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高钨含量、均匀致密W-Cu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385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10329570.1

    申请日:2011-10-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以化学镀制备的铜包钨粉为原料,该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涂层粉体采用粒径在50-100微米的钨铜质量比为90:10的镀铜包钨粉末,喷涂用金属基体;喷涂前金属基板经过超声波清洗,用240号砂纸打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喷涂时把基体固定在X-Y-Z三维数控移动工作平台上,喷枪固定在工作平台的垂直正上方,在工作气体为N2或He,喷涂距离10-25mm,气体压力为2.5-3.0MPa,气体温度400-600℃,工作平台移动速度300mm/min,送粉率15-25g/min;通过扫描形成高钨含量、均匀致密W-Cu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厚度达3mm以上,原始粉末与涂层钨含量的差别与以机械混合粉末为原料的情况相比明显减小,涂层在制备过程中无材料氧化发生,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加工成本低,操作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5921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88064.X

    申请日:2010-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4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非金属表面金属化领域。涂层材料采用市场上出售的粒度及化学成分在一定范围的气雾化纯铝粉和纯铜粉,以氮气作为工作气体和送粉气体,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直接冷喷涂制备两种涂层:一是在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表面直接冷喷涂制备纯铝涂层;二是先在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表面直接冷喷涂制备纯铝涂层,然后在纯铝涂层上继续冷喷涂制备纯铜涂层,即底层为纯铝、表层为纯铜的双金属涂层。本发明在精确合理工艺控制和涂层选材基础上,采用冷喷涂技术直接成功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金属涂层,为聚合物基材料表面金属化开辟了新渠道。

    一种高强韧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9361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112215.7

    申请日:2008-05-21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涉及喷射沉积制备工艺,提出采用保护气氛中的喷射成形技术,解决镁合金挥发、氧化及安全等难点问题,制备形状完整、低偏析、高致密度和成分合格的镁合金沉积坯件,使Mg-Al-Zn系合金宏观力学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得到同步提高。该方法是首先将合金铸锭置于熔炼炉中,抽取真空,氩气洗炉2~3次,真空度至10~70Pa时,充入氩气至略低于外界大气压力,熔化铸锭,经电磁搅拌混合均匀后,熔体温度为700-770℃时倾倒至中间包,经导流嘴流出,采用环孔式非限制型雾化喷嘴,高压雾化N2气体,雾化压力为0.5-0.6MPa,雾化液滴沉积到接受极板形成柱状镁合金沉积坯。采用本发明所制备镁合金材料强度和韧性皆处于较好的水平,实现了强度和韧性的同步提高。

    一种高性能NiCr基纳米涂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26159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175633.6

    申请日:2007-10-09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NiCr基纳米涂层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中高性能纳米结构涂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对燃煤锅炉“四管”高温腐蚀及冲蚀磨损的防护和修补。其特征在于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纳米结构涂层,涂层制备采用两种粉体,一种是微米尺度的雾化粉体,另一种是雾化粉经液氮球磨后生成的纳米晶粉体;两种粉体的重量百分比成分均为Ni:52.26%;Cr:45.88%;C:1.86%,测得粉体的相组成重量百分比为80%Ni(Cr)合金和20%Cr-C碳化物;喷涂用基体试样为20#钢,喷涂前用90微米的棕刚玉粉对基体表面进行半分钟的喷砂毛化处理,喷涂涂层厚度控制在0.3-0.5毫米。纳米涂层组织致密度、显微硬度以及在500-650℃温度下的硫化腐蚀抗力和抗氧化能力均优于相同成分和方法制备的微米涂层。

    一种熔铸-原位合成α-Al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2111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086723.9

    申请日:2005-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铸-原位合成α-Al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工艺为:按反应式2Al+3CuO3Cu+Al2O3配比原材料。将Al、CuO原材料按化学计量比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原料成型。将适量的纯度大于99.0重量%的基体材料Cu放入中频感应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铜熔点以上50~150℃;再将占熔体1~10重量%的预制块压入该熔体中,保温。浇入金属型或砂型中,获得原位反应α-Al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优点在于:可使基体合金的熔炼与增强相的生成同步进行,明显缩短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降低铜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可广泛用于要求高强高导电的电子和电工技术等领域。

    一种熔铸-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均匀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3442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4390.3

    申请日:2004-09-14

    Inventor: 杨滨 张济山

    Abstract: 一种熔铸-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均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圆盘式叶片材料的选择、机械搅拌过程和圆盘式叶片材料的保护措施三部分。具体工艺为:选用高纯、高强和高密的石墨作圆盘式叶片;机械搅拌搅拌器的转速选择300~3000转/分钟;搅拌时间选择5秒~30分钟;圆盘式石墨叶片的保护措施:浸渗Al2O3溶胶;搅拌温度选择680~750℃;搅拌时间选择5秒~30分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有助于获得颗粒均匀分布、组织致密的铝基复合材料。

    一种原位α-Al2O3晶须和TiC颗粒复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7987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01158.7

    申请日:2004-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α-Al2O3晶须和TiC颗粒复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制备预制块和熔制铝基复合材料两个阶段:可选择三类反应物:第一类:4Al+Ti+C+3O2→2Al2O3+TiC,第二类:4Al+C+2O2+TiO2→2Al2O3+TiC,第三类:4Al+Ti+2C+2O2+TiO2→2Al2O3+2TiC。将上述各种原材料按化学计量比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室温下压制成型,压力范围为25~100MPa;然后进行熔制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使基体合金的熔炼与增强相的生成同步进行,明显缩短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降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可广泛用于要求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的场合。

    一种激光熔覆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56707A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申请号:CN03136919.7

    申请日:200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涂层材料及涂层制备方法,以Ni、Al及微量合金元素粉末B、Zr组成的涂层合金与WC粉末均匀混合作为涂层材料;涂层合金中Al占22-25原子%,B为0.09~0.11原子%,Zr为0.9~1.1原子%,其余为Ni;WC颗粒占涂层总量的50-65重量%;在激光熔覆过程中,Ni、Al通过自生反应生成以Ni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组织,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其中。涂层方法为:在涂层材料,加入酒精球磨混合、烘干,通过热喷涂获得0.5-0.8mm厚预制涂层;然后进行激光处理,得到激光熔覆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涂层材料晶粒细小、成分均匀;熔覆层硬度高,耐磨性和热疲劳性能优良。

    一种原位合金化与反应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89C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00109469.6

    申请日:2000-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原位合金化与原位反应颗粒共同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原位反应生成陶瓷颗粒增强相的同时生成合金化元素,实现方法可用熔铸原位反应法或粉末冶金原位反应烧结法;使工艺过程中的原材料准备工作简单化,并且能减少常规熔铸工艺中的合金化工序。本发明主要适用于设计与制备包括以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钛合金,铁合金和镍合金等为基体在内的各类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基于ICME的Al-Mg-Zn-Cu合金设计方法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60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29726.8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ICME的Al‑Mg‑Zn‑Cu合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建立热力学数据库,基于商业化的CALPHAD软件(如ThermoCalc和FactSage等)热力学数据库;S2:建立微观组织预测模型,基于频率函数法(KWN模型);S3:建立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基于霍尔‑佩奇公式、固溶强化计算方程及析出强化计算方程,建立力学性能预测模型;S4:搭建ICME模型框架,构建适用于Al‑Mg‑Zn‑Cu合金微观组织模拟及力学性能预测的ICME模型框架;S5:合金设计与工艺优化,S6:实验验证。通过基于计算模拟,将Al‑Mg‑Zn‑Cu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流程串联在一起,实现了成分与关键工艺的高效协同设计与优化,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