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式运输装置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8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84341.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快拆式运输装置,其包括,支撑部件,包括运输架,设置于所述运输架上的四根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横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运输架下侧的平板车;第一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平板车上的容纳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组件内的卡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卡合组件上的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上的弹性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平板车上的传动组件;第二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上的压紧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紧组件上的升降组件;加固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平板车侧壁上的旋转组件,本发明所述装置无需拆卸工具即可进行运输架快速拆卸与安装,方便运输装置的灵活使用。

    一种便携可拆卸智能运输装置及动态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24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60588.7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可拆卸智能运输装置及动态减振方法,其包括,安装部件,包括折叠椅,设置于所述折叠椅上的空心管,设置于所述空心管下侧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装盒;限位部件,包括设置于安装盒上的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上的轮齿组件,设置于所述轮齿组件上的卡合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滑移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盒内的导向组件;减震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空心管上的感应组件,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缓冲组件,其能够进行运输装置的快速拆卸,且能够进行减震软硬度的自动调整。

    一种便携可拆卸式运输装置及其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62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216757.X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可拆卸式运输装置及其减振方法,包括,承载机构,其包括折叠椅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折叠椅本体上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设于所述折叠椅本体上的金属压块;驱动机构,其包括平衡车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平衡车本体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上设有一号弹簧,还包括设于所述平衡车本体上的顶板总成,所述顶板总成上设有插孔,所述平衡车本体上设有车把,所述平衡车本体上设有控制单元;本发明使用时拆装方便,操作简单,重量轻,具有户外折叠椅、平衡车和运输装置三种状态任意切换,通过调节电磁铁的吸力大小可以实现冲击力的平衡,方法简单,成本低。

    一种智能车辆虚拟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55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3033.0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辆虚拟评测系统及评测方法,该智能车辆虚拟评测系统包括特征人体模型自适应生成模块,智能车辆多维度建模模块,人‑车‑路协同虚拟评测模块,人体主被动安全舒适性评价模块和智能车辆评测反馈模块。该评测方法通过特征人体模型自适应生成模块将相机获取的人体图像形成人体有限元模型,通过智能车辆多维度建模模块建立1D动力学控制模型和3D有限元模型,通过人‑车‑路协同虚拟评测模块对特征人体模型自适应生成模块与智能车辆多维度建模模块进行关联耦合仿真,输出人体损伤参数及舒适性参数,再通过人体主被动安全舒适性评价模块进行人体损伤及舒适性等级评估,最后通过输入智能车辆评测反馈模块对等级评估进行反馈优化。

    一种集快速散热与加热于一体的轻质铝塑混合电池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565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1419345.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快速散热与加热于一体的轻质铝塑混合电池包结构,包括上安装座及下安装座,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之间安装有多个电池组,每两电池组之间均预留有散热间隙,每一散热间隙内均设置有第一蛇形散热管,电池组外设置有进液管及出液管;电池组外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向外设置有多片导冷片,绕导冷片设置有第一蛇形冷却管,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向外设置有多片第一散热片,绕第一散热片设置有第二蛇形散热管,下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板,冷却板向下设置有多片第二散热片,绕第二散热片设置有第二蛇形冷却管;电池组外安装有驱动液体循环的外转子电机。本发明散热充分效果好,并且将电池散热与电池加热整合在一起,有效减少对电池包体积的占用。

    一种不规则轻质高强结构泡沫铝填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95428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1390801.X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规则轻质高强结构泡沫铝填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复杂外形的空腔结构的第一夹层,对其内部型腔进行划分;S2、切割泡沫铝样件,置于第一夹层中;S3、取第二夹层与第一夹层进行一体化连接;S4、将聚氨酯发泡时所用的黑料、白料、发泡剂与Fe、Ni磁性颗粒及石墨烯,搅拌制成发泡原液;S5、将复杂外形空腔结构作为模具,采用高压注射机将发泡原液注射到模具中;S6、整体施加超声波,并施加磁场;S7、对模具空腔施加均匀压强;S8、关闭预热炉、超声波,快速泄压,对第一夹层底部的形状不规则处施加可变磁场强度,正常冷却至室温取出。本发明采用泡沫铝填充不规则结构的方式来解决泡沫铝板材难以二次加工的问题。

    一种轻质金属高强纯电动客车复合结构及连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8024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08019.7

    申请日:2022-03-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金属高强纯电动客车复合结构及连接工艺,包括主动连接段及被动连接段,主动连接段及被动连接段为空心管结构,主动连接段及被动连接段内均设置有夹芯,主动连接段的端部设置有向外扩展的外扩段,外扩段的自由端设置有内径与被动连接段外径相等的外套环,被动连接段的端部设置有向内收缩且与外扩段相配合的内缩段,内缩段的自由端设置有外径与主动连接段内径相等的内套环,外套环的侧壁切割向内折叠形成多条卡条,被动连接段的两端及两端的内缩段向内开设有与卡条一一对应的卡槽。主动连接段与被动连接段采用磁脉冲连接。本发明采用简单型腔作为骨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下,设计效率高,轻量化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高强高韧铝合金减震塔高压真空压铸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3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44049.9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韧铝合金减震塔高压真空压铸装置及方法,其结构包括顶板、顶杆框和顶出模,顶板、顶杆框和顶出模固定连接,顶出机构依次贯穿顶板、顶杆框和顶出模,顶出机构与顶板、顶杆框和顶出模之间滑动连接;顶板的一侧固定有挤压缸,挤压缸内设有挤压塞,顶出模的一侧设有动模,顶出模和动模之间留有间隙,顶出模和动模之间设有挤压密封垫;动模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模,固定模的一侧固定有定板,定板上固定有压射缸,压射缸贯穿定板和固定模,压射缸上设有压射塞,压射缸的侧壁上设有腔体真空回路和进液腔。本发明可以迅速的提高减震塔的力学性能,并使其力学性能更加均匀,且大幅提升铸件的长期生产稳定性和一致性。

    一种高界面强度的复杂型腔泡沫铝填充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10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04454.1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界面强度的复杂型腔泡沫铝填充装置及方法,包括目标型腔壳体和目标形状泡沫铝板,目标形状泡沫铝板设置在目标型腔壳体内部,目标形状泡沫铝板和目标型腔壳体之间具有间隙,目标型腔壳体和目标形状泡沫铝板设置在温控室内。本发明通过二步发泡法来制得形状复杂的泡沫铝发泡体或者通过切割形状规则的初始泡沫铝发泡体来制得形状复杂的泡沫铝发泡体,采用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铝粉+铁粉+磁流变液组成的复合材料。通过应变片感知+温度+压力+磁场+核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填充方法,使得复合材料能够在间隙内能够均匀分布,从而保障了泡沫铝和型腔之间具有较高的且均匀的界面强度。

    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7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3450.1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多刚度轻质吸能结构设计方法,其中,步骤1、对原始空腔结构(8)进行区域化切割,通过仿真计算,将最为薄弱的区域确定为第二隔断(2),第二隔断(2)上部确定为第一空腔(1),第二隔断(2)下部确定为第二空腔(3);步骤2、选取第一空腔(1)、第二隔段(2)和第二空腔3的材料;步骤3、将第二隔段(2)设置为实心结构;步骤4、根据第一空腔(1)的尺寸,计算第一增强体(4)的3D平铺结构的排列方式;步骤5、根据第二空腔(3)的尺寸,计算第二增强体(9)的3D平铺结构的排列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方法移植性强,设计参数少,可快速适配于各型空腔结构,用于调控承载结构的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