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32998.5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江燕 , 黄琳 , 邓保顺 , 张明 , 白青松 , 何磊 , 贾文璟 , 蔡玉军 , 毛萌 , 闻克宇 , 张涛 , 于世平 , 侯卫华 , 马强 , 李峥 , 刘婧睿 , 王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富集区孤岛式铁路建筑群近零碳供能系统及其方法。本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与乙二醇‑水板式换热器一侧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与乙二醇‑水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与水‑水板式换热器一侧组成循环,用户与水‑水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组成循环;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的光伏背板余热回收单元通过风管接入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与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组成循环;高温直供水箱和低温水箱与水源热泵的蒸发器组成循环,用户与水源热泵的冷凝器组成循环。本系统综合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采用多种模式运行,有效控制排放污染,降低耗电,能量供应平稳,能效更高,可实现铁路站区建筑群近零碳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151807.1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岩溶区隧道突水预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岩溶区隧道对应的目标线路区域的岩溶泉水流量数据、钻孔水位数据以及施工期间的隧道涌水量数据;获取岩溶区隧道的降水数据,并确定岩溶泉水流量数据、钻孔水位数据和隧道涌水量数据与降水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相关关系包括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根据目标数据与对应的预设范围的大小关系以及相关关系,进行岩溶区隧道突水预警,其中,目标数据包括岩溶泉水流量数据、钻孔水位数据、隧道涌水量数据以及降水数据。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对岩溶区隧道进行突水预警,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岩溶突水致灾。
-
公开(公告)号:CN112757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093194.4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膏盾构管片模型浇筑模具及浇筑方法,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内模、外模及盖板固定螺栓,上盖板与下盖板上下平行设置;内模及外模均竖向固定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外模套设内模的外侧,内模与外模之间间隔设置,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石膏浇筑区;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盖板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通过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置内模及外模,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石膏浇筑区,上下盖板之间通过盖板固定螺栓固定,确保了石膏盾构管片模型的成型,实现对石膏盾构管片的精细化模拟,以便充分研究管片的力学行为特征;结构精细,操作可行,能够使试验结果真实可靠,并可根据实际设计进行调整,能够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926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943101.8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晓武 , 岳迎九 , 吴延伟 , 顾海龙 , 杨少军 , 宋建平 , 李承根 , 郑继平 , 康炜 , 韩家山 , 文强 , 李新 , 周友权 , 李侠 , 成正江 , 张永兆 , 谢小龙 , 王飞 , 李德雨
IPC: E01D19/04
Abstract: 一种高耗能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导向摩擦副、中座板、球面摩擦副、回型钢阻尼器、下座板和限位装置;上座板的底面为凹球面,下座板的顶面为凹球面,中座板的上下表面为与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组成支座的转动机构;在下座板的四侧分别设有对上座板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支座的单侧、两侧或四周分别设置有回型钢阻尼器,回型钢阻尼器呈“回”字型,回型钢阻尼器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有错位高差,开口处的低处自由端与下座板连接,开口处的高处自由端与上座板连接。本发明具备双曲面减隔震支座的各种优点,另外还具备较强的耗能能力,可以满足桥梁建设时的各种抗震需求,尤其适用于高烈度、长周期地震区。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24920.X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岩隧道围岩变形爆裂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双轴载荷系统,主要用于模拟隧道的应力环境,给物理模型施加应力;高速摄像系统,用于拍摄与记录物理模型变形破坏过程;声发射系统,用于定位、记录和分析试验过程中硬岩隧道物理模型内部的破裂信号;数字散斑系统,用于记录与分析试验过程中隧道物理模型表面的应变场分布与变化规律;光栅光纤系统,用于记录与分析试验过程中隧道物理模型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温度场分布。本申请能够有效模拟硬岩隧道围岩变形破坏过程,且能多角度实时监测围岩变形破坏信息,有效提高隧道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88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0954.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灯闪烁控制电路和信号灯设备,该信号灯闪烁控制电路用于向第一信号灯提供供电信号,在信号灯闪烁控制电路中,第一控制器可在控制第一信号灯闪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继电器的衔铁,将第一继电器的中接点与前接点连通,以使输入端的供电信号施加在第一开关上。第一开关可响应于供电信号,通过重复进行的通断操作,间断性的将供电信号输出至输出端,以通过间断性输出的供电信号控制第一信号灯闪烁。本申请降低了成本、故障率和维修难度,提高了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7660.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既有内燃牵引隧道增氧排污的通风方法及系统。已建成隧道不满足通风需求时,无法布置风机进行增氧排污。本系统包括异形风管和风机房;异形风管固定在既有隧道内顶部;风机房内设置有矩形变径风管,矩形变径风管内设置有轴流风机;矩形变径风管的一端位于风机房一侧,另一端连接到传送矩形直管,通过倒角管转向并接入异形风管;既有隧道内部署有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监测数据发送到远程控制系统,轴流风机由远程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设计了异形风管,在不改变隧道结构断面的情况下,满足既有隧道内的通风需求,并通过监测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和氧气浓度,远程控制轴流风机的运行模式,达到增氧排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086365.4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10/10 , G06V10/26 , G06V10/62 , G06F16/51 , G06F16/583 , G06F16/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低空航摄影像数据的轨线要素提取方法及系统。现有非接触式的既有线轨道要素提取方法中需要反复操作跟踪影像中的同名线信息,其作业过程较为繁琐。本发明包括:收集既有线资料;采集既有线遥感影像数据;构建观测方程组并求解;生成动态拼接影像片段;在动态拼接影像片段中提取最佳轨道线,形成轨线片段集合;提取不同航线的轨线片段集合与空间平面集合数据,获得轨线曲线初始化点集;核定需要求解空间点位变量的数量;利用左右轨线空间曲线插值出轨道中线,通过轨道中线结合地形数据自动提取出断面数据;构建铁路轨道线路信息数据库。本发明在作业环节过程中动态数据量可控,无需处理海量数据,无需复杂的作业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84582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67/12 , H04L41/0803 , G16Y40/10 , G16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目前智能网关采用先配置后使用方式,在安装、使用及后期维护中,运维代价较大。本发明包括主控制器、总线监听模块和n个电源管理模块;n个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n个总线设备;电源管理模块接收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总线设备的电源接通或切断,并监测其电压和电流;总线监听模块用于监测主控制器发送到总线上的数据,并监测总线设备返回的数据;主控制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上传至云平台;同时接收云平台的命令,实现对主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及总线设备参数的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新设备的自动识别及接入,在安装调试、使用及后期维护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5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056131.6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UWB的高精度3D实时定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UWB的脉冲信号计算第一、二、三定位基站及第四定位基站分别到目标对象的初始距离,第一、二、三定位基站位于同一平面XOY上,第四定位基站不位于平面XOY上;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第一、二、三定位基站之间的标准距离和测量距离进行拟合得到校准公式,使用校准公式对初始距离进行校准;基于校准后的初始距离和三个定位基站的坐标计算目标对象在平面XOY中的第一坐标和第二坐标;基于第四定位基站从第一、二坐标选择一个坐标作为目标坐标;基于目标坐标及第四定位基站的坐标确定目标对象的三维坐标,可以精确、实时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