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643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7982.X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注浆减阻的室内模拟实验系统,它包括试验箱,试验箱的上方开口并设有竖向加载测试系统,试验箱两相对侧面设有长圆形孔,其中一侧面设有水平向加载测试系统,试验箱内填埋有土样,待测管道通过试验箱两侧面上的长圆形孔穿过试验箱,该试验系统还包括注浆系统以及与该注浆系统相连的注浆导管,所述待测管道由相互连接的管道前段和管道后段构成,且管道前段的管径粗于管道后段的管径,待测管道的管道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所述注浆导管的出浆端伸入待测管道内并与所述注浆孔相连。该试验系统能模拟管道在土层中的顶进过程,顶进同时将调配好的浆液注入管周土体中,测试在不同浆液配比、不同注浆压力下,管道顶进过程中的摩阻力和摩擦系数,从而综合准确地给出在该土层中适合顶管推进的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配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63513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8209.5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一种桩身摩阻力计,包括:内壁,所述内壁包括所述法兰和镶嵌设置在所述法兰之间的内面板;保护壁,分别设置在所述内面板两端;外面板,通过阻挡介质与所述保护壁之异于所述内面板的一端连接;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外面板之临近所述内面板一侧;第一靠板,所述第一靠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内面板之间;第二靠板,所述第二靠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内面板之间;以及应力计,设置在所述第一靠板和所述第二靠板之间。所述桩身摩阻力计还包括加劲板,所述加劲板间隔分布在所述保护壁之间。本发明桩身摩阻力计适于实际工程监测,不仅监测工作受施工影响较小,精度较高,而且所述桩身摩阻力计存活率相当高,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770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64666.1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地下连续墙槽壁局部稳定性及泥浆容重确定方法。包括:充分收集工作区已有地质资料,掌握场地土质情况,确定土质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容重γ、每层土体的厚度h′n;确定泥浆的容重γw,每层土体到泥浆表面的距离hn;把各参数代入到槽壁局部安全系数公式,确定槽壁的局部安全系数;根据槽壁局部安全系数的大小,判断槽壁局部稳定性,调整泥浆容重,直至槽壁局部安全系数大于1。本发明具有确定精度高和分析效率高等优点,大大提高的了确定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槽壁局部稳定性及泥浆容重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工程应用方便,确定量小,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338559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041673.6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2D5/18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地下连续墙墙底清渣注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中,清渣管下盖设置在清渣管下端,清渣管上盖设置在清渣管上端,清渣管、清渣管下盖和清渣管上盖三者连接后固定钢筋笼上,清渣管上端伸出地面,吸力泵软管与清渣管连接,注浆管出浆段上端与注浆管主段下端连接,注浆管主段上端为压力泵连接,注浆管主段与钢筋笼绑扎。将清渣系统和注浆系统安装固定在钢筋笼上,将钢筋笼吊放至槽段中设计深度,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待墙体混凝土初凝后,进行第一轮墙底清渣,再进行墙底注浆,同时进行第二轮墙底注浆循环清渣,关闭吸力泵,继续进行墙底高压注浆至设计要求。本发明可显著提高墙体的竖向承载力,减少墙体的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9076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829977.X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浮式风机与养殖网箱的集成互补系统,包括海上浮式风机、养殖网箱、网箱连接件、系泊系统和锚固基础;海上浮式风机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一风机、至少一中心塔筒、多个浮筒支撑和多个侧向浮筒;侧向浮筒的侧壁设置有复数个高度位置调节机构,养殖网箱通过网箱连接件连接高度位置调节机构;侧向浮筒内设置有至少一浮舱、至少一压载舱和一控制系统舱;控制系统舱内设置有一控制端,风机与控制端电连接,高度位置调节机构连接控制端。本发明的一种海上浮式风机与养殖网箱的集成互补系统,实现浮式风机和渔业网箱的有效组合,有效解决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缺乏问题和未来浮式海上风机在综合资源获取应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71285.9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02D17/0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传统的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滑降式伺服支撑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的超挖和施工时间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滑降式伺服支撑作用下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提高围护结构设计可靠性,并预测施工各阶段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大小。为解决传统计算方法无法模拟滑降式伺服支撑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问题,本发明在计算过程中能分别考虑土体超挖或不超挖的工况,并采用“集中力+钢支撑”的模式来模拟可控伺服支撑,同时也考虑到了坑内土体抗力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出滑降式伺服钢支撑对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控制效果,为前期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提供可靠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665950.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3B2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可伸缩锚板的鱼雷锚及其安装方法,其中鱼雷锚包括一锚缆,一锚身、一锚尖、多个锚翼、多组可伸缩锚板结构和若干组电磁纠偏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可伸缩锚板的鱼雷锚及其安装方法,锚尖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顶部焊有圆柱体结构,可显著增大鱼雷锚贯入土体能力;电磁纠偏装置由重力摆和固定在摆上的强永磁体和固定在锚身上的闭合线圈构成,使鱼雷锚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可增大鱼雷锚沉贯深度,提高定位准确度;可伸缩锚板结构增大了鱼雷锚体与海底土层接触面积和法向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极限承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86875.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跨运营地铁隧道垂直开挖的基坑对隧道变形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基坑、隧道以及其他构筑物的相对位置;步骤二:根据步骤一获取的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对地铁隧道布置监测仪器;步骤三:进行围护结构的施工,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步骤四:对坑内土体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步骤五:采用分区分层开挖顺序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并依次架设水平支撑;步骤六:开挖至指定深度后浇筑底板。本发明基于基坑变形的时空效应,对坑内土体进行“分区分层”开挖,最大程度地缩短下卧既有地铁隧道的卸荷时间,有效合理地减少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铁隧道的隆起量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5950.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3B2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可伸缩锚板的鱼雷锚及其安装方法,其中鱼雷锚包括一锚缆,一锚身、一锚尖、多个锚翼、多组可伸缩锚板结构和若干组电磁纠偏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可伸缩锚板的鱼雷锚及其安装方法,锚尖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顶部焊有圆柱体结构,可显著增大鱼雷锚贯入土体能力;电磁纠偏装置由重力摆和固定在摆上的强永磁体和固定在锚身上的闭合线圈构成,使鱼雷锚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可增大鱼雷锚沉贯深度,提高定位准确度;可伸缩锚板结构增大了鱼雷锚体与海底土层接触面积和法向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极限承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07369.6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土层信息及基坑资料,观测的实际降雨量情况,场区地表入渗面积以及基坑防渗措施;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工程采取的防渗措施设置围护结构单元和地表的渗透性;按照伺服钢支撑系统在数值模型的相应位置设置自定义支撑单元;施加与实际降雨量对应的时间相关的降雨边界条件;对自定义支撑单元假设不同的伺服支撑轴力,并依次采用流固耦合模块模拟基坑开挖、渗流固结,最终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钢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便于推广,适用于降雨条件下的基坑变形控制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