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02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05571.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零部件故障易传播和易感染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接触网零部件历史故障关联数据;定义零部件之间的故障关联路径,构建零部件之间的故障关联路径集合;获取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以及故障易感染关联路径集合,分别映射成故障易传播以及故障易感染风险关联图;构建风险系数模型,并定义风险关联图中各关联路径的风险系数权重;定义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特性和故障易感染特性,构建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和故障易感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各零部件的故障易传播和故障易感染风险水平;本发明不但可以评估零部件的故障关联路径风险水平,并且能够从故障传播和故障感染两个角度揭示零部件的故障传播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68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13690.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晓菲 , 王清永 , 赵疆昀 , 付强 , 王洪超 , 周海军 , 曹俊强 , 陈宁 , 韩佳鑫 , 张振波 , 倪庆博 , 李明 , 钱广民 , 阎娟 , 陈云 , 郑剑锋 , 王巍 , 王伟鹏 , 蔡荣富 , 花玲玲 , 胡顺定 , 邬斌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连挂自动调度管理装置及方法,列车连挂自动调度管理装置包括线路地图模块和ATS,线路地图模块对应线路地图设有停车区域,停车区域内设有停车点,连挂作业设有至少一个连挂停车点和至少一个被连挂停车点,且在连挂停车点和被连挂停车点中关联与之对应的列车编组信息、停车区域编号信息;ATS向车载CC发送目的地报文信息,包含对应目的地的具体停车区域编号信息;车载CC根据目的地报文信息以及列车自身的编组信息,自动控制列车在相应的目标停车区域内停车。本发明通过线路地图辅助设计实现列车连挂自动调度管理,有效解决了ATS自动根据计划及意图调度列车在连挂区域内的对应位置停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49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422315.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检查仪的车体结构,包括:横梁组件,由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上方的盖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下方的底板组成的箱体式结构,两个侧板长度方向一端顶部固定一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轮用于在一边轨道上转动行走;纵梁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垂直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固定在两个侧板长度方向另一端顶部,所述平板两个端部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所述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位于横梁组件外部,所述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用于在另一边轨道上转动行走。结构强度大,整车重量更轻,搬运方便,提高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94488.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真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设备仿真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客流数据预测客流密度;根据所述客流密度的预测结果确定仿真设备的第一仿真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仿真参数以及第二仿真参数对所述仿真设备进行仿真,所述第一仿真参数与所述第二仿真参数的参数类型不同;根据仿真结果以及所述仿真设备的实际检测数据确定所述仿真设备的仿真报告。本发明通过结合客流密度进行设备仿真,提高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基于仿真报告可以进行设备使用信息的评估和预测,如此不仅可以降低设备的运维成本,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5455.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规划的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考虑系统综合能量损失和牵引能量消耗,构建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协同的多目标能量管理优化模型,通过定义系统的状态变量、动作、奖励、回报及策略,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运行,离线训练采用动态规划方法,采用策略评估、策略改进及策略迭代,逐步逼近最优动作策略,将获取的最优动作策略载入在线运行数据库,传递给在线运行环节,采用贪婪策略实现动作输出,以优化能量管理过程;该方法用于功率融通型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中,以实现对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提升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的能量利用水平,降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能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23610.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载荷作用下板组合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结构几何参数、结构材料参数以及移动载荷参数;S2、基于所述结构几何参数和结构材料参数,采用动态刚度法构建板组合结构动刚度矩阵;S3、基于所述移动载荷参数,建立移动载荷半解析模型,利用三角函数积分变换和傅里叶变换将移动载荷从时域‑空间域投影至频域‑波数域,获得频域‑波数域移动载荷;S4、对所述板组合结构动刚度矩阵和频域‑波数域移动载荷进行联立,获得板组合结构频域‑波数域振动响应;S5、基于所述板组合结构频域‑波数域振动响应,利用三角函数积分逆变换和傅里叶逆变换获取板组合结构时域‑空间域振动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68127.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20/00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并行强化学习的轨道交通能量管理方法,针对功率融通型轨道交通协同供能系统,构建了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协同的能量管理模型,基于多智能体交互体系下的马尔科夫决策模型,进行离散训练与在线运行,所述离线训练基于原始功率数据集,采用多重并行强化学习算法,并将获取的训练强化学习模型运用于所述在线运行中,以优化能量管理过程;该方法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合作的方式实时动态调节协同供能系统的能量流动,实现各子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自适应能量交换,同时在离线训练环节通过多重并行强化学习算法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可有效提升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72710.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接触网零部件故障传播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接触网零部件历史故障关联数据;定义接触网零部件故障关联关系并区分为直接故障关联关系和间接故障关联关系;构建不同机械连接关系下的故障关联数据集;构建故障关联关系风险系数模型;计算不同机械耦合关系下故障关联关系的风险系数;构建基于证据理论的零部件故障传播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各零部件在不同机械连接关系下的故障传播风险水平;本发明不但可以评估接触网零部件之间故障关联关系的风险程度,并且能揭示不同机械耦合关系下接触网零部件的故障传播风险特征,为制定故障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05838.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站能耗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轨道交通车站内的环境信息、运营信息和至少一个能耗控制对象;分别确定各能耗控制对象在环境信息和运营信息下的当前控制策略;确定轨道交通车站在环境信息和运营信息下的车站能耗控制目标;按照预定义的多目标控制策略优化方式和车站能耗控制目标,对各能耗控制对象的当前控制策略进行整体优化,以获得轨道交通车站的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按照多目标最优控制策略,对各能耗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车站效能,增强轨道交通车站能耗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22315.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检查仪的车体结构,包括:横梁组件,由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上方的盖板、固定在两个侧板下方的底板组成的箱体式结构,两个侧板长度方向一端顶部固定一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轮用于在一边轨道上转动行走;纵梁组件,包括与所述侧板垂直设置的平板,所述平板固定在两个侧板长度方向另一端顶部,所述平板两个端部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所述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位于横梁组件外部,所述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用于在另一边轨道上转动行走。结构强度大,整车重量更轻,搬运方便,提高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