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薄膜外包加载板的刚柔复合真三轴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1380874.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薄膜外包加载板的刚柔复合真三轴加载装置,包括:滑动加载部件和橡胶薄膜;滑动加载部件包括四个刚性加载板;四个刚性加载板上分别设有加载活塞,加载活塞向刚性加载板施加载荷;四个刚性加载板分别朝四个方向彼此搭接围成一个具有中央容置空间的边框,边框的中央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夹持岩土试样;橡胶薄膜包裹于边框及岩土试样的外部,柔性薄膜沿垂直于边框两侧的方向向岩土试样施加载荷。本发明将橡胶薄膜设置在刚性加载板之外,通过与刚性加载板相连的加载活塞施加荷载,可以直接测得孔隙水压,并且可实现剪切时土样在该方向上所受压力小于围压室内水压,可以进行0~360度的任意Lode角试验。

    考虑非对称受荷基坑群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确定和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87908.1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非对称受荷基坑群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确定方法,包括:建立改进的弹性地基梁整体分析模型;基于所述改进的弹性地基梁整体分析模型,确定计算参数及土压力与墙体变形的耦合关系;改变边界条件模拟基坑开挖,通过所述土压力与墙体变形的耦合关系建立地连墙受力平衡方程组,并迭代求解,确定两侧墙体的最终变形值。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非对称荷载对两侧墙体变形的影响,可快速求解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墙体受力变形特性,计算墙体弯矩安全余量和实现风险定量评估,为工程实践与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407369.6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土层信息及基坑资料,观测的实际降雨量情况,场区地表入渗面积以及基坑防渗措施;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工程采取的防渗措施设置围护结构单元和地表的渗透性;按照伺服钢支撑系统在数值模型的相应位置设置自定义支撑单元;施加与实际降雨量对应的时间相关的降雨边界条件;对自定义支撑单元假设不同的伺服支撑轴力,并依次采用流固耦合模块模拟基坑开挖、渗流固结,最终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钢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便于推广,适用于降雨条件下的基坑变形控制问题。

    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变化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489631.7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压沉桩过程中桩周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变化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场地土体的参数以及沉桩参数。其次,根据所述土体参数和沉桩参数,分别得到每个参数对应的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分布简化曲线系数的比例因子。再次,根据比例因子,并结合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分布标准曲线的系数,求得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分布简化曲线系数,得到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分布情况。本发明的快速预测饱和细粒土在静压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变化的方法,原理简单,计算精度高,能提高实际过程的沉桩效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也证实了本发明所建立分布模型和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一种顶管抗浮施工的管内轨道式可移动配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408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950183.1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管抗浮施工的管内轨道式可移动配重方法,包括:S100计算顶管在浅覆土区各处所受上浮荷载的大小;S200在所述顶管内底部铺设供配重小车移动的轨道,各管节内轨道相接;S300当机头即将进入浅覆土区时,在紧邻所述机头的管节内布置一辆配重小车,所述配重小车的前端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机头的后端连接;S400所述机头每顶进单位距离d,则在最末的配重小车后再布置一辆配重小车,且相邻的两个配重小车通过连接线连接;S500当所述机头穿越整个浅覆土区后,停止布置新的配重小车,撤去最前端配重小车与所述机头间的连接线,将最末端配重小车通过连接线与沉井后壁连接。本发明能自由方便地调整配重点与配重量,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一种预测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引发地表沉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9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74540.6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引发地表沉降的方法,包括:确定单井以恒定流量抽水时承压含水层中任意一点水位降深;利用叠加原理对水位降深进行叠加,得到群井抽水时承压含水层中任意一点水位降深;利用有效应力原理求得群井抽水引起的有效应力的增加;利用单向压缩公式求得承压含水层任意一点压缩量;根据群井抽水试验测得的抽水井流量和地表沉降数据,对地表沉降表达式中的待定系数拟合求参,求得地表沉降的预测公式进而用于预测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引发的地表沉降。本发明充分考虑场地实际工程条件,摆脱对精确土体参数的依赖,实现对承压含水层局部减压降水引发地表沉降准确预测。

    一种基于套筒清障的海底钢顶管穿越基岩层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3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50185.0

    申请日:2018-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套筒清障的海底钢顶管穿越基岩层的施工方法,包括:S100从接收井处反顶直径大于钢顶管的的套管;S200反顶所述套管,并在反顶过程中实施清障;S300所述套管顶至所述钢顶管的头端后,停止反顶所述套管;S400在所述套管内,将所述钢顶管正向顶入所述套管,直至到达所述接收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套筒清障的海底钢顶管穿越基岩层的施工方法,无需改造顶管机本身,也无需为清障或回填额外创造条件,在障碍物情况多变复杂的现实下,使现有清障技术手段能够得以顺利运用,恢复顶管顶进施工,为应对各种复杂清障问题提供了的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种用于连接室内竖向静载荷模型桩与压力传感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3367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32762.0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室内竖向静载荷模型桩与压力传感器的装置,所述装置靠近模型桩一端的端面开有与所述模型桩顶部接触的圆槽,所述圆槽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径向上且穿过所述装置侧面并与外界相通的通道,所述模型桩内的电线从所述模型桩靠近所述装置的一端直接进入所述圆槽内的空隙部分并通过所述通道延伸至外界。本发明将模型桩内的传感器电线从模型桩与连接装置的圆槽对应处伸出依次通过圆槽和圆槽侧面延伸至外界的通道,这样就使得传感器电线在试验中不会受到加载的压力,避免电线在静载荷试验过程被压断。

    一种快速预测强夯引起的地表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6566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93418.5

    申请日:2016-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快速预测强夯引起的地表变形的方法,包括:获取应用强夯加固区内的土体参数和强夯设计参数;根据所述土体参数、所述强夯设计参数并结合强夯地表变形分布模型,计算出强夯地表变形系数;根据所述强夯地表变形系数及其强夯地表变形分布模型,采用强夯地表变形的预测公式,计算强夯加固区内的地表变形。本发明的快速预测强夯引起的地表变形的方法原理简单,具有计算精度高等优点,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较强实用性。通过与现场实测比较,也证实了本发明所建立的强夯地表分布模型、所总结的强夯地表变形系数以及采用的强夯地表变形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