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6562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580040494.5
申请日:2005-11-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F25B13/00 , F25B2309/061 , F25B2313/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2 , F25B2313/02741 , F25B2400/04 , F25B2400/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具有配置成对第1和第2连接端部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室外热交换器、对二氧化碳或以二氧化碳为主成分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将其排出的压缩机、及对流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方向进行切换的第1切换部分的室外机;具有配置成对第1和第2配管连接部分间进行流体连通的多个室内热交换器和用于对流到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量进行控制的第1流量控制部分的多个室内机;以及具有将室内机各个的第1配管连接部分有选择地连接于室外机的第1和第2连接端部的任一方的多个第2切换部分、连接室内机的各个第2配管连接部分和室外机的第2连接端部间的第1旁通配管、及处于第1旁通配管中的第2流量控制部分的中继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056756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80121574.1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978 , B61D27/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换气装置(2),吸入车辆外的空气;空气调和装置(3),进行车辆内的空气调节;新鲜外部气体用通道(4),将换气装置(2)和空气调和装置(3)连接,将换气装置(2)从车辆外吸入的空气向空气调和装置(3)供给;以及,调和空气用通道(5),将空气调和装置(3)吹出的调和空气向车辆内供给,使新鲜外部气体用通道(4)产生分支而与调和空气用通道(5)连接。由此,即使在由于可燃性制冷剂泄漏等原因空气调和装置停止动作时,也可以确保车辆内的换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6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6373.2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 F25B40/00 , F25B47/025 , F25B2341/0012 , F25B2400/0407 , F25B2400/0411 , F25B2400/05 , F25B2400/13 , F25B2400/16 , F25B2400/23 , Y10T29/49359
Abstract: 得到一种能够在低温外部空气条件下进行制热能力提高和效率改善的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制冷剂配管顺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喷射器、气液分离器,顺次连接气液分离器液体制冷剂流出口、蒸发器和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制冷剂流出口和压缩机吸入口,在冷凝器和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之间串联地连接内部热交换器和第一流量调整阀,由从冷凝器的制冷剂流出口经由第二流量调整阀和内部热交换器连接到压缩机的中间压力部的第一旁通回路构成,由经由第三流量调整阀连接内部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出口和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制冷剂流出口的第二旁通回路构成,在将上述第二流量调整阀打开而使制冷剂流过第一旁通回路的同时,对上述第四流量调整阀进行开或闭的切换,并且关闭或打开第三流量调整阀。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5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128930.8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25/005 , F25B2313/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72 , F25B2313/027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和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回路(A)具有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连接的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与室外热交换器(13)连接的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设置在分支配管(40)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的第一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4)、一方经三通阀(26n)与第一制冷剂分支部(21)以及第三制冷剂分支部(23)连接,另一方与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连接的中间热交换器(25n)、以及设置在中间热交换器(25n)的每一个和第二制冷剂分支部(22)之间的第二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27n),所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具有与中间热交换器(25n)连接的室内热交换器(31n),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Bn)中,循环着水以及防冻液的至少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2A
公开(公告)日:1996-04-24
申请号:CN95108967.6
申请日:1995-07-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6 , F25B2400/0401 , F25B2600/2513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7 , F25B2700/2101 , F25B2700/21163 , F25B2700/21174
Abstract: 一种使用非共沸致冷剂的制冷空调器的控制信息检测装置,在该空调器的制冷循环中被装以温度探测器和压力检测器,该制冷循环由连在一起的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和蒸发器构成,用以检测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致冷剂温度和压力,以便由组分计算单元得出致冷剂的循环组分。因此,即使致冷剂的循环组分发生变化,也能有正常的最佳循环工作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895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80100144.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泵装置具备热源机、与热源机连接的中继机以及与中继机连接的多个负载装置。热源机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第一制冷剂回路以及与第一制冷剂回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水热交换器。中继机具有供制冷剂循环的第二制冷剂回路以及与第二制冷剂回路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水热交换器。第一水热交换器、第二水热交换器以及负载装置通过第一热介质配管被连接,形成了使热介质循环的第一热介质回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1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49304.X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多列热交换部(10、20)被配置在作为空气通过方向的列方向,热交换部(10、20)具有被相互空开间隔层叠且使空气在其间通过的多个翅片(11、21)和将多个翅片(11、21)在层叠方向贯通使制冷剂在内部通过且相对于空气通过方向朝垂直方向的层方向多层地设置的多层传热管(12、22),形成从入口到出口为止一面在跨列集管(40)部分折返一面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跨列集管(40)在层方向被分隔为多个而构成多个腔,制冷剂流路在每个腔独立。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8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380076097.8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8 , F25B39/00 , F28D1/0476 , F28D1/05383 , F28D2021/007 , F28D2021/0071 , F28F9/0221 , F28F9/0278 , F28F9/22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第一板状体(11),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以及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以及第二板状体(12),其层叠于第一板状体(11),并形成有将从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向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从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流入的制冷剂汇合并使其流出至第二出口流路的汇合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板状体(11)或者第二板状体(12)具有至少一个板状部件,该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形成有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以及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在板状部件的、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贯通部或者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20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380076370.7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 F25B13/00 , F25B39/02 , F25B39/028 , F25B39/04 , F28D1/0476 , F28D2021/007 , F28F1/022 , F28F1/24
Abstract: 至少两层以上的扁管(101)在轴方向的端部侧被弯曲,或者与其他层的扁管连接,至少两列以上的扁管(101)与其他列的扁管(101)连接,从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构成为在该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制冷剂流路在列方向上的流动与气体的流通方向成为相向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0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80081645.0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4)的板状翅片(3)在供扁平形状的导热管(1)插入的缺口部(2)的周缘具有从该周缘立起地被形成的翅片翻边(5),翅片翻边(5)在与导热管(1)的长轴侧的侧面相向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再展开部(6),该再展开部(6)向与该侧面相反的一侧弯折,对邻接的板状翅片(3)彼此的翅片间距间隔进行限定的再展开部(6)的至少一个被形成为其前端部即再展开前端部(6b)远离该再展开部(6)所接触的板状翅片(3)的接触侧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