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8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4766.8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李富全 , 王芳 , 韩伟 , 王伟 , 李平 , 冯斌 , 向勇 , 张小民 , 魏晓峰 , 景峰 , 粟敬钦 , 赵润昌 , 周丽丹 , 王礼权 , 朱启华 , 郑奎兴 , 胡东霞
IPC: H01S3/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倍频激光终端光学系统,组成包括:二倍频晶体、基频吸收玻璃、聚焦透镜、真空窗口、四倍频晶体和屏蔽片。本发明利用了非临界相位匹配技术对光束发散角不敏感的特点,将四倍频晶体放在聚焦透镜后,不仅保证四倍频激光的转换效率不受影响,而且能够减少紫外段光学元件的数量和厚度,缓解紫外段光学元件的严重损伤。该系统输出的二倍频激光与四倍频激光严格共焦,可以提供两种波长激光的混合打靶,并提高基频激光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0961.7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超短激光脉冲对比度测量装置。所述的测量装置中,在高功率激光脉冲入射方向上依次设置半波片、扩束镜、分束镜Ⅰ,在分束镜Ⅰ的透射光路上设置延迟调节器,在分束镜Ⅰ的反射光路上依次设置凸透镜Ⅰ、限幅器、凸透镜Ⅱ;从延迟调节器出射的平行光与从凸透镜Ⅱ出射的平行光并行进入和频晶体,由和频晶体产生的倍频光经柱状凸透镜会聚,会聚光经分束镜Ⅱ、分束镜Ⅲ沿水平方向分成左、中、右三路,经不同衰减后进入各自的光电探测器采集,获得对比度信息。本发明灵敏度高,测试动态范围宽。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49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16306.X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条激光放大器及其激光输出方法,包括种子激光模块、泵浦模块、增益介质模块、双色镜模块,所述泵浦模块、双色镜模块、增益介质模块并列设置,所述种子激光模块设于所述并列设置的模块一侧,还包括扩散准直模块,所述增益介质模块包括激光晶体和2块冷却热沉,所述激光晶体为掺杂激光晶体与2块非掺杂激光晶体无胶键合在一起,所述激光晶体的厚度为0.5-1.5mm,本发明利用超薄板条结构的键合激光晶体作为激光放大器的增益介质,采用扩散准直模块达到双程放大,减少了激光晶体的热效应,增强了激光晶体表面损伤阈值,增加了激光增益提取效率,可以获得高输出功率、高光束质量的连续或脉冲激光放大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807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16282.8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条激光放大器及其激光输出方法,包括增益介质模块、泵浦模块,还包括反射镜模块,所述反射镜模块包括两个反射镜,位于增益介质模块左右两侧,所述泵浦模块位于增益介质模块前后两侧;所述激光晶体厚为0.5-1.5mm,所述的激光晶体包括一个掺杂激光晶体和两个非掺杂激光晶体,所述两个非掺杂激光晶体分别无胶键合于掺杂激光晶体的两个长高面上,与掺杂激光晶体并列设置;种子激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激光晶体后,在反射镜之间来回反射,同时穿过反射镜之间的激光晶体,最终输出功率放大的激光。本发明利用超薄板条结构的键合激光晶体作为激光放大器的增益介质;减少了激光晶体的热效应,增加了增益介质的增益效果;可以获得高输出功率、高光束质量的连续或脉冲激光放大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0346541C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510020661.1
申请日:2005-03-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应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装置的大口径掺钛蓝宝石晶体的包边方法。本发明的包边方法包括:热熔树脂材料的选择、包边材料活性热熔树脂与定量碳粉组合物的制备、晶体用金属腔体包覆固定、包覆材料加热、金属腔体灌注组合物。采用本发明的大口径掺钛蓝宝石晶体的包边方法,降低了ASE效应对激光放大的影响,使掺钛蓝宝石晶体固体激光装置的峰值功率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97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66424.6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机组件面形在位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精密检测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光机组件进行在位监控装调过程中进行面形畸变检测的问题。装置中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依次经光束隔离器、分光棱镜、准直镜A后入射至待测光机组件并产生反射,待测光机组件的反射光经准直镜A后入射至分光棱镜并产生反射,分光棱镜的反射光经由带孔光屏、准直镜B、相位板后入射至CCD相机;CCD相机与计算机系统连接,CCD相机记录的光斑图将被输入计算机系统,用于面形在位检测。该方法通过相位板对待测样品的反射光进行调制,采用基于光场衍射迭代的相位重构算法实现样品面形重构。其具有测量精度高、不需要参考平面、抗振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9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1811400643.X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陈林 , 刘勇 , 刘建国 , 吴文龙 , 杜东晖 , 傅学军 , 蒋学君 , 王琳 , 董一方 , 张崑 , 黄醒 , 彭志涛 , 粟敬钦 , 陈波 , 郑奎兴 , 魏晓峰 , 郑万国 , 朱启华 , 王振国
IPC: H01S3/0915 , H01S3/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紧凑片状放大器泵浦腔结构。所述片状放大器泵浦腔结构,包括灯箱Ⅰ、灯箱Ⅱ、片框、上三角板反射器、下三角板反射器和结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灯箱Ⅰ、灯箱Ⅱ中的密排的氙灯背面采用短翼仿渐开线镀银反射器;上下三角板反射器采用V形布置。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紧凑、小信号增益系数更大、增益均匀性更好的高效紧凑型片状激光放大器泵浦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35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911180531.2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吴文龙 , 陈林 , 王振国 , 林东晖 , 傅学军 , 蒋学君 , 刘建国 , 刘勇 , 王琳 , 强永发 , 郑奎兴 , 彭志涛 , 陈波 , 陈远斌 , 朱启华 , 魏晓峰 , 郑万国
IPC: H01S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片状激光放大器开放式窗口组件。包括设置有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密封过渡箱体,所述过渡箱体一端直接与组合式片状激光放大器连通,另一端与空间滤波器连接;所述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用于通入洁净气体对过渡箱体进行吹扫。有效避免了气溶胶颗粒在过渡箱体内沉积,防止放大器钕玻璃片和空间滤波器透镜被气溶胶污染;避免了窗口组件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可大幅减少安装维护工作量,有效降低激光损耗提高输出能力,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68256.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J3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涉氚光学元件离子束刻蚀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真空刻蚀腔室、取放样小门、负压抽风系统、离子束刻蚀设备和控制系统;真空刻蚀腔室的内壁内侧设置有防氚内衬,取放样小门设置于真空刻蚀腔室舱门上,负压抽风系统用于使真空刻蚀腔室内产生负压环境,离子束刻蚀设备设置于真空刻蚀腔室内,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离子束刻蚀设备对光学元件进行刻蚀处理;本发明可用于涉氚元件的离子束刻蚀,不会因氚的特殊性质导致真空刻蚀腔室材料发生断裂韧性下降甚至失效,安全可靠。可有效避免打开腔室舱门时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无需对真空刻蚀腔室内壁进行频繁清洁,避免人员清洁导致的放射性接触,同时保持的设备长期运行下的低放射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36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1414711.8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辅助钻井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机械钻井机构、激光辅助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机械钻井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动作组件,所述动作组件沿着钻井的轴向设置,其末端连接有钻头,所述动作组件及钻头内部均留有空腔以形成直线式通道,所述钻头与工作面接触的一侧留有正对通道的夹缝,所述激光辅助组件输出的激光束及保护组件输出的压缩空气均依次经通道、夹缝输出至工作面处,本发明将激光辅助组件集成于机械钻井机构内部,结构新颖且紧凑,降低安装空间要求,激光束与钻头配合,提高了钻井效率和质量,降低了钻井难度,适合在钻井行业内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