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欺诈用户检测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17099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307898.9

    申请日:2020-11-20

    Inventor: 任勋益 黄家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欺诈用户检测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导入带标签的用户信息,分离出用户的文本内容;再将用户信息预处理后,使用多个特征表征用户行为特征和文本特征;然后导入用户的文本内容,在对文本内容预处理之后,计算用户评论的句嵌入之间的相似度;再以用户信息特征为顶点,评论相关度为边,构建一个用户‑用户网络;最后使用图卷积网络对用户‑用户网络进行学习,并在图卷积网络中使用注意力机制来自适应聚合邻居信息,经过反复训练后得到模型;本发明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在用户‑用户网络上训练,深入挖掘用户在网络中的全局位置信息并自适应分配邻居权重,来提高模型检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欺诈用户检测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17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07898.9

    申请日:2020-11-20

    Inventor: 任勋益 黄家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欺诈用户检测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导入带标签的用户信息,分离出用户的文本内容;再将用户信息预处理后,使用多个特征表征用户行为特征和文本特征;然后导入用户的文本内容,在对文本内容预处理之后,计算用户评论的句嵌入之间的相似度;再以用户信息特征为顶点,评论相关度为边,构建一个用户‑用户网络;最后使用图卷积网络对用户‑用户网络进行学习,并在图卷积网络中使用注意力机制来自适应聚合邻居信息,经过反复训练后得到模型;本发明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在用户‑用户网络上训练,深入挖掘用户在网络中的全局位置信息并自适应分配邻居权重,来提高模型检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一种解决组合公钥CPK密钥碰撞问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3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28064.3

    申请日:2015-12-31

    Inventor: 任勋益 李鹏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30 H04L9/3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组合公钥CPK密钥碰撞问题的方法,在原组合公钥CPK算法,对用户标识的hash运算和行映射算法生成公私钥因子的选取序列,然后再在公私钥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元素,进行组合生成公私钥对,这一流程的基础上,添加了两个改进点:用户向密钥管理中心KMC申请注册时,KMC对申请用户身份标识产生的公钥进行数据库去重,以生成不碰撞的用户组合密钥对;并且用户在进行相互访问时进行身份认证时采用两步验证法。该解决方案,在解决组合公钥密钥碰撞的同时,也兼顾了认证的规模化,验证的简便性,离线认证过程等特点。

    一种面向多类入侵的异常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0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8632.6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面向多类入侵的异常检测方法实现步骤如下:1).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识别出完整的请求报文,再以服务类型划分网络连接,以提取相关特征;2).特征提取单元通过分析各类攻击的特点,考虑数据包头部的相关字段的同时结合应用层信息,提取包括基本特征、流量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三种特征,3).采用基于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对提取出的大量数据特征属性作处理,删除其中的冗余属性,得到约简的属性集,然后按照约简后的属性集从原训练数据中提取数据,成为新的训练数据,传送到支持向量机SVM模块进行训练并分类;4).采用基于二叉树的多分类SVM方法对粗糙集约简后的最小属性子集进行分类,实现入侵检测的快速分类性能。

    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海量数据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2031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68914.8

    申请日:2011-0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海量数据分割方法,是一种针对海量数据的特点,充分发挥粗糙集的在处理不完整、不精确信息方面上的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分割的方法。本方案是一种策略性的方案,首先对海量数据集通过一种基于折半查找的最优属性约简算法来查找到一个最优约简,再根据这个约简,通过一个基于属性约简的粗糙集海量数据分割算法对海量数据集进行最佳分割。分割后的数据可用于下一步的处理。本方法主要应用在数据挖掘领域。

    一种基于移动网格的移动通信终端影音播放查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2560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810243909.4

    申请日:2008-12-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移动网格的移动通信终端影音播放查询方法是一种用在移动通信终端中,以移动网格作为基础,根据终端使用者播放习惯,从而能在移动通信终端上进行有效排序的机制。移动终端部分采用预装的WIN CE操作系统的PDA,同时也预装网格的客户端软件。移动终端通过基于WAP协议的无线应用接入到网格WEB门户。网格基础设施部分包括中心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和数字媒体服务器,且安装了GT4的软件包。SS、IS和DMS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DOMAIN管理域。中心服务器由高性能服务器实现,内部可以实现服务的注册、管理和绑定等一系列服务;对移动终端侧以WEB门户形式呈现,通过WEB门户使用户可以访问各种网格服务。

    一种开放式多源数据包捕获器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2408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019282.4

    申请日:2008-01-18

    Abstract: 开放式多源数据包捕获器构造方法是一种网络环境下面向应用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及应用处理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多数据格式输入、多数据处理输出的适配问题,该方法所包含的步骤为:按需求分析将系统分成数据包捕获层、中间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应用层;定义中间数据传输层数据结构,中间数据传输层与数据包捕获层中的数据包提取器有直接交互,确定数据包提取器与中间数据传输层之间的通信接口;定义数据处理层与中间数据传输层通信接口,数据处理应用层建立在中间数据传输层的数据基础之上,需要统一定义一个数据结构,各数据处理应用层处理都按照统一的结构接收从中间数据传输层发送来的数据,对系统整体上进行效率和性能优化。

    一种基于流量统计的小波分析边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737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19279.2

    申请日:2008-01-18

    Abstract: 基于流量统计的小波分析边界处理方法是一种用于基于小波分析的Hurst参数求解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Hurst参数精确求解问题,从而解决精确检测DDoS攻击。该方法中,应用Mallat算法,进行离散小波分解,在多级分解过程中,对每一级信号进行流量统计,利用其平均流量作为延拓信号,设经过预处理等待检测信号为S=[Sl,S2,...,Sn],其中信号长度为n,S1、S2、...、Sn为相同指定间隔时间内统计出来的流量,小波滤波器长度为WLen,则其最大可分解级数通过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基于自相似理论检测DDoS攻击中,可以更精确的求解出Hurst参数,准确地判断是否发生DDoS攻击。

    一种基于社区授权服务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7377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019667.0

    申请日:2008-03-11

    Abstract: 基于社区授权服务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法借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的思想,针对网格计算环境的动态性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社区授权服务CAS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法基于社区授权服务,主要针对网格环境的动态性特征,通过加入资源控制模块,实现对资源分层、监控、动态访问控制,对社区授权服务器和数据库作修改,使之能够实现根据用户所在上下文环境动态改变用户角色,并通过与资源控制模块交互,实现网格环境下对资源的动态、透明访问和无缝集成;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网格环境的动态性特征带来的访问控制问题以及对资源的透明访问。

    一种校园网环境下基于数据网格的文件快速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3650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24653.2

    申请日:200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数据网格的校园网数据文件快速传输方法。通过在普通校园网广泛使用的FTP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接口机制,从而快速过渡到数据网格环境,使用数据网格的优势进行文件快速传输。通过系统发现模块、资源发现模块、功能发现模块、转化模块、请求应答转化模块等的运行将原FTP系统资源自动导入到新的数据网格环境,同时在数据网格运行过程中兼容已有数据传输软件,从而降低了数据网格使用门槛,解决了数据网格应用开发周期长、难以与已有资源结合、普通用户难以掌握等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