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剂循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46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6373.2

    申请日:2011-01-26

    Abstract: 得到一种能够在低温外部空气条件下进行制热能力提高和效率改善的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制冷剂配管顺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喷射器、气液分离器,顺次连接气液分离器液体制冷剂流出口、蒸发器和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制冷剂流出口和压缩机吸入口,在冷凝器和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之间串联地连接内部热交换器和第一流量调整阀,由从冷凝器的制冷剂流出口经由第二流量调整阀和内部热交换器连接到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的第一旁通回路构成,由经由第三流量调整阀连接内部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出口和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制冷剂流出口的第二旁通回路构成,在将上述第二流量调整阀打开而使制冷剂流过第一旁通回路的同时,对上述第四流量调整阀进行开或闭的切换,并且关闭或打开第三流量调整阀。

    热泵装置
    76.
    发明公开
    热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95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80100144.7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热泵装置具备热源机、与热源机连接的中继机以及与中继机连接的多个负载装置。热源机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第一制冷剂回路以及与第一制冷剂回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热交换器。中继机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第二制冷剂回路以及与第二制冷剂回路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水热交换器。第一水热交换器、第二水热交换器以及负载装置通过第一热介质配管被连接,形成了使热介质循环的第一热介质回路。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8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380076097.8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第一板状体(11),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以及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以及第二板状体(12),其层叠于第一板状体(11),并形成有将从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向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从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流入的制冷剂汇合并使其流出至第二出口流路的汇合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板状体(11)或者第二板状体(12)具有至少一个板状部件,该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形成有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以及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在板状部件的、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贯通部或者凹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