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涂装耐候钢板梁桥锈层稳定性技术状况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9682.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涂装耐候钢板梁桥锈层稳定性技术状况评价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免涂装耐候钢板梁桥锈层原位测试获得整体锈层外观状态信息及锈层胶带粘附力测试样本;确定锈层稳定性分级指标,分析胶带测试样本的粘附锈蚀颗粒产物占测试面积比例ρs和最大锈蚀颗粒直径Rs两个定量分级指标;对不同测点的锈层稳定性进行分级,将测点锈层稳定性由优到差分为等级1~等级4;确定主梁结构锈层状况、桥梁附属结构状况和桥位环境状况各自的评价分级指标权重,并对三类状况分类评价;综合评价全桥锈层稳定性技术状况,为免涂装耐候钢板梁桥构造设计与锈层维护管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钢桥面内应力疲劳细节的冷、热组合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7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95903.2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桥面内应力疲劳细节的冷、热组合加固方法,钢桥主要构件通过焊缝方式进行连接,运营阶段钢桥细节会出现面内循环应力驱动的较长疲劳裂纹,若该位置不允许出现裂纹,可采用冷、热组合加固方法进行加固。采用该方法加固时,首先用热维护方法对疲劳裂纹进行彻底修复,待降低至环境温度后,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在待加固位置处,钢板粘贴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上,胶层未形成强度时,采用辅助加固装置、竖向支撑杆进行固定。该加固方式可以修复原有裂纹,适用于对长度超过100mm的裂纹加固,可以有效降低钢桥面内应力,改善钢桥受力性能,提升钢桥抑制疲劳裂纹萌生的能力,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86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625934.8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腹板,形成工字型梁,在腹板上垂直设置有外加劲肋,在上翼缘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设置为空管或者是上翼缘和下翼缘均设置为空管,在空管内设置有内加劲肋或填充发泡钢材料,内加劲肋与外加劲肋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上翼缘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通过内‑外加劲肋可有效控制上翼缘的局部屈曲问题,简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稳定,而且充分发挥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各自材料的优势,施工工期较短、结构自重轻、建筑高度小,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对于传统工字型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槽型上翼缘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5485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24341.X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型上翼缘板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通过腹板连接,在腹板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与下翼缘板垂直,在上翼缘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板为梯形、弧形、矩形、倒三角形凹槽结构,上翼缘板的上半部分延伸至顶板内且在梯形、弧形、矩形或倒三角形凹槽内浇注有与顶板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上翼缘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将传统工字型组合梁的平板上翼缘板用槽形上翼缘板代替,避免了传统工字型组合梁的平板上翼缘板与混凝土顶板易出现的滑移效应,提高了钢主梁与混凝土顶板的整体工作性能。

    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471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24944.X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由水泥、硅灰、标准砂或河沙、减水剂、水、表面镀铜的钢纤维制成。器制备方法为:将水泥、标准砂或河砂、硅灰、减水剂B组分加入强制式搅拌机内,拌合均匀,制备成干料;二分之一的减水剂A组分、水加入干料内拌均;剩余的二分之一的减水剂A组分与水加入干料内搅拌均匀;分3至5次加入钢纤维,持续搅拌至钢纤维均匀分布。所制备的试件经测试,其抗压强度可超过150MPa、抗拉极限强度可超过6MPa,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易于养护。适用于混凝土桥梁、钢-混组合结构桥梁、桥梁墩台等桥梁下部结构。

    混凝土桥面板体外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47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85605.9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桥面板体外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包括桥墩以及设置在桥墩上的桥面板,桥面板的下侧设置有若干根高强铝合金板,高强铝合金板均平行于桥面板的轴线。本发明系统中通过设置高强铝合金板对桥面板进行加固,高强铝合金具备极好的耐腐蚀性和与钢材相近的强度与塑性,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桥面板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提高承载能力,降低了侵蚀环境下桥面板的安全隐患以及由于后期维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且保证了桥面板具有良好的延性;本发明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尤其是高强铝合金低温性能优异,在严寒地区作为桥面板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材料优势将更加明显。

    一种收敛测量装置及方法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5766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74131.0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敛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是由滑轮架、安装在滑轮架上的转向滑轮、缠绕在转向滑轮上的测试绳、悬挂在测试绳末端的配重、设置在配重下方的机电百分表以及用于固定机电百分表的磁性表架组合构成;本发明可将准确度由0.1mm提高到0.01mm,而且通过机电百分表可以实时观测并实时记录收敛变形情况,此外,本发明的测试绳直径小、配重形状细长,可减少测试过程中风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受外界干扰小,保证测量精度,测量距离可由几十厘米到几十米,适用范围广。

    钢桥腹板间隙处竖向加劲肋的抗疲劳构造细节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2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9690.9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桥腹板间隙处竖向加劲肋的抗疲劳构造细节,在腹板上、下端设置有翼缘板,腹板侧面设置有竖向加劲肋,竖向加劲肋与受拉翼缘板相对的一端部加工有挖孔或用连接件与角钢的一肢连接,角钢的另一肢与受拉翼缘板连接,释放了间隙处由于面外变形导致过大的疲劳应力,在不减弱竖向加劲肋对于腹板加劲效果的前提下,改善了腹板间隙处腹板与加劲肋焊趾细节的抗疲劳性能,减少了后期对于腹板间隙处的加固,降低桥梁在服役期间所需的维修与加固费用,改善了腹板间隙处的疲劳性能,一旦在桥梁服役期间连接构件有所损伤可以方便地对构件进行更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