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内面板楼层按钮识别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7755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606042.X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内面板楼层按钮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两个过程来检测与识别电梯内面板楼层按钮,分别是:相关识别网络搭建与训练过程;以及内面板楼层按钮检测与识过程。在第一过程中,搭建并利用开源数据集训练具有一定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在第二过程中:提出文本区域的候选区域,然后利用聚类算法给出可能的按键位置,使用第一过程中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文本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和可能的按键位置结果配合,给出初步的检测和识别结果。其中的装置为试试所述方法的计算机装置。本发明的方案运算成本较低,不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单独训练网络,而且对噪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不同的使用环境较强的适应性。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44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026582.0

    申请日:2021-01-08

    Inventor: 李爽 王浩然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梁端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槽型钢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垂直并通过异形连接钢板与槽型钢板的配合进行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横向穿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的整体,且在端部通过若干预应力筋锚具进行固定。解决了如何开发出一种装配简单方便,耗能效果好,震后可修复,或是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装配后的梁柱组合节点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变形耗能,地震后能够快速更换修复,并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

    一种多功能移动试验装置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3717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334916.6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移动试验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柱和剪力墙等构件的抗震试验以及梁的弯曲试验中试件运输及加载困难的问题。它包括移动夹板、升降板、剪刀撑液压机构、底盘、角部千斤顶、移动机构、中部千斤顶、油箱、液压控制装置、电瓶和信号控制装置,所述底盘下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底盘上部通过剪刀撑液压机构与升降板相连,所述升降板四角分别设置有角部千斤顶,所述升降板中心与中部千斤顶相连,所述升降板上部设置有轨道,所述移动夹板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夹板均安装在轨道内,所述移动夹板用于固定试件。它主要用于柱和剪力墙等构件的抗震试验以及梁的弯曲试验。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自复位摩擦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4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2137.0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自复位摩擦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纵向摩擦连接钢件安装在柱内预埋钢板的上下部,所述横向摩擦连接钢件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梁的端头上下侧,其中纵向摩擦连接钢件与横向摩擦连接钢件在梁柱节点交界处通过转轴螺栓相连,二者间的弧形摩擦钢板Ⅰ和弧形摩擦钢板Ⅱ内外板壁沿弧形边界紧密接触,并通过滑动螺栓相连,对转轴螺栓和滑动螺栓施加的预紧力能够有效保证节点的抗弯刚度,使节点在地震作用较小时保持弹性状态。本发明解决了如何有效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

    装配式自复位转动约束型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1802.4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自复位转动约束型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横向锚固钢板键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梁的端头上下侧,所述纵向锚固钢板键安装在柱内预埋钢板的上下部,纵向锚固钢板键与横向锚固钢板键在梁柱节点交界处通过转轴螺栓相连,二者间的扇形约束钢板和约束转轴间通过约束螺栓相连,对转轴螺栓和约束螺栓施加的预紧力能够有效保证节点的抗弯刚度,使节点在地震作用较小时保持弹性状态。解决了如何有效解决干式连接节点耗能不佳,且受损后更换和修复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

    一种环保、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99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279140.2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高延性保温隔热组合砌体墙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组合砌体墙包括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粘贴在墙体外侧的保温板,设置于保温板外侧的环保高韧性水泥基材料预制板,设置于高韧性水泥基材料预制板外侧的饰面涂层。解决了外墙保温材料耐气候性和耐久性较差,施工过程复杂,墙体裂缝不易控制,抗震性能差,增加了墙体厚度,但对保温隔热效果改善不太明显的问题,同时如何将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PVA纤维混凝土多孔砖和环保、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板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砌体墙结构的施工进度,增加墙体的抗弯、抗剪、抗腐蚀、抗冻以及抗震性能,而且更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保温复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2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20832.7

    申请日:2021-01-28

    Inventor: 李爽 赵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建筑保温复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复合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设置于墙体外侧的保温层,设置于保温层与墙体之间的环保高韧性水泥基材料保护层,设置于保温层外侧的环保高韧性水泥基材料防护层,设置于保温层与高韧性水泥基材料防护层以及保护层之间的粘结层,设置于防护板外侧的饰面层。解决了墙体保温材料强度低、耐久性差、成本高、阻燃性差以及施工过程复杂的问题,以及固体废弃物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新型环保节能型建筑保温复合结构,可有效提高墙体结构及保温层施工进度,增加墙体的耐高温、耐腐蚀以及抗震性能,同时实现了环保节能效果。

    一种与反力架配合的平行四连杆试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64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96085.X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一种与反力架配合的平行四连杆试验加载装置,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拟静力试验中无法很好保证试件顶部水平运动,平行四连杆装置与千斤顶装置或电液伺服作动器装置的衔接不合适时容易对加载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框架内部底面一侧设有平行四连杆机构,且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底端与框架内部底面铰连接,平行四连杆机构的顶端与横梁的一端下表面铰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竖梁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梁与框架内壁之间设有一号作动器,且一号作动器的底部与框架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竖梁与框架内壁之间设有二号作动器,二号作动器的底部与框架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横梁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一个连接件。本发明适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力学性能测试试验。

    铁路车站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87900.9

    申请日:2021-03-17

    Inventor: 李爽 汤雨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站抗震韧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实际考察分析确定铁路车站的主要功能及相关子系统,通过逻辑分析建立铁路车站功能需求关系结构模型,进而利用置信规则库方法分析和量化各部分子系统和车站功能之间的关系,估计各子系统的损坏状态与车站功能损失的关系,再根据基于该置信规则库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修复路径,根据修复路径和各子系统的损坏状态与车站功能损失的关系计算车站功能的抗震韧性。该方法实现了铁路车站系统震后功能即时损失和恢复过程中功能的量化分析,可为发展提升铁路车站韧性决策模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能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抵御地震风险和灾后恢复能力。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4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6582.0

    申请日:2021-01-08

    Inventor: 李爽 王浩然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梁端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槽型钢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垂直并通过异形连接钢板与槽型钢板的配合进行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横向穿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的整体,且在端部通过若干预应力筋锚具进行固定。解决了如何开发出一种装配简单方便,耗能效果好,震后可修复,或是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装配后的梁柱组合节点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变形耗能,地震后能够快速更换修复,并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