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011609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638366.8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周洪 , 马磊 , 胡洪学 , 任国柱 , 尹疆 , 庞旭东 , 林学东 , 钟志刚 , 马东平 , 郑晓东 , 李多 , 熊波 , 黄叙辉 , 杨洋 , 刘烽 , 周波 , 景光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声速风洞的流场压力校测装置,该校测装置包括伺服油缸、伺服油缸支撑架、推杆、中部支架、测压管、测压管支撑架和扫描阀,所述的伺服油缸固定在伺服油缸支撑架上,所述的推杆的一端与伺服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穿过中部支架并与测压管支撑架连接,所述的测压管布设在测压管支撑架上,该测压管与扫描阀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精确测量风洞流场压力分布,又能够在风洞启动及停车时将校测装置回收到安全位置,避免冲击损坏,同时还能够进行动态测量,具有减少调试车次、提高试验效率、节约能源损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009872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640425.5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16K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超声速风洞用环向缝隙式调压阀,包括外壳体,一端设进气口,另一端设出气口;内筒体,底部开口,且固定在外壳体内,头部正对进气口;套筒,一端为滑动端,该端与内筒体滑动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为封闭端,该端与出气口封闭配合连接;主密封组件,其包括密封圈和外压圈,密封圈的一部分抵接在出气口,密封圈的另一部分通过外压圈固定在筒的封闭端;副密封组件,其固定在内筒体的底部,该副密封组件包括内衬圈、密封圈和外压圈,密封圈的一部分夹在内衬圈和外压圈之间,密封圈的另一部分抵接在套筒的滑动端上。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以及密封圈抗气流冲击及抗撕裂的性能,延长了密封圈的寿命,提高了调压阀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727327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814183.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谢艳 , 邓路军 , 蒋鸿 , 高川 , 尹刚 , 杨振华 , 杨昕鹏 , 曹宇晴 , 郑晓东 , 毛代勇 , 景光松 , 罗章 , 陈星豪 , 石宇 , 覃源远 , 王梦晗 , 乔至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洞测压试验中模型表面测压孔的加压器,其能实现对于测压管路的快速检测,缩短检测时间50~70%以上,大幅提升检测效率。该加压器包括支撑主体、按压式加压开关、用于与标准压力气路相连的标准压力入口管路、透明软管加压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管路,所述按压式加压开关与支撑主体相连且支撑主体能为按压式加压开关提供支撑。本申请提供一种全新的加压器,其能实现对风洞测压试验中模型表面测压孔的快速检测。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有效突破了传统测压管路压力检测方法,简化了管路找寻操作,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采用本申请,基于单次检测,即可完成对测压孔到模型内腔所有连接管路的测定,进一步缩短检测流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8062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89444.4
申请日:2019-04-11
IPC: A61K9/50 , A61K47/36 , A61K41/00 , A61P35/00 , A61K39/395 , A61K31/337 , A61K31/704 ,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肿瘤细胞内可控释放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微胶囊,包括表面负载磷脂酰胆碱的温度敏感型水凝胶、药物及磁性材料。在肿瘤组织附近施加磁场,当药物随体液流经至肿瘤组织附近时,含有磁性材料的微胶囊在外加固定磁场的作用下,被滞留在肿瘤组织细胞附近。同时基于癌细胞可通过胞吞作用直接吸收胆碱的特点,将表面负载磷脂酰胆碱的温敏型水凝胶微胶囊直接吸收进肿瘤细胞内。再通过施加交变磁场,磁性材料在外加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使微胶囊升温,当达到温感型水凝胶的临界转变温度时,水凝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相变,从而释放出微胶囊内的药物,极大提高药物的作用效率、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910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16261.3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包括针芯、针座、压力观测机构和注射机构,压力观测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U型管压强计;第一筒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室,第二筒体设在第一容置腔室内,第二筒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置腔室;还包括弹性封堵机构,弹性封堵机构沿高度方向活动配合在第二容置腔室内,弹性封堵机构的一端贯穿第二容置腔室的底部后与进液口适配,U型管压强计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该神经阻滞针通过对U型管压强计内的液面进行直观的观察,便于操作者实时掌握药物推注时所受阻力情况,从而做出判断,对针芯的位置予以调整,以便顺利完成药液的推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27413.8
申请日:2013-12-02
IPC: G01N33/543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33 , G01N33/54346 , G01N33/574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卵巢癌的磁性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2)磁性纳米粒子的硅烷化及氨基化修饰与表征;(3)采用氨基硅烷化的磁性纳米粒子,经戊二醛活化后,与CA125单抗交联制备卵巢癌磁性纳米探针。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诊断卵巢癌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磁性纳米探针,磁性粒子体积小可吸附更多抗原或抗体,因磁性微粒子核心为铁,在磁场中下沉速度快,易进行洗涤和固相载体分离;可特异性的捕获早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A12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富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一种基于纳米探针在卵巢癌预警及早期诊断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91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916261.3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阻力反馈的神经阻滞针,包括针芯、针座、压力观测机构和注射机构,压力观测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U型管压强计;第一筒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室,第二筒体设在第一容置腔室内,第二筒体内形成有第二容置腔室;还包括弹性封堵机构,弹性封堵机构沿高度方向活动配合在第二容置腔室内,弹性封堵机构的一端贯穿第二容置腔室的底部后与进液口适配,U型管压强计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该神经阻滞针通过对U型管压强计内的液面进行直观的观察,便于操作者实时掌握药物推注时所受阻力情况,从而做出判断,对针芯的位置予以调整,以便顺利完成药液的推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843797.4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N15/115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乳腺癌细胞特异性适配子及其筛选方法。该DNA适配子对乳腺癌细胞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获取特异性结合乳腺癌细胞的DNA适配子,显示出结合肿瘤亚型细胞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9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627413.8
申请日:2013-12-02
IPC: G01N33/543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卵巢癌的磁性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2)磁性纳米粒子的硅烷化及氨基化修饰与表征;(3)采用氨基硅烷化的磁性纳米粒子,经戊二醛活化后,与CA125单抗交联制备卵巢癌磁性纳米探针。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诊断卵巢癌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磁性纳米探针,磁性粒子体积小可吸附更多抗原或抗体,因磁性微粒子核心为铁,在磁场中下沉速度快,易进行洗涤和固相载体分离;可特异性的捕获早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A12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富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一种基于纳米探针在卵巢癌预警及早期诊断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2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324222.1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07K14/705 , C12N15/115 , A61K31/7088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异性识别MD‑2的紫杉醇结合域的DNA适配子及其应用。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确定一种紫杉醇结合域,即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l protein,MD‑2)中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通过人工合成的模板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上述SEQ ID NO.1作为提高紫杉醇抗肿瘤敏感性的靶点。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中的适配子具有潜在的促进紫杉醇导致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抗癌作用,得到的适配子在药物中得到应用后,可有效的增强紫杉醇敏感性的潜在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