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4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15856.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矢量控制的涡喷载人飞行器,属于飞行器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载人飞行器姿态调节复杂,解算量大的问题。本发明中的两个所述的矢量动力单元沿着x轴方向进行布置,且对称安装在机身的左右两侧,并为飞行器的航行和姿态调整提供推力;所述的人机固定单元和燃料箱沿着y轴方向进行布置,且分别安装在机身的前后两侧,所述的人机固定单元固定在操纵者身体上,以实现飞行器与操纵者的固定;所述的燃料箱分别与两个矢量动力单元连接,并为两个矢量动力单元提供续航燃料;所述的主控单元安装于机身1上,并分别与两个矢量动力单元电连接,实现每个矢量动力单元推力矢量的控制,进而实现飞行器推力矢量的控制。本发明主要用于人员的交通出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63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606216.6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混合动力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垂直起降控制方法,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鸭翼和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前部安装有鸭翼,机身后部设置有贯穿机身的机翼;所述机翼自机身向外依次包括内段机翼、连接短舱和外段机翼,其中,内段机翼后缘布置有襟翼舵面,外段机翼后缘布置有副翼舵面;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以及与发电机连接的鸭翼涵道风扇和机翼涵道风扇,鸭翼涵道风扇分布布置于鸭翼下部,机翼涵道风扇分布布置于机翼内段内部。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该飞行器垂直起降,拥有较好的横向、纵向稳定性,还能够保证较高的巡航速度以及气动特性,并且通过混合动力方式实现减重及能源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63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46758.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包括管式框架、设置于管式框架内部的座椅以及设置在管式框架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侧的发动机支撑杆;多个涡喷发动机,每个涡喷发动机均垂直设置于对应的发动机支撑杆;多个燃气舵和伺服舵机,每个燃气舵均套设于对应的涡喷发动机的喷管口处,伺服舵机与燃气舵电连接,以通过控制燃气舵的偏转来改变动力方向。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载人飞行器可实现高空飞行,机动性更强,续航时间更久,载重更大,对人的负担极小,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4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157882.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浙江万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装置,包括动力组件和机翼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动力座,动力座内对称设有两个喷气孔,两个喷气孔之间相互平行;两个喷气孔内分别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喷气孔内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叶轮和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叶轮与转轴同步转动,且叶轮的重心相对于转轴偏心设置;机翼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动力座两侧的机翼,两个机翼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飞行方向的方向调节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飞行方法。本发明的飞行装置,仅需要机翼振动获得升力即可,向前的推力通过叶轮转动驱动气体获得,从而大大降低了机翼的控制难度,并能够提升动力性能,能够有效提升飞行速度、降低能耗、提升航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473898.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B64C33/02 , B64D27/20 , B64C15/02 , B64D47/08 , B64F5/50 , B64C39/02 , B64U10/40 , B64U20/87 , B64U50/15 , B64U1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源监视的飞行器,包括:壳体、控制模块、扑翼机构、喷气驱动机构、润滑机构、尾翼、信号收发模块和摄像头,扑翼机构扇动后产生悬停的动力,喷气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外底面上,喷气驱动机构产生前进和转向的动力,润滑机构对扑翼机构进行润滑。本发明采用喷气驱动机构对飞行器进行推进和转向,并采用润滑机构对扑翼机构进行润滑,提高了扑翼机构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火源现场监视的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0617961.0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C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飞翼布局飞行器航向控制装置,包括涵道风扇、进气道、上表面前端出气口、上表面后端出气口、后方出气口、下表面前端出气口、下表面后端出气口、后方出气口以及气流导引片,所述涵道风扇和进气道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气流导引片布置在飞翼布局飞行器航向控制装置内部的前端和后端。本发明能够通过不同的吹气激励形式,有效实现飞翼布局飞行器的航向控制。本发明的优点:可以代替传统飞翼布局飞行器航向控制部件‑‑开裂式阻力方向舵,实现航向控制的无舵化,且主动流动控制装置的响应速度更快,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便于安装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327125.7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望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用姿态调节装置,包括机身、机翼、姿态调节机构,所述机身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机翼,所述机身呈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机身中空内腔内的气流流向为由所述机身头部流向所述机身尾部;所述姿态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拨动组件、第二拨动组件、第三拨动组件、第四拨动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电机座。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姿态调节范围广,调节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719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685279.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nventor: K.拉马克里什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后风扇的入口组件,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针对一种安装到飞行器(10)的机身(12)上的用于减小进入后风扇(300)的空气流旋流畸变的低畸变入口组件(302)。此外,入口组件(302)包括在入口(334)处围绕风扇的风扇轴(312)的圆周安装在预定位置处的多个结构部件(307),例如支柱(309)或边条。一个或多个预定位置可确定为进入入口(334)的旋流畸变的函数。同样,一个或多个结构部件(307)构造成减小进入风扇(300)的空气流的旋流畸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组件(302)还可包括入口导叶(308)。在备选实施例中,入口组件(302)可没有入口导叶(308)。
-
公开(公告)号:CN11371604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960179.5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喷管的水空两栖环形翼航行器及其航行控制方法,包括环形翼布局机身、推力矢量动力装置阵列;机身由不同翼型共同构成,并采用无舵面设计,同时适应空中飞行/水下航行,结构紧凑、航行阻力小、稳定性好、能够垂直起降;四个推力矢量动力单元呈X形等弧长布置于环形翼布局机身上,能够在水/空气介质中对航行器进行推进,并代替舵面完成航行器姿态控制;推力矢量动力单元包括进气/进水道、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及相关控制、伺服机构。本发明能够用一套机身和动力装置完成无舵面高效水空航行,大幅度扩宽航行器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4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80018208.4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泽普埃公司
Inventor: F·扎帕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进装置,该推进装置包括:平台;推进单元;布置成保持和支撑推进单元的支撑器件,所述支撑器件经由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机械连接件与平台整体地协作;突出器件,其经由合适的机械连接件与平台整体地协作;中心支脚,其穿过推进装置的惯性中心并经由在其近端处的合适的机械连接件与平台整体地协作。为了使得所述推进装置能够着陆在相对于推进装置具有相对小的尺寸和/或具有移动的表面的接纳表面上,突出器件和中心支脚相互布置成使得中心支脚可以提供装置和接纳该装置的表面之间的第一次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