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3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44865.4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过街时间模型,属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到行人过街过程中相向行人冲突所产生的时间延误,对现有行人过街时间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其中加入了相向效应延误,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行人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以及时空资源的充分利用,结合改进的行人过街时间模型,对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设置宽度进行合理优化,一方面保障了行人过街舒适性、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避免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能减少交通设计人员在设计人行横道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2168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89339.0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过饱和交叉口自修复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从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库中提取路段长度;基于路段长度设置路段最大容许排队长度,作为过饱和控制的临界值;通过路段下游和上游的线圈检测器分别实时累计离开和进入路段的车辆数,并通过视频检测技术实时提取进口道排队长度;根据上述数据实施路段上游流入量调节技术;在路段上游信号交叉口配套限流相位,将潜在可能的过饱和状态修复成非饱和状态。本发明通过在路段上游辅设限流相位来预防常规信号控制下可能存在的排队上溯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03664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242919.1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车道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符合条件的交叉口安装检测器、布设装有计算机程序的信号机及与可变车道相关的主信号灯、预信号灯与可变车道动态标志;随后,历史数据确定可设置可变车道的进口道,开启可变车道控制方案;其次,根据进口道左转与直行车流量、车道数与饱和流量关系判断可变车道的运行方向;最后,根据可变车道方向确定合适的信号配时方案。本发明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的延误,保证交叉口车辆行驶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03664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2919.1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车道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符合条件的交叉口安装检测器、布设装有计算机程序的信号机及与可变车道相关的主信号灯、预信号灯与可变车道动态标志;随后,历史数据确定可设置可变车道的进口道,开启可变车道控制方案;其次,根据进口道左转与直行车流量、车道数与饱和流量关系判断可变车道的运行方向;最后,根据可变车道方向确定合适的信号配时方案。本发明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的延误,保证交叉口车辆行驶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02168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189339.0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过饱和交叉口自修复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从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库中提取路段长度;基于路段长度设置路段最大容许排队长度,作为过饱和控制的临界值;通过路段下游和上游的线圈检测器分别实时累计离开和进入路段的车辆数,并通过视频检测技术实时提取进口道排队长度;根据上述数据实施路段上游流入量调节技术;在路段上游信号交叉口配套限流相位,将潜在可能的过饱和状态修复成非饱和状态。本发明通过在路段上游辅设限流相位来预防常规信号控制下可能存在的排队上溯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82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21335.0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薄基片相位幅度校正准八木平面喇叭天线涉及一种喇叭天线。该天线包括在介质基板(1)上的微带馈线(2)、喇叭天线(3)和多个准八木天线(4),喇叭天线(3)由第一金属平面(7)、第二金属平面(8)和两排金属化过孔喇叭侧壁(9)组成,喇叭天线(3)中有金属化过孔阵列(11)和介质填充波导(12),在喇叭天线(3)的口径面(10)上,每个介质填充波导(12)的宽度相等,且接有一个由有源振子(18)和无源振子(19)组成的准八木天线(4)。电磁波可等幅同相到达准八木天线(4)再辐射,辐射场的极化与基板平行。该天线可使用薄基板制造且增益高、成本低和结构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0270868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73527.5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机动车出行起讫点及路径识别方法。首先根据路网结构和电子警察的整体布局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再在所需获取机动车出行起讫点以及出行路径信息的路段,抽样获取机动车的车牌信息。随后,将该信息输入电子警察后台数据库,通过SQL查询获得机动车在一个时段出行中经过的电子警察所在的交通小区标号以及经过电子警察的时间。最后根据以上信息识别机动车出行起讫点和路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识别方法简单易行,数据获取准确可靠,几乎不涉及到交通影响,便于大范围、大规模的获取信息和数据,在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5438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12180.3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枢纽人员疏散的路径分配方法,能够根据地铁枢纽的内部结构与人员基本状况进行疏散路径分配。首先根据“节点-路段”定义进行地铁枢纽网络化处理,构建疏散路径网络,并确定疏散起点与疏散总人数;然后搜索网络中的各起讫点对之间的所有路径,确定单次分配的疏散人数;继而基于路径网络内的几何要素与疏散行人流相关特性拟合,由一条路径上所有的节点的阻抗和路段的阻抗之总和,结合行人流流量系数迭代,确定路径的阻抗;完成分配后,计算在所有路径上分配的疏散人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23697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63377.5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信号的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旨在保证通过交叉口的社会车辆服务水平不显著降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过交叉口公交车辆的服务水平。首先,在符合条件的交叉口安装检测器、布设装有计算机程序的信号机及信号灯。其次,设置预信号停车线与主信号、预信号之间的绿时差。再次,在检测器检测到公交优先申请时根据交叉口运行状态判断是否给予信号优先。随后,根据当前相位状况判断执行何种主动式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最后,根据绿灯延长、公交相位插入、红灯缩短三种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控制逻辑与算法实现对公交车辆的信号优先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86653.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123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物理约束的车辆轨迹重构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上游固定检测器和下游虚拟检测器的观测记录,构建车辆轨迹数据集。S2、将每辆车的轨迹数据处理成时间序列数据。S3、引入超车行为作为物理约束条件,通过时间消耗曲线估计车辆的超车点信息,得到目标车辆的超车行为约束条件;S4、引入基于激波理论的速度时空分布图作为物理信息表征目标车辆所在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得到目标车辆的速度时空分布约束条件。S5、基于跟驰模型和GRU模型构建并训练得到融合模型,并采用两个约束条件对重构轨迹进行校正。S6、对校正之后的车辆轨迹进行平滑处理。本发明能精准把控交通流状态,对于细化交通状态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