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产生纳他霉素与几丁质酶的协同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532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81250.8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菌产生纳他霉素与几丁质酶的协同发酵方法,在一种培养基中不同时间分别添加纳他霉素诱导物与几丁质酶诱导物对链霉菌进行发酵培养,在诱导初始阶段添加纳他霉素诱导物,在所述纳他霉素诱导物消耗殆尽时,添加几丁质酶诱导物。本发明通过不同时间添加不同诱导物解决了纳他霉素诱导物对于几丁质酶产生过程的阻遏作用。本发明方法以链霉菌为研究对象,诱导其产生两种拮抗物质几丁质酶与纳他霉素,实现了诱导抗性、降解病原菌细胞壁与抗生作用三种生防机制,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为新型复合生物农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种电刺激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39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575748.8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电刺激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系统及方法包括:上位机发出含有目标刺激强度、目标刺激宽度、目标刺激频率、目标刺激波形的直流电刺激指令给主控单元,或发出含有目标刺激强度、目标刺激类型、目标刺激频率的声刺激指令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在指令为直流电刺激指令时控制直流电刺激电路输出直流电刺激信号给直流电刺激电极,在指令为声刺激指令时控制声刺激电路输出声刺激信号给声刺激耳机;差分放大器采集诱发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信号,经滤波放大后传给二级放大器,二级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传输给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对放大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传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将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信号上传给上位机显示。

    一种木霉菌-井冈霉素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28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610936252.4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生物防治领域的一种木霉菌‑井冈霉素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颗粒剂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木霉菌发酵液36‑45%,井冈霉素3‑6%,玉米粉4.5‑5.5%,硅藻土35‑38%,麦麸11‑13%,硫酸锌肥0.8‑1.2%,腐殖酸0.2‑0.5%,氮磷钾复合肥0.3‑0.5%。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是以一种木霉菌株和井冈霉素为核心的颗粒剂。该木霉菌株为广东佛山地区蔬菜田分离的野生菌株,对蔬菜田微生物菌群无生态威胁;产孢量大,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工艺容易优化,菌剂制备成本低。该木霉菌‑井冈霉素颗粒剂中的两种组分协同作用,生防效果较单一组分显著提高,尤其适用于初生盐渍化或连作障碍而真菌病害严重的设施菜田,具有很高的田间普遍使用价值。

    一种木霉菌-井冈霉素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288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936252.4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生物防治领域的一种木霉菌-井冈霉素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颗粒剂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木霉菌发酵液36-45%,井冈霉素3-6%,玉米粉4.5-5.5%,硅藻土35-38%,麦麸11-13%,硫酸锌肥0.8-1.2%,腐殖酸0.2-0.5%,氮磷钾复合肥0.3-0.5%。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是以一种木霉菌株和井冈霉素为核心的颗粒剂。该木霉菌株为广东佛山地区蔬菜田分离的野生菌株,对蔬菜田微生物菌群无生态威胁;产孢量大,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工艺容易优化,菌剂制备成本低。该木霉菌-井冈霉素颗粒剂中的两种组分协同作用,生防效果较单一组分显著提高,尤其适用于初生盐渍化或连作障碍而真菌病害严重的设施菜田,具有很高的田间普遍使用价值。

    一种MTT法检测木霉菌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007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14502.2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TT法检测木霉菌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木霉菌发酵液,所述木霉菌发酵液中厚垣孢子浓度为107-108CFU/mL;(2)测出木霉菌发酵液在570nm处读取OD值,此时,木霉菌的萌发率为100%;(3)配制不同浓度的木霉菌发酵液并测出OD值,根据测量值制作木霉菌萌发率与OD值的标准曲线;(4)测出待测的木霉菌制剂的OD值,将OD值与标准曲线对照,即可得知待测的木霉菌制剂中木霉菌的萌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木霉菌厚垣孢子的活性检测一般采用传统的涂平板法,耗时长、易受杂菌污染、工作量大等不足,为木霉菌生防制剂的厚垣孢子活性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能,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们的工作量。

    电缸用蜗轮与丝杠螺母红套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62222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45411.1

    申请日:2009-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电缸用蜗轮与丝杠螺母红套连接方法,采用红套连接,在电缸中蜗轮直接固连在丝杠螺母上:第一步,将铜蜗轮放入电阻炉中,电阻炉温度设定在190摄氏度到210摄氏度之间;第二步,在铜蜗轮上放上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铜蜗轮温度,当铜蜗轮上升190度到210度之间时,铜蜗轮孔内径膨胀达到红套要求;第三步,进行蜗轮与丝杠螺母套,在套和过程中保持丝杠螺母与蜗轮的间隙量均匀;第四步,当蜗轮进入设定位置,关闭电阻炉电源,使蜗轮与丝杠螺母冷却定位。相对于传统的键连接、螺钉连接,红套连接可以提高电缸的传递精度、节约材料、减少加工工序、增大传递转矩。提高电缸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