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8025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42390.4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型反应堆总体结构设计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小型反应堆。它包括压力容器和位于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压紧组件、控制棒组件、导向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和直流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与压力容器筒体直接连接的主泵;堆芯包括堆芯吊篮和燃料组件;在堆芯吊篮内设有压紧组件和控制棒组件;压力容器与主泵直接连接,主泵水平安装,其入口设有分流装置。加热设备设在压力容器顶盖上,通过温度调节直接对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进行压力控制,相当于同时将蒸汽发生器、稳压设备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主设备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取消了外部回路管道,消除了大破口事故,结构紧凑;控制棒驱动机构内置,消除了弹棒事故,固定安全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13722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043069.8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的围板式集流结构,包括围筒(3)及设置在围筒(3)内且与围筒(3)连接的堆芯下板(1),堆芯下板(1)下端面连接有围板(6),围板(6)分隔围筒(3)内区域构成围板(6)内的中央一流程区域及围筒(3)与围板(6)之间的外围二流程区域,堆芯下板(1)设有若干个接通中央一流程区域的流水孔和若干个接通外围二流程区域的进水孔。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提高了结构稳固性,并可实现超临界水冷堆的二流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03026163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85455.8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的一体化堆顶结构部件,具体涉及一体化堆顶结构中的驱动机构(CRDM)通风结构。一种适用于一体化堆顶的CRDM冷却围板及风管组件,它包括冷却围板和冷却风管,冷却风管固定在冷却围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CRDM冷却围板及风管组件能够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冷却风道,使冷却风均匀的通过CRDM电磁线圈后均匀的到达堆顶围筒上方的一个出风口处,外接通风系统,实现对CRDM的均匀冷却,保证CRDM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不超过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2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707.6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包括分配筒,分配筒上端面上开设有主分流孔和多个副分流孔,副分流孔均匀分布于主分流孔周围。该调节结构结构简单,适用于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盒和上述超临界水冷堆流量调节结构,燃料棒盒包括相互连通的高温盒和低温盒,高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低温盒中冷却剂流道的横截面积,高温盒由不锈钢或镍基合金构成,低温盒由锆合金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燃料组件,大大提高了反应堆的中子经济性,并且能够实现冷却剂和慢化剂的准确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203026148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735327.X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控制形变的长行程分体式吊篮组件。它包括吊篮筒体、在吊篮筒体下端固定连接的下堆芯板、和设在吊篮筒体内的围板,所述的围板分为三段,围板外设有成形板,由于采用了多段短围板结构,有效减小了围板连接的温差应力,并且便于围板的制造;成形板的设计使得围板因辐射热效应引起的形变减少,在下堆芯板上开有与燃料组件布置对应的冷却剂流道孔,同时开有用于下堆芯板与上堆芯板的对中孔,满足了冷却剂流动冷却的工艺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下堆芯板与上堆芯板对中要求,使得安装更加精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3356861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55529.3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结构、核反应仪表套管和二次支承柱及焊接方法,连接结构,包括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通过全焊透对接焊的方式对接,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对接后,其外径面存在截面为单U型坡口,其内径面存在截面为光滑过渡凹槽,光滑过渡凹槽和单U型坡口的开口方向相反,且光滑过渡凹槽和单U型坡口之间的连接区域为焊接接头A的本体和焊接接头B的本体,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对接后的连接缝位于光滑过渡凹槽和单U型坡口之间,单U型坡口内填充有焊料层。该新型设计具有设计简单、加工方便、便于控制焊缝质量以及方便对焊缝进行体积检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724740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688322.7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卢果 , 刘余 , 杜思佳 , 邓坚 , 李松蔚 , 黄代顺 , 沈才芬 , 李喆 , 邱志方 , 黄慧剑 , 张勇 , 周铃岚 , 陈曦 , 王啸宇 , 辛素芳 , 刘伟 , 王玮 , 李浩 , 李燕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均匀下降段周向流量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所述吊篮组件与压力容器之间围成下降段,所述下降段作为一回路冷却剂流至压力容器底部的流道,所述压力容器上还连接有用于引入所述冷却剂的入口接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降段内的折流件,所述折流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冷却剂折流至入口接管正下侧的折流面。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压水堆结构设计,可有效均匀下降段内冷却剂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达到利于优化反应堆热工水力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582500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403092.2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08 , G21C13/02 , G21C15/14 , G21C15/243 , G21C1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体化堆顶、驱动机构、压力容器、堆内构件、保温构件,所述一体化堆顶与所述压力容器的顶盖连接,所述保温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外表面,所述堆内构件吊挂在所述压力容器的支撑台阶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压力容器顶盖上,实现了将中子通量测量探测器、温度测量探测器和水位测量探测器通过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堆内测量导向结构和压力容器顶部贯穿件引出反应堆,避免顶盖上堆内测量管座的数量增加;能实现水位测量要求;合理分配进入堆芯的冷却剂流量;保温层还可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快速冷却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428502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0872298.5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水型反应堆总体结构设计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小型反应堆。它包括压力容器和位于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压紧组件、控制棒组件、导向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和直流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与压力容器筒体直接连接的主泵;堆芯包括堆芯吊篮和燃料组件;在堆芯吊篮内设有压紧组件和控制棒组件;压力容器与主泵直接连接,主泵水平安装,其入口设有分流装置。加热设备设在压力容器顶盖上,通过温度调节直接对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进行压力控制,相当于同时将蒸汽发生器、稳压设备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主设备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取消了外部回路管道,消除了大破口事故,结构紧凑;控制棒驱动机构内置,消除了弹棒事故,固定安全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3463642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441202.0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压水型核反应堆结构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具有自锁功能的滚珠锥面辐照样品孔塞。由上端头、基座、光轴、水压推杆、锥环、滚珠、锁紧螺母、和两个弹簧组成,上端头位于基座上端,基座内设有弹簧,锥环位于基座下端,水压推杆穿过锥环中心、进入基座内腔,锥环的锥面与滚珠贴合,二个弹簧均套装在水压推杆外。基座下方安装锥环和滚珠,滚珠和锥环的锥面紧密贴合,利用设计的推杆结构,锥面将滚珠向外推出,与辐照样品孔壁形成自锁。辐照样品孔塞相对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不容易受到运行中受冷却水长期腐蚀容易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多个滚珠均载后还可获得较高的安全裕度,此外加入过载保护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