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热控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实现的车内温度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294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46255.5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一种车窗热控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实现的车内温度调节方法,它涉及一种车窗及其车内温度调节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车辆在露天泊车时车辆因受到日光直射而迅速升温,而现有车载控温技术高能耗,无法连续工作且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中工作腔体与两片透明板材的间隙相连通,填充介质液流动在工作腔体和两片透明板材的间隙之间,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驱动电机的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推拉组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本发明中车内温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一:车窗通过光线模式转变为车窗反射光线模式;步骤二:车窗反射光线模式转变为车窗透过光线模式的过程。本发明用于车辆的降温。

    一种制备具有表面微结构的VO2纳米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890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9191.1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一种制备具有表面微结构的VO2纳米薄膜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具有表面微结构的VO2纳米薄膜的方法,首先用无机凝胶法制备得到V2O5溶胶,然后采用提拉法制备出V2O5凝胶膜,最后通过在氩气氛下的热处理获得具有表面微结构的VO2纳米薄膜。本发明制备的VO2薄膜具有纳米级的晶粒和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不等的表面微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VO2薄膜的等效折射率,非常有利于提高VO2薄膜作为智能窗的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耗少,无污染,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利用层层吸附快速组装胶体晶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875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412510.4

    申请日:2015-07-14

    Abstract: 一种利用层层吸附快速组装胶体晶体的方法,涉及一种胶体晶体的组装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胶体晶体结合强度差,方法时间长,层数不可控的问题。方法:一、将带电胶体微球分散在溶剂中,获得胶体微球分散液;二、对基板进行表面处理,获得不同电性的带电基板,将带电基板浸入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球分散液中;三、对基板施外加作用力;四、将基板浸入与基板相同电荷的胶体微球分散液中;五、对基板施外加作用力;六、重复步骤二至五直至得到所需的结构和厚度,即完成。本方法提高了胶体晶体层的强度及与基板的结合力,且用时较短。本发明用于组装胶体晶体。

    一种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三维锗/碳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63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26462.X

    申请日:2015-05-06

    Inventor: 赵九蓬 郝健 李垚

    Abstract: 一种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三维锗/碳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锗/碳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的锗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粉化问题会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电泳沉积;二、配制离子液体电沉积液;三、恒电位沉积;四、清洗、干燥。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制备出来的三维锗/碳纳米复合薄膜可以有效增加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力,减少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提高锂离子及电子在负极材料中的传输速率,有效的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安全性能。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88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8270.1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了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片状纳米银薄膜的制备:一、清洗ITO玻璃;二、ITO玻璃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以铂片作为对电极,在恒电压-2.5~-1.0v的条件下沉积,得到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电压下呈着色态,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呈褪色态。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多孔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5270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201377.8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多孔锗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制备多孔锗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出的锗基材料多为颗粒状,即使颗粒之间存在空隙,其空隙一般较小且无序不能很好的缓冲锗的体积膨胀,或者为块状等也无法提供较多的缓冲空间,同时传统的制备方法均存在制备成本高,不环保,工艺繁琐的问题。方法:一、氢气泡沫法;二、电极的清洗处理;三、电解槽的清洗处理;四、离子液体电沉积,即得到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的多孔锗。本发明用于一种利用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多孔锗的方法。

    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471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2773.1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使用法制备二氧化硅种子微球,种子制备结束后不必从反应器中取出,直接连续加入正硅酸乙酯进行二次生长,用动态光散射法实时测量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与单分散性,在二氧化硅微球达到目标粒径后,即停止加入正硅酸乙酯,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实现微球粒径的精确控制。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1011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48511.2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一、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再加入硼氢化钠至溶液成黄色,收集纳米银晶种;二、纳米银晶种水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然后涂覆于导电玻璃ITO表面。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恒电压时实现着色过程,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褪色。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073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102748.7

    申请日:2015-03-09

    Abstract: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电致变色器件的条件苛刻、工艺复杂以及性能差的问题,一、基片的准备;二、抽真空;三、导电层的制备;四、金属氧化物层的制备;五、待溅射镀膜室升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将离子液体旋涂在金属氧化物层表面,然后组装器件,即完成。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性强,稳定性好,并且由于离子液体具有宽的电压和温度范围,导电性好,用来作为电致变色电解液,做成器件后,能够实现温度及电压宽范围可调控、导电性能优异的电致变色器件。本发明应用于电致变色材料制备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