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180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415070.7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一种多色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制备多色低辐射玻璃方法需要添加重金属离子作着色剂,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金属膜层的制备;三、介质层的制备。Low‑E玻璃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工艺。本发明在原有Low‑E玻璃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无需增添特殊的设备。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多种颜色的Low‑E玻璃将为建筑装饰等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一种反射率可调节的low-E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583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10413903.6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一种反射率可调节的low‑E玻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反射率可调节玻璃。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Low‑E玻璃不能满足不同温带区域和气候需求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制备金属膜层;三、玻璃封装;四、调节反射率。本发明所得low‑E玻璃的近红外段(0.9‑2.5μm)反射率可在5%‑60%任意调节。本发明通过控制金属颗粒的生长/溶解过程,动态调控其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以调控太阳光的大部分能量进入室内或被隔绝于室外,即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对Low‑E玻璃反射率的特殊要求。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备领域。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10113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148511.2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一、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再加入硼氢化钠至溶液成黄色,收集纳米银晶种;二、纳米银晶种水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然后涂覆于导电玻璃ITO表面。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恒电压时实现着色过程,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褪色。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980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710414498.X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Low‑E玻璃不能任意调控辐射率,且不能实现颜色调控的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制备电解质层薄膜;三、玻璃封装。本发明利用low‑E玻璃的金属膜层,通过控制金属膜层表面颗粒的粒径、密度、形貌控制其可见及红外波段的光学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即不仅能够依据自身需求,调节玻璃可见波段的透过率与红外段的反射率、辐射率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同时还可任意调节玻璃的颜色,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本发明用于制备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880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148270.1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了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片状纳米银薄膜的制备:一、清洗ITO玻璃;二、ITO玻璃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以铂片作为对电极,在恒电压‑2.5~‑1.0v的条件下沉积,得到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电压下呈着色态,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呈褪色态。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98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14498.X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Low‑E玻璃不能任意调控辐射率,且不能实现颜色调控的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制备电解质层薄膜;三、玻璃封装。本发明利用low‑E玻璃的金属膜层,通过控制金属膜层表面颗粒的粒径、密度、形貌控制其可见及红外波段的光学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即不仅能够依据自身需求,调节玻璃可见波段的透过率与红外段的反射率、辐射率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同时还可任意调节玻璃的颜色,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本发明用于制备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

    一种多色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180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415070.7

    申请日:2017-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54 C03C17/40 C25D5/10

    Abstract: 一种多色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制备多色低辐射玻璃方法需要添加重金属离子作着色剂,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金属膜层的制备;三、介质层的制备。Low‑E玻璃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工艺。本发明在原有Low‑E玻璃的制备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无需增添特殊的设备。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多种颜色的Low‑E玻璃将为建筑装饰等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88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8270.1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了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片状纳米银薄膜的制备:一、清洗ITO玻璃;二、ITO玻璃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以铂片作为对电极,在恒电压-2.5~-1.0v的条件下沉积,得到片状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电压下呈着色态,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呈褪色态。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71011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48511.2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拓宽了传统电致变色材料光谱的研究领域,实现可见光谱范围内电致变色薄膜的显示。纳米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一、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再加入硼氢化钠至溶液成黄色,收集纳米银晶种;二、纳米银晶种水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然后涂覆于导电玻璃ITO表面。纳米银薄膜电致变色过程是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柠檬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施加恒电压时实现着色过程,当施加反向电压时,薄膜褪色。本发明突破传统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物相实现变色的方法,而是利用贵金属纳米银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实现对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光谱的调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