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4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123069.7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62 , G06T5/003 , G06T5/50 , G06T7/001 , G06T2207/10061 , G06T2207/10148 , G06T2207/20016 , G06T2207/20221 , G06T2207/30148 , H01L22/12 , G01B11/00
Abstract: 一种检查样品的方法,包括:对样品的目标图案执行聚焦操作。该聚焦操作包括在不同聚焦高度扫描目标图案以获得多个聚焦图像。该方法还包括使用多个聚焦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目标图案的目标图案图像,并且然后基于目标图案图像来测量目标图案的尺寸。
-
-
公开(公告)号:CN201623737U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20111710.9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M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及具有该双轴铰链装置的翻盖型便携式终端,所述双轴铰链装置适用于具有上盖部和主体部的翻盖型便携式终端,所述双轴铰链装置包括:铰链连接所述上盖部和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端部的第一双轴铰链单元;铰链连接所述上盖部和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的另一端部的第二双轴铰链单元。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双轴铰链装置分别设置于便携式终端的两侧,因此不仅提高了便携式终端的外观品质,而且占用的空间也较小,从而能够设计出更大的显示部和键盘部。
-
公开(公告)号:CN201827226U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20238527.5
申请日:2010-06-2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F16C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铰链模块及使用该铰链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铰链模块,具有第一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相垂直的第二转动轴以及位于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移动块,第一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一凹槽,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形成第二凹槽,移动块上形成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和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铰链模块还具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支撑移动块,使第一凸起进入第一凹槽中,第一转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时,第一凸起被顶出,同时第二凸起进入第二凹槽中。由此,降低了对铰链模块的尺寸精度要求,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可以自由地调整两个转轴之间距离,提高设计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781704U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20278573.8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72519 , H04M1/0222 , H04M1/72522 , H04M1/725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具有一对外壳,并包括:形成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外壳而提供收容槽的引导肋;结合于所述第一外壳而以沿着所述第一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铰链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一铰链部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二外壳的沿所述第二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铰链外壳的第二铰链部件。并且,所述铰链外壳当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到所述第一外壳时以被所述引导肋围住的状态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铰链外壳的一端面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而结合,且以沿所述第二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铰链轴为中心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201781516U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20285849.5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M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2 , G06F1/1615 , G06F1/1681 , H04M1/0235 , H04M1/0247 , Y10T16/5402 , Y10T16/54038 , Y10T16/541 , Y10T16/5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提供相互平行的一对铰链轴的铰链装置;分别结合于所述铰链装置的第一转动机壳和第二转动机壳,所述第一转动机壳以所述一对铰链轴中的一个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机壳以所述一对铰链轴中的另一个为中心转动;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第一转动机壳的第一壳体和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转动机壳的第二壳体。据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打开而形成180度时,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两个显示装置能够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而且两个显示装置的内侧边缘相互紧挨着,从而构成一个相当于显示装置的两倍大小的显示屏幕,进而能够使用户更加便于观看多媒体画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