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5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49217.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的血糖采集预测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预处理步骤、XGBoost预测步骤以及预测值检验输出步骤,数据预处理步骤用以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便直接带入预测模型,XGBoost预测步骤用以对数据进行训练,将数据集拆分后进行测试,以便与真实值进行比较,预测值检验输出步骤,用以将两种不同的情况输出。高效、灵活地解决数据预测问题,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6916.X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江苏鱼跃凯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 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江苏跃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G16H50/30 , G16H70/40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葡萄糖浓度预测方法及设备,属于模型预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葡萄糖浓度预测模型难以互相复用,样本分布少的医疗机构难以准确根据现有的葡萄糖浓度预测模型,进行准确预测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基于数据集的特征数据以及标签数据,对第一数据集以及第二数据集分别进行数据重组,得到源域数据以及目标域数据;基于预设ELM网络模型的输出权重,并根据源域数据中训练样本的损失特征,得到优化目标函数;对目标域数据进行迁移重构学习,得到域适应迁移算法DAELM模型;通过域适应迁移算法DAELM模型,对目标域数据中的葡萄糖浓度数据进行浓度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879593.3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9/40 , H04L9/32 , H04L9/08 , H04L67/12 , H04L67/1097 , H04L67/1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BE算法的物联网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私钥生成中心PKG进行系统初始化;构建联盟链;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进行加密后得到密文并发送到物联网网关;由物联网网关将密文发送到物联网系统云平台或本地数据库进行存储;生成密文对应的哈希值,并将密文标识和对应哈希值的键值对存储在区块链中;私钥生成中心生成私钥;数据请求者在区块链上发起数据请求交易,区块链上部署的访问控制合约验证数据请求合法性,验证通过后由私钥生成中心与数据请求者建立安全连接共享私钥,数据请求者应用IBE解密算法,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请求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物联网环境下安全可信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满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1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090087.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40/30 , G06F40/21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义原编码的分段注意力机制少样本关系抽取方法,主要分为词向量编码、句子分段、LSTM特征提取、分段注意力机制关系匹配、关系抽取五步,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高少样本关系抽取的准确率,缓解当前关系抽取问题中存在的语料匮乏问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6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18343.9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间感知的峰值聚类服务器资源预留方法,通过把数据集中的原始数据按照时间维度进行划分,对划分后的时间片矩阵R,按照用户和服务维度,使用潜在因子模型,从稀疏的矩阵中提取密集的任务LF矩阵P和资源LF矩阵Q;分别使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将聚类得到的离散值即不可信任务进行去除处理,获得待预测矩阵;使用低秩矩阵分解,进行资源预留的预测,获得预测矩阵;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获得任务预留预测结果最好的资源列表;本发明从时间维度对初始数据进行划分,充分的考虑时间因素对资源预留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了降噪的处理,能够提高资源预留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59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795013.2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08 , H04L41/16 , H04L41/50 , G06K9/62 , G06F16/178 , G06F16/17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DDS中基于机器学习的QoS配置方法,利用已知的DDS QoS配置文件数据集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训练得到决策树模型;在决策树构造过程中对决策树进行预剪枝,在生成决策树后再次剪枝,剪去分类准确性差别不大的分支及叶节点;训练结束之后,发布者发布带有消息类型标签的数据;读取发布者发布数据中的标签数据;结合训练得到的决策树,选取相应配置生成初始QoS配置文件;校验初始QoS配置文件中各配置项之间是否兼容,去除不兼容项生成配置项间相互兼容的QoS配置文件;最后发布端应用生成的QoS配置文件。本发明将QoS配置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了通信中间件DDS中QoS的自动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431436.9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31 , G06F16/33 , G06F40/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数字教育资源的实体对齐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学科主题树对已有教育资源库进行学科分块,并在每个教育资源块内构建分区索引体系;然后SKE算法提取待对齐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点标签,通过索引筛选出实体对齐候选集;接着计算候选集中实体对的知识点标签相似性、属性值相似度和文本资源相似度;最后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实体对相似性数据作为特征值输入构建好的决策树,判定其对齐结果。采用本方法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实体对齐,能够大幅度降低实体对齐计算复杂度,提高对齐效率;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文本相似度计算精度,从而提高实体对齐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7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862118.3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24 , H04L12/715 , H04L12/751 , H04L29/06 , G06F3/12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络设备识别的网络拓扑补全方法,包括对匿名路由器的识别和对网络打印机与网络摄像头设备的识别,其中,对匿名路由器的识别包括:S11、预处理步骤;S12、聚类步骤;S13、获得两个约束条件;S14、得到方程;S15、求解方程;对网络打印机与网络摄像头设备的识别包括:S21、发包识别步骤,若无法判断设备类型,进入S22;S22、端口扫描识别步骤。处理大量匿名路由器设备前,首先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从而在聚类的时候能获得更高的效率;使用聚类的方法对大量匿名路由器进行处理,而不是简单的合并,这是本发明的一大创新;通过对网络拓扑图中这三种网络设备的识别和标注,从而可以使得网络拓扑图更加完整,更加精确,方便研究人员对网络特性的研究和对网络安全的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6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382562.1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Link Dir系列路由器配置接口漏洞的防御方法,主要用于解决此品牌Dir系列型号的路由器的接口漏洞所致的安全问题。本发明利用保护代理对外网及内网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保证只有经路由器验证通过的IP才能请求路由器的资源,实现对外网和内网攻击的同时防御;保护代理在一个数据结构中,通过维护一个有限状态机来设置IP地址的状态并进行状态的转换;保护代理拦截用户的请求,并由保护代理来判断数据包源地址是否安全,若为安全IP则允许其对资源的请求,否则引导用户登陆。若保护代理收到登陆成功的数据包,则允许该IP请求路由器资源,否则视为转发包,予以转发。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4886.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链的区块链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跨链验证节点接收第一代理节点发送的第一跨链密文,解密第一跨链密文得到第二跨链请求并验证第二跨链请求,在验证通过第二跨链请求后,触发第二代理节点所在的区块链系统处理第二跨链请求。由于代理节点用于对区块链系统内的节点的跨链消息进行转收发,且第一跨链密文是第一代理节点对本链节点发起的第一跨链请求进行共识后生成的,并在验证通过第二跨链请求后触发第二代理节点所在的区块链系统处理第二跨链请求,如此可以确保跨链通信的安全性。此外,该技术方案无需管理和维护大量用户证书的生成、颁发、撤销等,因此可以节约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