备的保持装置。一种用于保持移动电池(12)的电池更换机(10)具有电池托盘(16)和前面托盘锁定机构(20),其中,所述电池托盘(16)用于保持移动电池(12),且被设置为能以转动轴(30)为中心转动以位于第1位置和第2位置;所述前面托盘锁定机构(20)在电池托盘(16)位于第2位置时限制电池托盘(16)转动,与电池托盘(16)位于第2位置时相比,在电池托盘(16)位于第1位置时,用于保持移动电池(12)的底部(16a)为相对接近水平状态的状态。

    电池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83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80095437.X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电池组(10)具备电池芯组(16)和壳体(14),其中,所述电池芯组(16)具有由电池保持架(42)的保持部(50)所保持的多个电池单元(40);所述壳体(14)收装电池芯组(16)。电池保持架(42)具有包围保持部(50)的周壁部(54),在周壁部(54)上,设置有在周壁部(54)的端面(54a)上沿着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70)。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751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80037441.2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输入杆(204)、输出杆(212)和壳体(202),所述输入杆(204)、所述输出杆(212)和所述壳体(202)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主弹簧(208)、复位弹簧(216)和减振器(214),其中,所述主弹簧(208)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输出杆(21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复位弹簧(216)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减振器(214)被配置在作为输出杆(212)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