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5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10329.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在制备(R)-(+)-N-乙酰基-甲基苄胺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为:以磁性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以苯乙胺溶液为底物,在25-50℃、50-250rpm条件下进行拆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离心,沉淀回收利用,上清液分离纯化,获得(R)-(+)-N-乙酰基-甲基苄胺;本发明采用磁性固定化脂肪酶在无溶剂体系中拆分外消旋苯乙胺制备(R)-(+)-N-乙酰基-甲基苄胺,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磁性固定化脂肪酶可以重复利用多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18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92419.6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酶催化在线合成6‑(苄硫基)‑6‑氧代己酸乙烯酯的方法:以二甲亚砜为反应溶剂,以摩尔比为1:0.5~6的苄基硫醇与己二酸二乙烯酯为原料,以脂肪酶Lipozyme TL IM为催化剂,将原料和反应溶剂置于注射器中,将脂肪酶Lipozyme TL IM均匀填充在微流控通道反应器的反应通道中,在注射泵的推动下使原料和反应溶剂连续通入反应通道器中进行酰化反应,所述微流控通道反应器的反应通道内径为0.8~2.4mm,反应通道长为0.5~1.0m;控制酰化反应温度为20~60℃,酰化反应时间为20~40min,通过产物收集器在线收集反应液,反应液经常规后处理得到6‑(苄硫基)‑6‑氧代己酸乙烯酯。本发明具有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及产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2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69178.6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自组装羰基还原酶的制备及在S-利卡西平合成中的应用,所述界面自组装羰基还原酶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羰基还原酶加入缓冲液中,再加入溶解有聚苯乙烯的甲苯溶液,在黑暗、80r/min、30℃条件下,于摇床中震荡反应2小时,离心,获得上层为有机相,界面自组装羰基还原酶分布于油水界面,下层为水相的反应体系,获得界面自组装羰基还原酶;界面自组装羰基还原酶在油水两相界面具有较好的催化功能,能够将奥卡西平转化为S-利卡西平,S-利卡西平的对映体过剩值大于98%。在水相中,辅酶NADH能够顺利实现原位再生,有利于提高底物的转化率。界面自组装酶能够实现多次重复利用,这也是游离酶不可比拟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19091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80097.7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疽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S-利卡西平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以炭疽芽孢杆菌CGMCC NO.12337经发酵培养获得的湿菌体为催化剂,以奥卡西平为底物,以异丙醇为辅助底物,以有机溶剂和水为反应介质构成pH4.0-7.0的两相反应体系,在25-35℃、120rmp条件下转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将转化液分离纯化,获得S-利卡西平;本发明采用的两相体系生物法制备S-利卡西平,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两相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溶性底物的溶解度,增大底物的转化效率,使转化率提高了32.38%,底物浓度提高了47.8%。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497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213446.3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制备(S)-(+)-扁桃酸甲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苯甲酰甲酸甲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菌株CGMCC No.2230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于20~35℃下,转化反应时间为8~96小时,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产物(S)-(+)-扁桃酸甲酯。该微生物转化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产物光学纯度高,底物转化率高,分离纯化过程简单,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49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13446.3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制备(S)-(+)-扁桃酸甲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苯甲酰甲酸甲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菌株CGMCC No.2230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于20~35℃下,转化反应时间为8~96小时,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产物(S)-(+)-扁桃酸甲酯。该微生物转化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产物光学纯度高,底物转化率高,分离纯化过程简单,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43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108617.7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酰乙酸乙酯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266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进行转化反应制得所述(S)-3-羟基丁酸乙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①生物催化剂为微生物菌体,比化学催化剂成本低廉;②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下即可顺利进行转化;③生产所用的菌株安全无毒;④不受季节影响,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⑤生产操作简便,生物转化率较高;⑥整个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辅酶。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17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20902.3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黑曲霉ZJUT712,及其在固态发酵炮制牛蒡子中的应用。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ZJUT71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2594,保藏日期:2008年7月15日。本发明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提供了一株可供固态发酵法炮制牛蒡子的新菌株——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黑曲霉ZJUT712;利用本发明方法固态发酵炮制牛蒡子,牛蒡子苷转化为牛蒡子苷元的摩尔产率可以达到93.0%,牛蒡子的有效成分大幅度提高,促使牛蒡子摄入人体快速起效;炮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279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21888.9
申请日:2008-10-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蒡子苷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牛蒡子苷为底物,以黑曲霉CGMCC No.2594发酵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酶液为催化剂,于20~50℃、100-200r/min摇床中转化40~64小时,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牛蒡子苷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①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②生物催化剂--β-葡萄糖苷酶酶液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酶蛋白的分离纯化,成本低廉;③操作简便、生物转化效率较高;④生物转化过程易于放大,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牛蒡子苷元摩尔产率可以达到94.7%,产品纯度可达到99.7%。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58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55720.0
申请日:2006-12-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R)-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底物,以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 aciens Hansen)的发酵产物为酶源,进行微生物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的(R)-3-羟基丁酸乙酯。本发明通过自行筛选采用膜醭毕赤酵母作为产酶菌株,在单一水相体系中催化不对称还原EOB生成(R)-EHB的产率达到95%,对映体过量值(e.e.)达到99%,即获得产物光学纯度高、浓度高,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