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内镜手术的可调节角度切吸多功能吸引器

    公开(公告)号:CN117503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47452.X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一种用于耳内镜手术的可调节角度切吸多功能吸引器,包括一吸引管,吸引管包括沿着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圆管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圆管部,弯折部包括周向排布且呈波纹状的连接金属条,连接金属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管部以及第二圆管部相连;弯折部还包括一连接膜层,连接膜层设置在弯折部的内侧,且连接膜层分别与第一圆管部以及第二圆管部相连;吸引管还包括一剥离结构,剥离结构与第一圆管部的圆心角为180°的弧形区域相连;剥离结构远离第一圆管部侧为刃口结构。刃口结构的轴向投影平行于第一圆管部的切线方向。本发明通过优化吸引管的结构,通过增设有剥离结构,便于实现剥离子的功能的集成。

    一种异形金属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9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05394.4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金属热管及其制备方法,由同种材料的金属外壳和多孔吸液芯组成;金属外壳形状为异形结构,多孔吸液芯厚度为0.2‑2毫米,位于金属外壳内表面与金属外壳内壁之间冶金结合,孔结构为三维网状分布的连通结构,孔径为30‑300微米,孔隙率为20%‑80%,且孔径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或均匀分布,制备方法包括: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特征的陶瓷型芯通过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在多孔结构的孔道表面沉积金属薄膜;熔融金属液浇入带有多孔陶瓷型芯的模壳;冷却后高压蒸煮去除陶瓷型芯和多孔模版。本发明可制备具有复杂形状和结构的腔体热管,热管壳体和吸液芯之间界面结合良好,有利于提高金属热管的传热效率和工作寿命。

    一种仿生分级多孔吸液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2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05273.X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分级多孔吸液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由不同尺寸的全连通开孔结构组成的植物根茎仿生孔结构,孔结构呈三维网格状分布,孔截面形状为方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大孔尺寸在100‑400微米之间,小孔尺寸在10‑50微米之间,制备步骤包括:制备植物根茎样品,获取根茎多孔结构信息,仿生多孔结构三维建模,仿生多孔结构3D打印,清理打印样品内部粉末。本发明基于植物根茎结构仿生设计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得到具有植物根茎仿生结构的分级多孔吸液芯材料,能够调控孔径大小和孔隙分布,有利于多孔吸液芯材料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克服传统吸液芯材料孔结构不可控、毛细性能不高和材料研发效率低的问题。

    大型复杂薄壁高温合金铸件多点热控补缩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21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78807.4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复杂薄壁高温合金铸件多点热控补缩方法及装置,其中:首先,对所有热节进行分级分类,整体上形成自下而上顺序的凝固热节部位;其次,基于分级分类的热节,采用长条形蜡棒制备带有复杂多点热控流道的大型复杂薄壁铸件型壳;最后,熔炼高温合金母合金,浇入上述大型复杂薄壁铸件型壳中;在一个或多个等级中,热节对应的长条形蜡棒形成的热控管路接入温控部,形成从同一等级中不同高度水平热节之间的温度梯度,从而按照每个等级中的热节部位自下而上顺序进行凝固。本发明对所有热节进行了分级热控管理,能够孤立的改变每个等级热节的热控强度,不但能够减少缩孔缩松形成倾向,而且能够调节铸件每个部位的晶粒度。

    一种铸造流动性测试模具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55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03497.5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流动性测试模具,包括:横流道;主浇道,安装在所述横流道上方;第一模板,安装在所述横流道上方;第二模板,安装在所述横流道上方,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在型腔形状上相同,所述第二模板的型腔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模板的型腔截面尺寸;第三模板,安装在所述横流道上方,所述第三模板的型腔形状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型腔形状不同;所述主浇道、所述第一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三模板按预设顺序依次排布与所述横流道之间形成模腔。本发明通过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的型腔设计,能够测试金属熔体在不同形状模腔内的铸造流动性。

    一种半自动红外线理疗仪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504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52987.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红外线理疗仪,包括:工作台,用于提供支撑作用;可调节臂机构,可调节臂机构的一端固定于工作台上,可调节臂机构的长度和方向均可调节;红外线灯装置,设于可调节臂机构的另一端,红外线灯装置用于发射红外线进行红外线理疗;皮肤感应器,设于工作台上,用于获取患者红外线理疗处的实时皮肤温度和空间位置;控制台,设于工作台上,分别与皮肤感应器和可调节臂机构连接,控制台根据皮肤感应器获取的实时皮肤温度和空间位置,向可调节臂机构发送运动指令,以调整红外线灯装置的工作距离。本发明能够及时调整红外线灯的工作距离,提高红外线理疗仪的治疗效果。

    区域电网灾变源荷匹配优化恢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63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326012.9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一种基于源荷匹配度的区域电网灾变恢复方法及系统,通过在负荷恢复过程中定量计算系统频率变化,并基于恢复负荷的特性函数计算节点电压变化以及在负荷恢复过程中产生的系统功角的变化,再将系统频率变化、节点电压变化以及功角变化进行标幺化处理并取相反数,从而得到区域电网灾变恢复过程中的源荷匹配度优化指标,利用源荷匹配度优化指标进行区域电网灾变源荷匹配恢复,指导用于调度的发电机组选择性地为待恢复负荷供电,实现区域电网灾变源荷匹配优化恢复。本发明实现了量化了灾变后的负荷投入后频率低落、电压及功角变化指标,通过构建综合权重指标,形成了恢复过程中的源荷匹配度模型,实现在灾变后负荷的合理恢复,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