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7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2472.7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频带合成的辐射计,包括:至少两路射频接收通道、频带合成单元及频带合成后检波放大通道和信号处理单元,至少两路射频接收通道的输出信号分别作为所述辐射计工作频带的部分频带,并输入到频带合成单元合并成一个新的频带,然后通过检波器进行检波,最后对检波后输出的直流信号放大,再输出至后端信号处理单元进行信号处理。本发明的辐射计利用频带合成技术把至少两个射频接收频段的辐射计射频通道合成同一个输出通道,实现对至少两个辐射计射频接收通道接收频带的带宽合成,在不改变每个辐射计通道特性的情况下,利用增大检波前频带带宽的方式,提高辐射计接收机的检波带宽,进而提高温度灵敏度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0127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22761.4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圆形谐振腔的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涉及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技术领域。首先加工具有不同谐振频率(工作频率)的基片集成波导圆形谐振腔,然后针对同一谐振频率的基片集成波导圆形谐振腔,分别加载一个与介质层2材料相同的样品,一个复介电常数已知的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馈入扫频信号,测试三个样品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素,最后联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到待测样品在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圆形谐振腔工作频率下的复介电常数。换用别的工作频率的基片集成波导圆形谐振腔,重复同样的测试过程,即可完成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多频点测试。本发明具有谐振腔体积小、加工方便的,测量结果精度高。
-
-
公开(公告)号:CN10215534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67898.0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F02P23/00
Abstract: 微波等离子体汽车发动机点火器,属于微波应用技术领域,涉及汽车发动机点火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七种不同结构的微波等离子体汽车发动机点火器,利用四分之一同轴谐振腔的末端电压幅度最大的电磁学原理,在激发器末端实现极高的电场强度,内导体末端的尖端结构可进一步增强电场强度从而击穿周围的油气混合物并产生等离子体,实现点火;随后,通过等离子体的电子在燃烧室内的快速运动,从而极快地实现整个燃烧室的体燃烧和对油气混合物的充分燃烧。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点火器的外部轮廓与现有火花塞相同,可在不改变发动机气缸结构的基础上直接替代现有火花塞点火系统;其工作中心频率为2.45GHz,一体化集成设计,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容易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9456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18157.5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3D7/16
Abstract: 一种W波段宽带混频器,属于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的混频器基本结构基础上,采用一些创新性结构特征,在目前的加工精度范围内可以有效拓展混频器的变频带宽,降低变频损耗,增大端口间隔离度。这些创新性结构特征包括:1)本振信号能量耦合结构采用相互交错但不相重叠的非对称耦合结构;2)中频滤波器采用尺寸和开口方向均不相同的三个开口环谐振单元级联而成的低通滤波器;3)中频端采用小尺寸矩形腔屏蔽;4)本振端和射频端增加匹配缝隙和反射金属片等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39433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31049.1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频率可调的滤波定向耦合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金属覆铜上层、介质层、金属覆铜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覆铜上层有四根耦合线,所述四根耦合线每相邻的两根被分为一组,每一组的两根耦合线之间有缝,所述四根耦合线的一端分别通过四个变容管与四块接地贴片相连,四根耦合线的另一端通过四根过渡线分别与两根分支线的两端相连,所述四根耦合线、四根过渡线、两根分支线围成一个近似封闭的矩形区域,此区域四个角处直接与四根馈线相连,所述接地贴片通过金属化接地孔贯穿了介质层与金属覆铜下层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备了滤波功能和频率可调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0257.9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矩形同轴的宽带滤波功分器,包括由矩形同轴外导体上腔体和矩形同轴外导体下腔体构成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用于安装内导体电路,安装内导体电路时,利用支撑体使内导体电路位于腔体结构的中心,且令内导体电路不与矩形同轴外导体上腔体和矩形同轴外导体下腔体接触。本发明的耦合间距为0.21mm,相较于传统的微带形式的0.06mm,降低了加工尺寸带来的限制,增加了耦合线在电路中的的使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5212.7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367 , H01Q1/38 , H01Q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紧耦合偶极子天线参数优化方法,用以解决基于全波仿真的紧耦合偶极子天线设计效率低、效果差以及现有等效模型精度低、不完整的问题。本发明分别建立紧耦合偶极子天线的匹配层、辐射体及馈线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构建紧耦合偶极子天线的关键结构参数与其等效电路模型中电路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从而建立完整等效电路模型;凭借对完整等效电路模型的高效参数优化,一方面实现了对紧耦合偶极子天线带宽、驻波、扫描范围等性能的协同优化设计,使得天线性能达到全局最优;另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参数优化所需要的全波仿真次数,从而缩短参数优化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6593.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磁浮基站自动调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自动调试装置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基站自动调试软件、基站自动控制装置,首先将自动控制装置加到基站中,调试工作人员带上自动调试软件与信号接收装置,即可对基站完成测量。本发明相比现有的车地通信系统调试方法,简化了调试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提升了调试工作效率,为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出了更大的保证,更加简便了目前高速磁浮车地通信系统的调试,当高速磁浮车地通信系统基站在安装与维护时,基站调试人员能高效、快速的调节天线的指向,使其在维护过程中更加便捷,为磁浮列车车地通信系统提供高效的设备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71418.9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17/00 , H04B17/30 , H04B17/309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径模型的大入射角反射率远场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传播方程,求出直达波、反射波与总接收信号的功率与对应关系;S2、代入天线方向图与实际几何关系,得出总接收功率;S3、计算波峰和波谷时的总接收功率;S4、得到同相时反射面反射率和反相时反射面反射率;S5、绘制出总接收信号的波形图,得到波峰和波谷时的总接收功率,带入S4的公式中,得到反射率;S6、对相同环境下得出的反射系数多次测量后再取平均值,得到准确的反射系数。本发明无需考虑难以得到的绝对位置关系,只需要通过相对的峰谷分布就能得到相对的位置关系,来计算提取反射特性,可以在不影响仿真系统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仿真结果的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