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170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25159.6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Co-Ti-Nb系高温钎料,它涉及一种钎焊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钎料钎焊的高温结构陶瓷接头高温环境下强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Co-Ti-Nb系高温钎料。本发明Co-Ti-Nb系高温钎料按照质量份数是由8.5~45份铌、33~50份钴和22~41.5份的钛制成。本发明是以Co-50Ti(at%)为基础,加入能和活性元素Ti无限固熔的Nb元素。活性元素Nb的加入,一方面提高了Ti元素的活性,另一方面则降低了钎料的熔点,提高了钎料钎焊的高温结构陶瓷接头高温环境下强度。本发明应用于钎焊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3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92735.7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滤池的培养方法及地下水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生物滤池的培养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处理含铁、锰、砷地下水生物滤层启动周期较长,出水水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培养生物滤池的方法如下:取稳定运行中的反冲洗水,然后加入(NH4)2CO3、KH2PO4、NaCl、MgSO4和NaNO3,再加入FeSO4·7H2O、MnSO4·H2O、NaAsO2和NaH2AsO4,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入生物滤池,培养30~40天,即完成生物滤池的培养。本发明缩短了启动周期,本发明方法处理地下水后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
公开(公告)号:CN102689108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5245.9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K35/30 , B23K1/19 , B23K1/008 , B23K103/18
Abstract: 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及用其进行钎焊的方法,它涉及连接陶瓷和钢的钎料及其钎焊方法。它要解决现有钎料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得到的焊接接头产生的高残余应力,接头强度低的问题。钎料由Ag粉、Cu粉、Ti粉及增强相制成。方法是将Ag粉、Cu粉、Ti粉及增强相混合经球磨处理,再与羟乙基纤维素混合烘干制成复合钎料薄片,将复合钎料薄片置于Si3N4陶瓷待焊面和42CrMo钢待焊面之间,得到待焊件,然后将待焊件放入真空钎焊炉中进行真空钎焊,即完成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的钎焊。本发明钎焊接头产生的残余应力低,焊接接头强度高,应用于陶瓷和钢的钎焊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34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12668.6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02 , C02F3/34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砷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处理地下水中Fe2+、Mn2+和As工艺复杂,成本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将原水经过跌水曝气系统至溶解氧为6~8mg/L,出水;二、生物滤池(2)的培养;三、以4m/h的滤速稳定运行7~10天;四、以5m/h的滤速稳定运行7~10天。本发明方法处理地下水中Fe2+、Mn2+和As的工艺简单,不用投加大量的化学药剂,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本发明方法对Fe2+去除率90%~98%,Mn2+去除率97%~99%,As(III)或As(V)去除率96%~98%。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63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8072.8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基CaP-壳聚糖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镁合金基CaP-壳聚糖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镁合金基CaP-壳聚糖骨材料腐蚀过快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一、nHA粒子的制备;二、AZ91D镁合金基体的前处理和微弧氧化;三、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沉积;四、PBS浸泡。本发明采用电泳沉积的方法,通过控制泳液配方和工艺参数,在MAO-AZ91D镁合金基体上制备CaP-壳聚糖复合涂层。本发明提高了复合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本发明应用于镁合金骨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0145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01598.4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陶瓷-TiAl微叠层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叠层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解决了单体TiAl金属间化合物板材的高温强度不足难以满足在800~1000℃工作的航空航天高温部件的使用要求以及解决粉末冶金和铸造等传统方法制备的陶瓷颗粒增强体均匀分布在TiAl基体中的TiAl复合材料板材断裂韧性不足的问题。陶瓷-TiAl微叠层复合材料板由纯Ti箔和陶瓷增强的Al基复合材料箔材交替叠放、轧制及热处理制成。制备方法:一、制备陶瓷增强的Al基复合材料箔材;二、纯Ti箔和陶瓷增强的Al基复合材料箔材交替叠放、轧制;三、反应退火;四、致密化处理;五、高温热处理、均匀化退火。本发明陶瓷-TiAl微叠层复合材料板材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642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100995.0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1/08
Abstract: 一种Ti5Si3/Ti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制备的TiAl复合材料存在均匀性不好、致密度较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方法:纯钛颗粒堆积到钢模具中得多孔钛预制体,Al-Si合金铸锭线切割成块体,置于多孔钛预制体上,真空热压烧结,冷却至室温后退模,即得Ti5Si3/TiAl复合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材料致密度(95%~98%)和结构均匀性,提高了高温强度、蠕变性能和抗氧化性,满足实用化的需要;省去了粉末冶金工艺中球磨混粉的过程,减少了Ti、Al发生氧化及融入新杂质的机会,降低氧化与杂质对TiAl基合金板材的负面影响;工艺简单,操作容易,设备少,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512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300526.3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1/04
Abstract: 一种TiAl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铸造冶金法制备TiAl合金棒材的热挤压困难、粉末冶金法制备的TiAl合金棒材易引入杂质、致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钛粉经冷压、烧结制成多孔钛;二、多孔钛与铝硅合金组成热压件;三、将利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Ti-Al双金属复合体;四、挤压得到Ti-Al双金属复合棒;五、热处理得到TiAl合金棒材。本发明的棒材的挤压操作在低温下完成,挤压容易,无球磨过程,杂质少,棒材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为97%~99%、抗拉强度为730MPa~780MPa,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汽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512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300526.3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1/04
Abstract: 一种TiAl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铸造冶金法制备TiAl合金棒材的热挤压困难、粉末冶金法制备的TiAl合金棒材易引入杂质、致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钛粉经冷压、烧结制成多孔钛;二、多孔钛与铝硅合金组成热压件;三、将利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Ti-Al双金属复合体;四、挤压得到Ti-Al双金属复合棒;五、热处理得到TiAl合金棒材。本发明的棒材的挤压操作在低温下完成,挤压容易,无球磨过程,杂质少,棒材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为97%~99%、抗拉强度为730MPa~780MPa,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汽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333607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36852.8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TiBw/T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钛合金基复合材料存在的塑性指标差、工艺繁琐、成本高等问题。钛合金基复合材料按以下步骤制备:一、机械混粉:按质量百分比将TiB2粉和钛合金粉用球磨机进行机械混粉,混粉时间为4~12小时;二、热压烧结:将混好的复合粉末装入抽真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压烧结,温度从室温直接加热到1100~1500℃,保持压力为15~30MPa,保压时间为0.5~5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即可得到钛合金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用基体为180~300μm的大粒径钛合金粉,有效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