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5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4749.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nventor: 张旭群 , 李志利 , 张思远 , 隋耀华 , 刘成军 , 张煜钊 , 王杰 , 庄家煌 , 兰志 , 王城斌 , 彭泽 , 颜圣 , 杨鸿锐 , 侯卓霖 , 刘金昊 , 秦航 , 孙金鑫 , 李兆锋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包括旋入加载器、螺旋杆、扭转作动器、试验探头、锥形头、控制终端、通信模块,试验探头包括孔压传感器,所述旋入加载器提供扭转和压入力,所述旋入加载器与所述螺旋杆相连,且所述旋入加载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旋入加载器、所述扭转作动器、所述试验探头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避免土体取样的同时减少贯入时的挤土效应,并且减少装置与土体各类摩擦力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工程和地下工程的设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6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334749.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nventor: 张旭群 , 李志利 , 张思远 , 隋耀华 , 刘成军 , 张煜钊 , 王杰 , 庄家煌 , 兰志 , 王城斌 , 彭泽 , 颜圣 , 杨鸿锐 , 侯卓霖 , 刘金昊 , 秦航 , 孙金鑫 , 李兆锋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包括旋入加载器、螺旋杆、扭转作动器、试验探头、锥形头、控制终端、通信模块,试验探头包括孔压传感器,所述旋入加载器提供扭转和压入力,所述旋入加载器与所述螺旋杆相连,且所述旋入加载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旋入加载器、所述扭转作动器、所述试验探头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避免土体取样的同时减少贯入时的挤土效应,并且减少装置与土体各类摩擦力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工程和地下工程的设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4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241408.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向网络的城市桥梁网络连通概率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实际道路及桥梁位置信息,构建有向桥梁网络模型;步骤2:将网络中的所有边分为7类不同的边集Em;步骤3:基于步骤2中的概率分布,对6种Em,m=1,2,...,6的所有边或边对分别抽样;步骤4:通过矩阵变化改进传统Dijkstra算法,将其用来判断网络中所有节点之间的连通性;步骤5:经过N独立重复抽样测试后,当抽样次数足够大时,网络连通的出现频率是对网络连通概率的无偏估计;步骤6:基于N次抽样的模拟结果,计算各边的相对重要性指标。本发明实现了在较高的准确率与算法效率下评估大规模桥梁网络的连通概率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99188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6914.2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大规模桥梁网络评估方法,运用ORDER-II和Dijkstra算法与易损性思想,利用网络中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以及城市间距离信息,实现了大规模桥梁网络整体可靠度评估以及关键路段桥梁识别。将求解大规模桥梁网络可靠度的NP-hard问题转化为在要求精确度下求解桥梁最可能的失效组合与网络连通状态问题。本通过对包含1772座桥梁的某国道桥梁网络的评估,证明了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与易损性指标能够对大规模桥梁网络整体可靠度进行评估,并能有效辨识出各路段桥梁相对重要性。本发明能够直接高效的对大型桥梁网络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41408.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向网络的城市桥梁网络连通概率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实际道路及桥梁位置信息,构建有向桥梁网络模型;步骤2:将网络中的所有边分为7类不同的边集Em;步骤3:基于步骤2中的概率分布,对6种Em,m=1,2,...,6的所有边或边对分别抽样;步骤4:通过矩阵变化改进传统Dijkstra算法,将其用来判断网络中所有节点之间的连通性;步骤5:经过N独立重复抽样测试后,当抽样次数足够大时,网络连通的出现频率是对网络连通概率的无偏估计;步骤6:基于N次抽样的模拟结果,计算各边的相对重要性指标。本发明实现了在较高的准确率与算法效率下评估大规模桥梁网络的连通概率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8544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026582.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梁端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槽型钢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垂直并通过异形连接钢板与槽型钢板的配合进行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横向穿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的整体,且在端部通过若干预应力筋锚具进行固定。解决了如何开发出一种装配简单方便,耗能效果好,震后可修复,或是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装配后的梁柱组合节点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变形耗能,地震后能够快速更换修复,并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54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6582.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组合节点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该连接结构的梁端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槽型钢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相互垂直并通过异形连接钢板与槽型钢板的配合进行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横向穿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的整体,且在端部通过若干预应力筋锚具进行固定。解决了如何开发出一种装配简单方便,耗能效果好,震后可修复,或是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装配后的梁柱组合节点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变形耗能,地震后能够快速更换修复,并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6517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464020.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江苏西尔玛道路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95/00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凝冰含砂雾封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述抗凝冰含砂雾封层材料的原料包括以如下重量份数计的成分:抗凝冰剂20~40份、乳化沥青100份、增稠混合液15~30份和骨料40~60份;其中,所述抗凝冰剂由融冰盐和疏水剂组成,且所述疏水剂包覆所述融冰盐。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了经疏水剂处理的特种抗凝冰剂,使得其与乳化沥青混合时不会导致乳化沥青破乳;此外,采用了带有增稠悬砂效果的乳化沥青作为基体,使得抗凝冰剂作为填料能够在抗凝冰含砂雾封层材料中得到稳定分散,从而可保证了抗凝冰含砂雾封层材料的均匀性和施工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36489.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Raspberry Pi便携式低功耗双通路医用电生理设备检定仪,属于医用电生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设备检定仪包括触摸屏、数字信号发生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触摸屏的界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字信号发生模块的界面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数字信号发生模块的波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波形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即为所述基于Raspberry Pi便携式低功耗双通路医用电生理设备检定仪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数字信号发生模块的无线信号交互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数据信号交互端相连。所述检定仪降低噪声干扰,实现仪器设计的硬件功能软件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90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54344.7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规模制备CNT/CF多尺度增强体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制备CNT/CF多尺度增强体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不够且界面韧性差的问题。方法:一、含碳纳米管水分散液的合成;二、碳纤维的浸渍和上浆,即完成大规模制备CNT/CF多尺度增强体的方法。本发明用于一种大规模制备CNT/CF多尺度增强体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