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停车制动的致动器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8481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1596.7

    申请日:2008-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停车制动的致动器(10),包括限定凹部(14)的外壳(12),和被以可操作方式置于驱动构件(18)和制动构件之间的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装置(16)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凹部(12)中,并且包括第一垫圈(26),在驱动构件(18)作用时能够沿着驱动轴线(20)相对于第一垫圈(26)平移的第二垫圈(28),和能够跟随两个垫圈的相对运动、沿着驱动轴线(20)平移的推动器件(30)。所述推动器件(30)被以可操作方式关联到制动构件。所述致动器进一步包括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第一垫圈(26)、第二垫圈(28)和推动器件(30)的一部分并且适于限定用于回位装置(58)的抵靠的笼体(56)。所述笼体(56)包括在第一垫圈(26)上的卡扣联接部分。

    车轮制动器
    8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2254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80013333.1

    申请日:2006-04-19

    Abstract: 建议一种带有集成的调整装置的车轮制动器,它包括:一个在制动器外壳(1)中导引并对制动摩擦片(4)工作的压力柱塞(2),一个用于操纵压力柱塞(2)的压紧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制动器外壳(1)内部压紧装置与压力柱塞(2)之间的力线中的调整元件(10),该调整元件与压力柱塞(2)螺纹连接。所述压紧装置有一个可偏转的压紧杠杆(13),该压紧杠杆一边相对于制动器外壳(1)而另一边朝向压力柱塞(2)的方向支撑。在压紧杠杆(13)与压力柱塞(2)之间的力线中设置一压力传递装置,该压力传递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压力元件(60)和一个第二压力元件(59),所述第一压力元件相对于压紧杠杆(13)可旋转运动地构成并且具有一个压力面(60a),而第二压力元件相对于第一压力元件(60)可旋转并且具有一个配合压力面(12a)。

    车辆盘式制动器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4991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04658.9

    申请日:2009-03-02

    Inventor: 金柱坤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手动释放单元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该手动释放单元能手动地释放锁定于制动状态的盘和摩擦垫的接触。该盘式制动器包括: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的盘;与盘的侧面相接触以产生制动力的摩擦垫;摩擦垫附装于此的楔元件;产生驱动力以在盘的方向上移动楔元件的驱动电机;将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楔元件的线性运动的动力传输装置;在摩擦垫与盘之间保持一致间隙的垫补偿部件;以及手动释放部件,其安装于垫补偿部件中以使得在摩擦垫和盘由于摩擦垫和盘之间的摩擦而锁定于制动状态时手动地释放摩擦垫与盘之间的接触。

    供汽车盘式制动器用的操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870C

    公开(公告)日:2001-09-26

    申请号:CN95192863.5

    申请日:1995-04-07

    Inventor: M·迈耶

    Abstract: 在外壳(20)的外壳底(22)中安置着一个轴(34),该轴是可以旋转的,以适应于机械式制动。在外壳底(22)上,围绕着轴(34),支承着一个按环状板设计的与外壳固定地相连的斜坡构件(40),它通过一个偏心安置的防扭转保险件(42)以防止扭转,在环绕轴(34)的条件下在外壳(20)中加以对中。在外壳(20)中还安置了一个可以旋转的斜坡构件(50),它是可做轴向调整的,并与轴(34)相连接以实现扭矩的转移。可旋转的斜坡构件(50)是如此支承在与外壳固定地相连的斜坡构件(40)上,使得它能将由轴(34)施加于它的扭矩转换成为一个轴向操纵力(B)。

    供汽车制动器特别是盘式制动器用的操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291A

    公开(公告)日:1997-04-09

    申请号:CN95192863.5

    申请日:1995-04-07

    Inventor: M·迈耶

    Abstract: 在外壳(20)的外壳底(22)中安置着一个轴(34),该轴是可以旋转的,以适应于机械式制动,在外壳底(22)上,围绕着轴(34),支承着一个按环状板设计的与外壳固定地相连的斜坡构件(40),它通过一个偏心安置的防扭转保险件(42)以防止扭转,在环绕轴(34)的条件下在外壳(20)中加以对中。在外壳(20)中还安置了一个可以旋转的斜坡构件(50),它是可做轴向调整的,并与轴(34)相连接以实现扭矩的转移。可旋转的斜坡构件(50)是如此支承在与外壳固定地相连的斜坡构件(40)上,使得它能将由轴(34)施加于它的扭矩转换成为一个轴向操纵力(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