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射线树脂组合物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94703A

    公开(公告)日:2001-05-09

    申请号:CN00800139.1

    申请日:2000-01-24

    Inventor: 高桥修一

    Abstract: 一种敏射线树脂组合物,其中向光敏性树脂基组合物中加入特定量的荧光物质制得该组合物,它具有优良的敏感性,分辨度与膜层保护特性,并能形成令人满意的(光致防蚀)图形。当该光敏性树脂基组合物至少兼有一种树脂和一种光敏性物质时,例如一种含有碱溶性线型酚醛清漆树脂和醌二叠氮化物的组合物等,那么上述荧光物质的加入量,相对于100份重量的光敏性物质,是0.0001—1.0份重量。当该光敏性树脂基组合物至少兼有一种树脂和一种光致酸生成剂时,例如负性或正性,化学增强型的光致抗蚀剂,那么上述荧光物质的加入量是1.0—30.0份重量。上述荧光物质可以包括有机的荧光物质,如萘、蒽、菲、芘、苝、芴、咔唑、联苯、对三联苯、对四联苯、吲哚吖啶、并四苯、红荧烯、及它们的衍生物。

    生产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用成膜树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1737C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02808085.8

    申请日:2002-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生产适合用于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的成膜树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成膜树脂在溶剂中的溶液,所述成膜树脂通过将含有环烯烃或酸不稳定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来制备;(b)提供以下两种滤片的至少一种:(i)包括其中固定有颗粒助滤剂(优选用酸洗涤过)和颗粒离子交换树脂的自承纤维基质的滤片,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大约2到大约10微米的平均粒度,其中所述颗粒助滤剂和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基本上均匀分布在所述基质的整个截面部分;和/或(ii)包括其中固定有颗粒助滤剂和粘结剂树脂的自承纤维(优选纤维素)基质的滤片,该滤片优选不含有任何离子交换树脂,和具有0.05到0.5μm的平均孔径;(c)用步骤a)的溶剂冲洗步骤b)的滤片;和(d)让该成膜树脂的溶液通过步骤(c)的冲洗过的滤片。本发明还提供了生产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提供:1)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成膜树脂;2)其量足以使光致抗蚀剂组合物光敏化的光敏组分;和任选3)其它适合的光致抗蚀剂溶剂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在基材上形成影像来生产微电子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通过前述方法制备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b)此后,用步骤a)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涂布适合的基材;c)此后,热处理涂布的基材,直到基本上全部的光致抗蚀剂溶剂被去除为止;和d)将该光致抗蚀剂组合物成像曝光和用适合的显影剂除去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的成像曝光区域。

    用于形成沟槽隔离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5402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7325.X

    申请日:2005-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76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硅质膜的基础材料,它在沟槽隔离结构的沟内部没有空隙和破裂,并且在基片和硅质膜之间具有优良的粘着性,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硅质膜的基础材料的方法。沟槽隔离结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形成的,该方法包括涂敷含硅聚合物溶液到有沟槽隔离槽的基片上(其表面已经被氮化硅内衬膜连续覆盖),和在900℃~1200℃的温度下加热处理涂敷后的基片。具有硅质膜的基础材料是通过采用这种方法提供的。

    使用超高耐热性正型感光组合物的图案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17626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80104283.4

    申请日:2003-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F7/2024 G03F7/0226

    Abstract: 在对于光致抗蚀图案需要高耐热性的工艺中,如制备TFT活性基质基板工艺中,通过使用正型感光组合物可形成一种超高耐热性的正型图案。本发明的图案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涂敷一种感光组合物到基板材料之上以形成感光层的步骤,该感光组合物含有(a)碱溶性树脂、(b)具有醌二叠氮基的感光剂、(c)光酸产生剂、(d)交联剂和(e)溶剂;接着透过掩模使基板曝光的步骤;通过显影除去曝光区域以形成正型图像的步骤;使该正型图像的整个区域曝光的步骤;和(如果需要)后烘焙处理。对于使用1,2-萘醌-4-磺酰化合物作为具有醌二叠氮基的感光剂的情形,以上成分(c)可以省略,这是由于该化合物还充当着成分(c)光酸产生剂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