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磨抛成锭后便捷多级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2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83433.0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磨抛成锭后便捷多级筛选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加工领域,一种碳化硅磨抛成锭后便捷多级筛选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杂质筛分,通过水筛法对碳化硅锭和其余杂质进行筛分,筛选出干净的碳化硅锭;S2、碳化硅锭分级,利用磁力和不同等级碳化硅锭之间的密度差将碳化硅锭筛分为一级硅锭、二级硅锭和三级硅锭;S2、尺寸筛分,对碳化硅锭的尺寸进行筛分,筛分出尺寸相同的合格硅锭和与合格硅锭相差较大的不合格硅锭;S3、质量检测;它可以实现,在利用紫外线对碳化硅锭进行细筛之前,通过磁力快速地对碳化硅锭进行粗筛,有效的减少对碳化硅锭进行筛选的工作量,从而能够快速便捷的完成对碳化硅锭的筛选。

    一种碳化硅废料回收用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1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9568.5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废料回收用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碳化硅回收领域,一种碳化硅废料回收用清洗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左右对称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转辊,所述转辊两端分别与两侧安装板活动连接,同侧两个所述转辊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所述安装板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翻料机构,所述安装板顶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壳体,它可以实现,采用即时配比清洗剂,即时冲洗的效果,将配比的清洗剂不断输送至水箱中,对碳化硅废料进行冲洗,同时利用翻转机构可增加碳化硅废料冲洗的均匀性。

    一种硅片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1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98164.3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硅片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工外壳,加工外壳的两端均固定有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装配有一个固定下压机构,固定下压机构用于固定硅片并带动硅片进行移动,加工外壳内部中心处固定有电动机一。本发明通过除胶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在更换抛光垫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固定底盘上残留的胶体进行清洗,避免影响更换后的抛光垫的牢固度,也避免因为残留胶体导致更换的抛光垫会有凸起影响抛光;通过清理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在清洗因抛光液残留物形成的沉淀物时,较为方便快捷。

    一种全转速下的轴转速精密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29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200422.8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全转速下的轴转速精密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装置、集线器、装置主轴、联轴器、信号处理模块,测量装置和集线器同轴固定于装置主轴上,集线器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装置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一转动轴,转动轴全转速转动时带动装置主轴和固定于装置主轴上的测量装置、集线器以相同转速运动,测量装置将被测量转速转化为模拟量电压信号输出,并被集线器采集,信号处理模块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测量转速并显示。本发明基于离心力效应和压电效应,提供了一种全转速下的轴转速精密测量装置、方法及系统,装置结构简单,方法简洁明了,系统设计合理,对于全转速下转动轴转速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

    一种数控单晶硅剖方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2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96577.6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单晶硅剖方机,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通过立柱设有沿其运动的工作台,立柱外顶部通过第一直线导轨连接有工作台移动机构,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安装自动夹紧机构和自动分度旋转机构,自动夹紧机构上安装有晶线检测装置;床身的中部安装上、下料滑台机构,位于其一侧的床身上设有切割线架,位于上、下料滑台机构另一侧的床身上设有两个收放线架,分别固定于工作台的两侧,每个收放线架内下部安装有收放线机构,上部安装有排线模组、张力摆臂装置和第一过线轮,顶部安装有电箱;床身一侧安装废料输送机构,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操纵箱;本发明提高了单晶硅开方的加工效率和质量,节约人力和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大型数控曲轴主轴颈外圆磨床

    公开(公告)号:CN103949947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10201158.5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数控曲轴主轴颈外圆磨床,减小了磨削时回转的曲轴会产生的不平衡离心惯性力,从而减小了曲轴的扭转和弯曲变形,满足了主轴颈的圆度的加工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大型曲轴普通外圆的磨削,其包括工件床身、砂轮床身,所述工件床身上设置有头架和尾架,所述砂轮床身上对应所述工件床身设置有砂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架通过拖板连接所述砂轮床身,所述拖板通过导轨连接所述砂轮床身,所述砂轮架通过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连接所述拖板,所述工件床身上设置有窄形中心架,所述头架固定在所述工件床身的一端,所述尾架通过导轨连接所述工件床身。

    一种数控金刚线蓝宝石开方机

    公开(公告)号:CN1045526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0832.1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D5/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金刚线蓝宝石开方机,其简化了锯削工艺,增强了切割装置的切割钢性,其切割精度高,提高了开方机的加工效率和成品质量,从而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置有主立柱和副立柱,所述主立柱和所述副立柱间对应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主立柱通过第一直线滑轨连接主立柱滑座,所述主立柱滑座连接第一滚珠丝杆,所述副立柱通过第二直线滑轨连接副立柱滑座,所述副立柱滑座连接第二滚珠丝杆,所述切割装置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立柱滑座和所述副立柱滑座。

    工件自动对中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57449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810196117.6

    申请日:2008-09-16

    Inventor: 唐伏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工件自动对中装置。其对工件完成自动对中,精确度高,可以使工件两边的磨削余量均匀,料耗最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分别安装在机床床身的两侧,所述两个立柱顶部用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中心位置上端安装有气缸,滑板支架与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滑板支架的底部前后分别安装了二个对中气缸,所述对中气缸分别安装二个夹指。

    数控高速金刚石带锯床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9009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94976.0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高速金刚石带锯床,可以通过提高锯削速度来提高单、多晶硅的锯切效率,其包括工作台、基座、立柱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立柱为具有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的凹形结构,主动轮座设置在所述立柱下支撑座上,主动轮安装在所述主动轮座上,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座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支撑座上,从动轮安装在所述从动轮座上,金刚石锯带安装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上,滑座设置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之间支承于所述立柱下支撑座上,所述工作台通过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支承于所述滑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内分别安装有装刹车装置。

    一种数控线锯切片磨床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987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58857.5

    申请日:2011-03-11

    Inventor: 杨建良 杨红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线锯切片磨床,可一次切割出较多数量的硅片,提高了线锯切片磨床的磨削效率,包括床身、工件夹紧装置、钢线、研磨剂储存供应装置和设置在床身两侧的收线卷绕装置、放线卷绕装置,收线卷绕装置包括收线固定导线轮装置、收线滑动导线轮装置和收线卷绕盘,放线卷绕装置包括放线固定导线轮装置、放线滑动导线轮装置和放线卷绕盘,床身上对称设置有钢线引导滚轮,钢线引导滚轮两侧设置有研磨剂喷嘴,钢线依次通过放线卷绕盘,放线滑动导线轮装置,放线固定导线轮装置,钢线引导滚轮,收线固定导线轮装置,收线滑动导线轮装置,卷绕在收线卷绕盘上,钢线引导滚轮为圆柱形钢线引导滚轮,钢线保持间距地依次多次卷绕在两个钢线引导滚轮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