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网格筋筒形件反向流动旋压成形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2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64921.5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网格筋筒形件反向流动旋压成形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前盖、芯模块、芯棒、旋轮以及固定控制环;芯棒周侧安装多个芯模块;芯棒和芯模块一端安装前盖,芯棒和芯模块另一端安装固定控制环;芯模块背向芯棒一侧套装筒坯,筒坯外侧安置旋轮;旋轮旋压在筒坯上并沿轴向从前盖所在端向固定控制环所在端移动;固定控制环推动芯模块沿轴向从固定控制环所在端向前盖所在端移动;前盖背向固定控制环一侧设置尾顶,尾顶对前盖施加朝向固定控制环方向的尾顶力。本发明通过反旋流动的内筋填充方式,使已成型筋体不再受轴向拉力作用,摆脱了因正旋轴向拉应力过大带来的开裂风险。

    一种带交叉筋筒形件流动旋压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6044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377589.2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交叉筋筒形件流动旋压成形模具,用于解决带交叉筋筒形件流动旋压加工后难以脱模的问题。模具包括接头、夹紧环、芯棒、前盖、大花瓣模、小花瓣模。所述的大花瓣模和小花瓣模共同组成成形模具的外整体,并且在外表面布置需要成形的交叉筋沟槽。内部是一个光滑的圆柱形芯棒,用于流动旋压时支撑大、小花瓣模,模具接头和大花瓣模、小花瓣模用台阶式的结构组合在一起,旋压时用尾顶顶住,防止滑移,夹紧环与模具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紧定螺钉固定管坯,防止管坯在旋压过程中与成形模具发相对滑移,有效提高了带交叉筋筒形件的成形质量。

    带筋长筒构件加工的多阶段展成旋压成形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1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00544.9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筋长筒构件加工的多阶段展成旋压成形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坯料固定装置、成形辊轮装置、径向进给装置、主轴旋转装置和轴向进给装置;所述坯料固定装置一侧安置所述轴向进给装置,所述主轴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坯料固定装置上方,所述主轴旋转装置顶端通过所述轴向进给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成形辊轮装置安装在所述主轴旋转装置上,所述成形辊轮装置内安装所述径向进给装置。与传统旋压成形工艺相比,本装置克服了其只能一次成形带筋筒形件、必须有与带筋筒形件对应的模具等缺点,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一种带交叉筋薄壁筒段流动旋压模具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3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44862.8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带交叉筋薄壁筒段流动旋压模具及其成形方法,包括法兰盘、夹紧环、芯轴、型模、端盖以及定位板;法兰盘与端盖分别连接于芯轴的轴向两端,法兰盘与端盖的外径均大于芯轴的外径,夹紧环与型模套接于芯轴的外周面上,型模夹持于夹紧环与端盖之间,夹紧环轴向的另一端与法兰盘的端面对接,端盖轴向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板,定位板的外周面高于型模的外周面。本发明中法兰盘在完成旋压后与芯轴以及定位板同进行拆除,进而将留下夹紧环、型模、端盖以及覆盖于型模上的旋压成形的带交叉筋薄壁筒段一并放入时效炉中进行热处理,有效消减带交叉筋薄壁筒段在人工时效过程中的变形量,实现一套工装可以在旋压和热处理中共用的目的。

    一种用于薄壁筒形件的内外表面交叉筋热成型工艺和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99401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274633.4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筒形件的内外表面交叉筋热成型工艺和模具,本发明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高温径向旋挤成形工艺,对比常温下的径向旋挤成形,可以实现对于薄壁筒形结构件双面任意交叉高筋特征一体化成形的目标。本发明的模具包括用作于承载构件的外模,在所述外模的内部内嵌有内膜,在所述内膜的内部设有若干加热电阻,在加热电阻的内侧设置有片模,薄壁筒形件安装在片模内,在片模的内外壁上设有交叉筋凹模,交叉筋凹模用于在薄壁筒形件的内外壁上形成交叉筋。

    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51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19568.8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形方法,涉及金属成形技术领域,包括将铝合金板体在高温固溶阶段将铝合金板体放入热处理炉中,设置温度为500-550℃,升温速度为10℃/min,待温度稳定后,设置固溶保温时间30-60min,进行多道次固溶板体成形;单道次压下量控制在0.5mm以内,道次之间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2min,然后迅速取出铝合金板体,转移时间小于或等于20s;放入水冷模具中进行快速淬火成形;然后进行人工时效步骤,所述人工时效步骤具体包括将快速淬火成形的铝合金板体在175℃下处理18-36小时。

    一种用于薄壁筒形件的内外表面交叉筋热成型工艺和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9940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74633.4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筒形件的内外表面交叉筋热成型工艺和模具,本发明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高温径向旋挤成形工艺,对比常温下的径向旋挤成形,可以实现对于薄壁筒形结构件双面任意交叉高筋特征一体化成形的目标。本发明的模具包括用作于承载构件的外模,在所述外模的内部内嵌有内膜,在所述内膜的内部设有若干加热电阻,在加热电阻的内侧设置有片模,薄壁筒形件安装在片模内,在片模的内外壁上设有交叉筋凹模,交叉筋凹模用于在薄壁筒形件的内外壁上形成交叉筋。

    可变径压边装置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9791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712094.9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一种可变径压边装置,包括:共轴设置的升降机构、扩径机构和开合压边机构,其中:伞形结构的扩径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内,开合压边机构固定设置于扩径机构的上方并随之扩径或者缩径;扩径机构的底部与升降机构相连以实现竖直方向升降,顶部与升降机构的顶部活动连接以实现水平方向上径向滑动;本发明可以改善大直径薄壁件在旋压过程中出现的褶边现象,降低材料失效率,提高旋压效率。

    曲面构件多道次旋压工艺轨迹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82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63778.4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构件多道次旋压工艺轨迹建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对法兰进行起皱预测,根据起皱预测结果获取曲面构件旋压的第一道次极限旋出角度α1;步骤S2:确定多道次旋压成形道次数目N,其中N为正整数,且N≥2;步骤S3:根据设定的旋轮旋出点分配策略,确认第一道次之后每个道次的旋出角度α2、α3、...、αN。本发明提供的曲面构件多道次旋压工艺轨迹建造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旋压起皱,实现旋轮轨迹曲线高效规划。

    用于蠕变时效校形工艺的压弯装夹一体化模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954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141451.6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用于蠕变时效校形工艺的压弯装夹体化模具,包括冲头机构、第楔形传递机构、第二楔形传递机构、模具底座以及下压板;其中,所述模具底座设置有下压板安装槽,所述下压板安装槽将所述模具底座分为第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所述下压板设置在所述下压板安装槽内;所述第楔形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安装区域上;所述第二楔形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域上;所述第楔形传递机构的侧面、所述第二楔形传递机构的侧面以及下压板的上侧面构成成型空间;所述冲头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压板上侧,用于将待加工试样挤入所述成型空间。本发明通过楔形传递机构实现冲头行程的纵向力转换成水平方向的挤压力,实现压弯过程和装夹过程的机械体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