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158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0176019.X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造一种推力滚子轴承套圈冷空间包络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坯料;S2、将坯料放置于下模上,坯料上方放置锥辊;冷空间包络成形下模型腔与套圈锻件滚道背面相匹配,下模型腔中部设置与套圈锻件内表面相匹配的锥形凸台,凸台高出套圈锻件内表面轴向高度;锥辊是一个与推力滚子轴承套圈锻件滚道相匹配的圆锥,其绕自身轴线自转,同时绕通过包络中心的设备竖直轴线公转,包络中心位于套圈锻件上表面与设备竖直轴线的交点处;S3、下模带动坯料向上作直线进给运动,锥辊绕包络中心运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矩形环件坯料直接冷空间包络成形径向厚度大、轴向高度小且滚道位于端面的推力滚子轴承套圈,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1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719310.9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杂曲面全局横焊位姿随形电弧增材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URBS参数曲面离散成三维曲面点云;获得曲面三维点云分块和聚类中心;获得简化的边界多边形;获取通过聚类中心的等高线;将等高线在边界多边形内的部分作为种子轨迹;计算任意倾角横焊位姿搭接间距;以种子轨迹为基线,以任意倾角横焊位姿搭接间距作为偏置距离,计算基线上各点对应的偏置点,作为下一条轨迹的关键点,重复执行,直至覆盖各个曲面三维点云分块。本设计不仅实现了全局横焊位姿,保证了熔池的稳定性和焊道形貌的一致性,而且通过自适应调整搭接间距,保证了曲面横焊不同倾角下均匀一致的表面波纹度,提高了曲面随形增材层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054980.5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21D10/00 , C21D1/04 , C21D1/46 , C21D1/20 , C21D1/22 , C21D6/04 , C21D8/00 , C21D9/4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轴承基体多能场协同成形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冷轧环工艺成形轴承基体;S2、对轴承基体同步施加电脉冲和磁脉冲,进行电磁耦合辅助处理;S3、对轴承基体进行复相组织调控热处理,以获得马贝复相组织;S4、对轴承基体同步施加电脉冲和磁脉冲,进行电磁耦合强化处理。本发明综合利用力场、电场、磁场、热场多能场协同作用,在传统热场基础上引入力场和电磁场对基体组织性能进行多尺度调控,从而显著提升组织稳定性、结构强韧性和性能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90249.5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发轴承内圈超声冲击表面纳米强化装置,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待加工轴承内圈,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轴承内圈同步转动;超声喷丸装置包括超声喷丸腔、超声波探头和钢球,超声波探头从下端开口伸入超声喷丸腔内部,钢球覆盖超声波探头上表面;超声喷丸腔的上端开口置于待加工轴承内圈下端实现间隙配合。本发明采用上下可调,分体安装的工装,解决超声喷丸由于其发生、振动装置及喷丸方向的限制而不太适用轴承制造的问题,采用弧面腔体与轴承内圈滚道实现精密间隙配合,可调速电机实现变速旋转,上下可调喷丸距离,实现工艺参数可调,成功给航发轴承内圈施加超声冲击,使其滚道表面产生一层一定厚度的表面纳米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21178.6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协调变形设计方法,S1、根据设备径‑轴向力能关系和目标锻件径‑轴向尺寸关系,设计径‑轴向总变形比;S2、基于径‑轴向总变形比设计环坯尺寸,采用S型轧制曲线来控制环坯截面至目标锻件截面的尺寸演变过程,对轧制曲线求导从而得到轧制过程径‑轴向瞬时变形比;S3、基于环件轧制极限变形条件确定环件外径长大范围,分段设计环件外径长大速度曲线,再结合径‑轴向瞬时变形比确定轧制过程径向与轴向变形速度,实现大型环件径‑轴双向轧制协调变形。本方法可实现对轧辊运动的精确控制,使环件产生径‑轴向轧制协调变形,提升轧制过程的稳定性,所得目标锻件尺寸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0199.6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壁厚突变环件近净复合成形方法,将锻造冲孔后的小直径矩形截面环坯加热保温后取出并放到热轧环机上轧制,待外径长大至目标尺寸时停止轧制获得大直径矩形截面环坯,取出并加热保温;将大直径矩形截面环坯放到成形模具中热成形,获得所需形状的异形截面环坯后取出并加热保温;精环轧近净成形—将异形截面环坯放到轧环机上精环轧,通过异形轧辊近净成形出环件截面轮廓,待外径长大到目标尺寸时停止轧制获得壁厚突变环件;将壁厚突变环件快速放到胀形机上,利用余热进行热胀形来提高尺寸精度和圆度并改善残余应力分布,待胀形至目标尺寸后继续保压,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获得目标环件。该方法成形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3486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45270.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定位的交叉式双目相机标定方法,首先选择两台CMOS相机作为双目相机,调整好双目相机的拍摄姿态和交叉视角;其次同步触发采集不同位姿下的标定板图片,计算不同位姿下的角点像素坐标信息,标定交叉式双目相机的参数矩阵,建立相机成像模型;再次同步采集工件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分离背景得到图像域,提取图像对中工件特征点匹配的二维像素坐标信息;最后将特征点匹配后的二维像素坐标成对输入到相机成像模型中,得到其在主相机空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实现自动定位功能。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成像过程中存在的特征点遮挡、遗失等实际问题,通过改变相机交叉角度有效提高标定精度,定位精度在5%以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05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0846.0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21H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薄壁高厚筋锥筒周‑轴向性能的近净复合辗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周向力学性能好的锥形预制坯;S2、将加热的锥形预制坯进行约束辗轧成形,模套限制锥形预制坯直径扩大,轴向挡板限制锥形预制坯轴向长高;在套模、径向轧辊和轴向挡板的共同作用下,锥形预制坯壁厚减小、内锥面长出环筋,当环筋完全与径向轧辊型腔接触时开始形成环形飞边,获得预锻件;S3、将模套、预锻件和轴向挡板整体固溶处理;S4、在室温下对预锻件进行约束辗轧成形,最终获得薄壁高厚筋锥筒终锻件;S5、时效处理;S6、将终锻件从模套中顶出。本发明可以实现大型薄壁高厚筋锥筒近净成形,大幅提高大型薄壁高厚筋锥筒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12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44633.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式双目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智能打磨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标定交叉式双目相机建立成像模型,并通过手眼标定技术建立主相机世界坐标系与加工机器人基坐标系间的关系矩阵,直接计算输出导叶瓣体表面特征点在机器人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进而通过校正导叶瓣体CAD三维模型,得到工件特征点在机器人基坐标下的精确三维定位;利用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规划出校正位姿后的导叶瓣体三维模型表面加工路径,引导机器人自动对导叶瓣体表面进行加工打磨。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及方法打磨精度高,可以实现从相机标定、坐标定位、路径规划到加工打磨智能一体化的功能,投入成本低、工程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872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1515964.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齿轮车齿的齿面修形方法,包括螺旋角修形、齿宽修形或刀倾修形;螺旋角修形通过改变加工过程中的进给方向,即改变真实齿面的螺旋角来实现齿面的修正;齿宽修形通过改变加工过程中齿宽的深度来实现齿面的修形,此时刀具切削深度随着进给改变,理论刀具的分度圆半径发生变化;刀倾修形通过使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齿轮倾斜来改变齿面几何形状,刀具的真实分度圆半径和垂直刀位随刀具倾斜发生改变。本发明通过齿面修形使加工的齿面能与小轮正确的啮合,消除由于加工和安装偏置距不同所带来的误差,使加工的面齿轮能和标准的圆柱齿轮正确啮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