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8866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95309.7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08 , G21C13/02 , G21C15/14 , G21C15/243 , G21C17/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G21C1/086 , G21C13/02 , G21C15/14 , G21C15/243 , G21C17/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一体化堆顶、驱动机构、压力容器、堆内构件、保温构件,所述一体化堆顶与所述压力容器的顶盖连接,所述保温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外表面,所述堆内构件吊挂在所述压力容器的支撑台阶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压力容器顶盖上,实现了将中子通量测量探测器、温度测量探测器和水位测量探测器通过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堆内测量导向结构和压力容器顶部贯穿件引出反应堆,避免顶盖上堆内测量管座的数量增加;能实现水位测量要求;合理分配进入堆芯的冷却剂流量;保温层还可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快速冷却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7085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187606.1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体化反应堆堆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固定于土建平台上可翻转的堆顶电缆桥架。其支承座锚固于土建平台中;电缆桥架一端与支承座活动连接,可翻转大于等于90度;电缆桥架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由框架结构和拉杆组成,框架结构一侧与电缆桥架上方连接,另一侧与拉杆连接;固定座锚固于土建平台中,位于支承座的外侧;电缆桥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根支腿;电缆连接板安装在反应堆堆顶结构的上方;电缆桥架水平放置时,其支腿支撑在反应堆堆顶结构上方;电缆桥架翻转到竖直位置时,其拉杆与固定座连接。本发明减小了堆顶结构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减少了堆顶结构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0365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74578.9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它包括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堆内构件,上部堆内构件包括测量导向结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上堆芯板和上支承板,下部堆内构件包括吊篮组件和二次支承及流量分配组件,设计了新型的下腔室流量分配结构,并采用了位于压力容器上封头内的测量导向结构,同时设计了用于水位测量的直插式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使得压力容器内堆内构件能够均匀分配堆芯冷却剂,从而提升反应堆整体性能,简化了反应堆结构,另外设计了直插式的水位探测器的导向结构,也解决了水位探测器直径较大,难以在堆内弯曲所带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50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0914.8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板状流量分配装置,其设置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的下腔室内,包括一个流量分配板和若干根支柱;所述流量分配板为圆形板,其通过所述支柱固定在压力容器内的堆芯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该流量分配板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堆芯下支撑板共轴线;所述流量分配板上均匀开有若干个通透的流水孔。本发明大大简化了反应堆下腔室结构,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克服了堆芯入口区域流场不均匀现象,满足了热工水力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82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59164.7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的联接锁紧装置,主要由用于联接堆内构件(4)的圆头内六角螺栓(3)、以及套装在圆头内六角螺栓(3)头部圆周面上的锁紧帽(2)构成,所述圆头内六角螺栓(3)头部的圆周面呈内凹构成至少一个锁紧凹槽;所述锁紧帽(2)的一端固定在堆内构件(4)上,其另一端高出圆头内六角螺栓(3)远离堆内构件(4)的一端端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联接锁紧装置的复圆工具,包括呈圆柱体的工具本体(1),所述工具本体(1)一端的圆周面呈内凹构成至少一个复圆凹槽,且该复圆凹槽的开口尺寸大于锁紧凹槽的开口尺寸。本发明不仅具有良好的联接锁紧效果,且便于水下远距离拆卸,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1096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11304.5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压水型核反应堆结构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具有自锁功能的滚珠锥面辐照样品孔塞。由上端头、基座、光轴、水压推杆、锥环、滚珠、锁紧螺母、和两个弹簧组成,上端头位于基座上端,基座内设有弹簧,锥环位于基座下端,水压推杆穿过锥环中心、进入基座内腔,锥环的锥面与滚珠贴合,二个弹簧均套装在水压推杆外。基座下方安装锥环和滚珠,滚珠和锥环的锥面紧密贴合,利用设计的推杆结构,锥面将滚珠向外推出,与辐照样品孔壁形成自锁。辐照样品孔塞相对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不容易受到运行中受冷却水长期腐蚀容易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多个滚珠均载后还可获得较高的安全裕度,此外加入过载保护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5804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22187.2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接结构、核反应仪表套管和二次支承柱及焊接方法,连接结构,包括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通过全焊透对接焊的方式对接,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对接后,其外径面存在截面为单U型坡口,其内径面存在截面为光滑过渡凹槽,光滑过渡凹槽和单U型坡口的开口方向相反,且光滑过渡凹槽和单U型坡口之间的连接区域为焊接接头A的本体和焊接接头B的本体,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对接后的连接缝位于光滑过渡凹槽和单U型坡口之间,单U型坡口内填充有焊料层。该新型设计具有设计简单、加工方便、便于控制焊缝质量以及方便对焊缝进行体积检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47258.8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庆田 , 刘正武 , 李燕 , 罗英 , 何培峰 , 李浩 , 郝云波 , 杨洋 , 于天达 , 赵凯 , 钟元章 , 王仲辉 , 胡雪飞 , 邓朝俊 , 胡朝威 , 张翼 , 曹奇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建立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将该模型在轴向上进行分段、分块和分层;采用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逐层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块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逐块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段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逐段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在形成一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的基板的对称面加工第二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最终形成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激光熔覆成形技术整体成形力学性能优良的堆芯围筒结构,材料利用率高,加工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68947.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罗英 , 张显均 , 李娜 , 于天达 , 王仲辉 , 李燕 , 刘卢果 , 李浩 , 何培峰 , 胡雪飞 , 王东辉 , 颜达鹏 , 王庆田 , 舒翔 , 胡朝威 , 张翼 , 郭超 , 陈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双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流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吊篮和堆芯下支承板,吊篮的外壁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形成下降腔,堆芯下支承板设置在吊篮的底部,压力容器的底部形成下腔室,堆芯下支承板上设置有通孔,还包括二次均流板和流量分配筒,流量分配筒安装在下腔室内,流量分配筒一端为开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流量分配筒的开端与堆芯下支承板底部连接,流量分配筒的封闭端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流水孔,二次均流板安装在流量分配筒内,二次均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流水孔,所述第一流水孔和第二流水孔交错布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流量分配结构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且具有构紧凑简单的优点,便于更换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58376.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仲辉 , 于天达 , 王留兵 , 张渝 , 李燕 , 方才顺 , 李浩 , 沈才芬 , 赵伟 , 曹阳 , 邓朝俊 , 何培峰 , 王庆田 , 鲁文斌 , 张宏亮 , 刘晓 , 徐良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型流量分配装置及分配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堆芯下支承板和吊篮组件,吊篮组件安装在堆芯下支承板上,吊篮组件和压力容器之间形成下降腔,所述压力容器内在堆芯下支承板下方形成下腔室,还包括堆叠型流量分配板,堆叠型流量分配板上设置有若干流量分配孔,流量分配孔在竖直方向贯穿堆叠型流量分配板,流量分配孔包括上部的直孔和下部的锥孔,锥孔的上锥圆直径直接大于下锥圆直径,堆叠型流量分配板中心的锥孔沿着径向向外至堆叠型流量分配板外侧的锥孔的上锥圆直径和下锥圆直径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反应堆堆内构件导致堆芯入口流量分配不均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