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驱动盾构机转体移动系统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33537.8

    申请日:202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驱动盾构机转体移动系统和应用方法。该系统包括托架机构、永磁体和电磁导向组件;电磁导向组件包括轨道、立板和多个电感应磁体;轨道可拆卸设置在接收井内;在轨道长度方向的两外侧均可拆卸设置立板;在各立板上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均等间距可拆卸设置多个电感应磁体;托架机构可移动设置在轨道上;永磁体的数量为多个,在托架机构行进方向的两侧边上均等间距可拆卸设置多个永磁体;每相邻两永磁体朝向其同一侧的电感应磁体的磁极均为异性磁极;每相邻两电感应磁体朝向其同一侧的永磁体的磁极均为异性磁极。该方法采用该系统能够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完成对盾构机的转体移动作业。

    一种大型预制构件关键尺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4785.3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预制构件关键尺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BIM技术构建预制构件BIM模型;S2、工厂加工阶段,根据预制构件BIM模型、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构建预制构件的毫米级点云模型进行预制构件检查及关键尺寸精度检测;S3、在现场安装阶段,通过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构建整体厘米级、预制构件毫米级施工现场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及BIM+GIS融合平台实现现场安装阶段自动检测关键尺寸精度,保证符合验收规范要求。本申请通过将BIM、无人机航测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者进行优势互补,提高了大型工件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防止预制构件二次返厂和现场安装定位精度低。

    双层交通下行隧道施工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4181.2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交通下行隧道施工方法,双层交通路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东西方向路段和南北方向交通路段,包括以下步骤:S1,在南北方向交通路段的上方搭设钢便桥,钢便桥的桥面与东西方向交通路段连通;S2,在东西方向交通路段的下方采用明挖法形成箱涵,并使箱涵与南北方向交通路段连通;S3,拆除待施工的下行隧道上方的东西方向交通路段和南北方向交通路段,再采用明挖法进行下行隧道施工,待施工完成后,恢复东西方向交通路段通行,然后拆除钢便桥,恢复南北方向交通路段通行;S4,在箱涵内进行管道铺设,相对于现有技术,消除了路面沉降的安全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下行隧道结构的防水性能。

    一种防渗漏的边坡预应力锚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18333.3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的边坡预应力锚索结构,包括钢绞线,锚孔,钢垫板,锚头,注浆填充在锚孔锚固段内的灌浆体,设置于锚孔自由段内的锚孔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渗套管组件,封堵环,第一注浆管,排水管;所述防渗套管组件包括与锚孔套管内壁环套密封连接的套管座,一端与套管座内侧面密封连接、另一端与防渗套管外端面密封连接的膨胀密封环,插接于锚孔套管内部、内端与灌浆体连接的防渗套管;所述防渗套管组件与锚孔套管、灌浆体围合形成用于对预应力锚索结构位置附近渗水进行导排的泄水环形腔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边坡预应力锚索渗漏水难以处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