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5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80043679.5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部电力未来图株式会社 ,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陶瓷蓄热体和该陶瓷蓄热体的制造方法,该陶瓷蓄热体即使在再生蓄热式燃烧器系统那样的热不平衡的状态下,热效率也高,此外由于污染物难以附着并且耐磨耗性优异而不易破损,因此维护性高,能够利用低成本容易地制造。陶瓷蓄热体(10)具备以氧化铝作为主成分、在800~1400℃的辐射热的中心波长即1.7~2.7μm中的平均吸光度大于0.3的壳体(11)。另外,壳体(11)除了氧化铝以外还包含以化合物换算为1重量%以上的包含Cr、Fe、Mn、Co的氧化物、化合物。此外,壳体(11)是外表面为包含球的旋转椭圆体形状、在内部具有中空部的壳体。进而,壳体(11)在蓄热时,中空部12的中心温度比壳体(11)的内表面温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80095327.2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 日酸TANAKA株式会社
IPC: C01B32/914 , C04B35/56 , H05H1/34
Abstract: 等离子体电极用碳化铪粉末由化学式HfCx(其中x=0.5~1.0)表示。在碳化铪粉末中作为杂质包含的碳颗粒的含量为0.03质量%以下。碳化铪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5~2μm。在制造碳化铪粉末时,首先将由氧化铪与碳的混合粉构成的粒料收纳在碳化硅制的第2坩埚内。之后,在将第2坩埚配置在碳制的第1坩埚内的状态下在1800~2000℃进行加热,由此生成碳化铪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8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321403.5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充电处理系统。充电处理系统包括:供电设备,供应无CO2电力;电动车辆,每个电动车辆执行无CO2充电以使用从供电设备供应的无CO2电力来对车载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可由拥有电动车辆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以及服务器。该服务器向其中执行无CO2充电的电动车辆的用户发放优惠券,该优惠券可在位于供电设备周围的商店使用。该服务器包括:存储装置,存储用户属性信息,在用户属性信息中每个用户的属性和用户ID彼此相关联;以及控制装置,通过参考用户属性信息来提取具有特定属性的用户,并向所提取的用户通知优惠券预告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316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80072403.3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 关西电力株式会社
Abstract: 制冷剂回路(2)具有:第一流路(C1)及第一阀部(21),第一流路(C1)将第一蒸发器11的下游侧与低级侧压缩机(3)的上游侧之间连接,第一阀部(21)开闭第一流路(C1);第二流路(C2)及第二阀部(22),第二流路(C2)将第一蒸发器(11)的下游侧与高级侧压缩机(4)的上游侧之间连接,第二阀部(22)开闭第二流路(C2);第三流路(C3)及第三阀部(23),第三流路(C3)将第二蒸发器(12)的下游侧与低级侧压缩机(3)的上游侧之间连接,第三阀部(23)开闭第三流路(C3);以及第四流路(C4)及第四阀部(24),第四流路(C4)将第二蒸发器(12)的下游侧与高级侧压缩机(4)的上游侧之间连接,第四阀部(24)开闭第四流路(C4)。
-
公开(公告)号:CN10351810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280019423.7
申请日:2012-04-13
Inventor: 藤泽亮 , 户岛正刚 , 仲山善裕 , 马场祥孝 , 井出聪 , 饭塚晃一朗 , 须藤邦彦 , 江川宽 , 樱场一郎 , 林大介 , 菅野启治 , 汉斯·马斯博尔 , 克劳斯·大姆卡德克里斯坦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9/002 , F25B40/04 , F28B1/02 , F28B3/04 , F28B5/00 , F28B9/02 , F28B9/04
Abstract: 冷凝装置(71)包括:压缩机(10),具有压缩工作流体的压缩部(20);冷凝器(13),使在压缩部(20)中被压缩的工作流体冷凝;以及喷雾机构(81),具有向流体通道(91)内喷出雾状的冷却用流体,以冷却流经压缩部(20)的喷出口(CS2)与冷凝器(13)的流入口(13a)之间的流体通道(91)的工作流体的喷嘴(82)。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19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180013764.9
申请日:2011-03-15
Inventor: 藤泽亮 , 户岛正刚 , 金村俊胜 , 仲山善裕 , 饭塚晃一朗 , 井出聪 , 须藤邦彦 , 仓茂一隆 , 樱场一郎 , 林大介 , 菅野启治 , 社头真二 , 汉斯·马斯博尔 , 克劳斯·大姆卡德克里斯坦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向压缩机的润滑剂供应,并且对自然环境和善、结构简单的制冷机。制冷机设置有:具有冷却水泵(18),且用于冷却冷凝器(6)内的制冷剂的水所流经的冷却水管路(14);将冷却水管路(14)中的比冷却水泵(18)更靠下游侧的部分与压缩机相连接,且将在冷却水管路(14)中流动的水作为润滑剂供应至压缩机(4)的润滑水供应管路(32);以及在冷却水泵(18)不驱动时,向润滑水供应管路(32)供应水以代替从冷却水管路(14)供应水的后备机构(60)。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514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38677.9
申请日:2009-10-05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常磐共同火力株式会社 , 北海道电力株式会社 , 东北电力株式会社 ,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 北陆电力株式会社 , 关西电力株式会社 , 中国电力株式会社 , 四国电力株式会社 , 九州电力株式会社 , 电源开发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78 , F23D14/22 , F23D14/32 , F27D99/0033 , Y02E20/344
Abstract: 能够防止外筒的内周面被蒸气膜覆盖、热传导率降低而外筒的管壁温度急剧上升的现象,防止外筒因热而损伤。防止在燃烧器前端部的冷却效率不均匀导致的冷却不够引起的燃烧器的烧损。构成为,位于二级喷流床煤气化炉内的前端部是具有外筒和内筒的双重管结构,且对前端部冷却的冷却水通过内筒的内侧被供给,在对前端部冷却后,通过形成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间内返回基端侧,并且,形成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流路面积小于形成于内筒内侧的流路面积,使通过形成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间返回基端侧的冷却水形成沿着形成于内筒的外周面的引导件的回旋流、和沿着外筒及内筒的长度方向的大致直线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868678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80117260.X
申请日:2008-11-20
Inventor: 冈田和人 , 藤泽亮 , 户岛正刚 , 仲山善裕 , 井出聪 , 饭塚晃一朗 , 须藤邦彦 , 仓茂一隆 , 樱场一郎 , 林大介 , 社头真二 , 池内正毅 , 布拉兹尼克·马尔钦·安德列亚森 , 汉斯·马瑟波尔 , 克里斯琴·斯瓦莱科特-延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压缩机的长寿命化的蒸发器及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器具备箱体,该箱体具有能够与压缩机的吸入部连接的吸出口,在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吸出口发挥的吸引作用下,所述蒸发器使所述箱体内的滴状或雾状的工作液的至少一部分蒸发,其中,所述蒸发器在所述箱体内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将所述箱体内分隔为生成所述滴状或雾状的工作液的第一空间和与所述吸出口连通的第二空间,该过滤器以越位于上部越远离所述吸出口的倾斜姿态被设置,该过滤器使从所述滴状或雾状的工作液蒸发的蒸气透过,并且捕获所述滴状或雾状的工作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425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580030401.0
申请日:2005-09-09
Applicant: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植物吸收含在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净化土壤的土壤净化方法。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在比以前短的期间内净化含有重金属类的土壤、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少的利用植物补救法的污染土壤的净化方法。通过使蓼科荞麦属植物吸收重金属类,同时为了辅助该吸收在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分解性螯合剂,解决了该目的。具备高的重金属溶出能力的生物分解性螯合剂不仅提高了净化效率,而且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349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610165993.3
申请日:2006-12-06
Applicant: 中部电力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古川电机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电线包覆层剥离器。用于解决包覆层剥离器易将电线碰伤以及无法顺利地剥离弯曲状的包覆电线的技术问题。该剥离器包括:夹持部件本体;通过轴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夹持部件本体、同时可在接近或离开夹持部件本体方向上转动的可动夹持部件;位于夹持部件本体的近乎中央的包覆层剥离用刀具;用于转动可动夹持部件的操作机构;在将包覆电线夹持的状态下,通过使其相对于包覆电线进行转动,用包覆层剥离用刀具将包覆层剥离。在剥离包覆层的同时,包覆电线包覆层剥离器可在包覆电线的轴方向行进。夹持部件本体还具有电线按压机构,可以靠接按压包覆层被剥离后的包覆电线。由此得到的剥离器可以避免碰伤裸露的电线、也可以切实地剥离弯曲状的包覆电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