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177809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198316.7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光谱的血糖检测装置、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太赫兹光谱模块和检测室,检测室内设置有太赫兹光谱发射端和太赫兹光谱接收端,太赫兹光谱发射端和太赫兹光谱接收端分别与太赫兹光谱模块连接,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计算模块,检测方法基于光谱特征吸收原理,对比发射信息和反射信息,计算得到血糖浓度。本实用新型的血糖检测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检测操作简单,无创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123553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922846.5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81 , G01N21/01 ,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铅土壤太赫兹光谱的便携测量设备,包括:背包背带、与背包背带连接的背包主体,位于背包主体内部依次设置的飞秒激光器、分束片、偏置的光电导天线、ZnTe晶体、1/4波片、握拉斯顿棱镜和平衡探测器;位于背包主体内部的锁存器和延迟线,以及,位于背包主体外部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中设置有光路结构以及支架平台,所述光路结构包括两对离轴抛物面镜,分别为第一对离轴抛物面镜和第二对离轴抛物面镜;所述支架平台用于放置含铅土壤样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能够便携地测量含铅土壤的太赫兹光谱,从而便于现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23553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921643.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81 , G01N21/01 , G01N33/24 , G01N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含铅测量的太赫兹光谱检测装置,包括:车体、位于车体底板的通孔、位于通孔正上方的土壤取样装置、与土壤取样装置连接的转动电机、用于固定所述转动电机的固定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装置的支撑装置、设置在车体底板上的检测箱体以及内嵌在检测箱体表面且呈倾斜设置的传送通道,所述土壤取样装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带动下向下穿过所述通孔进入土壤中采集含铅土壤样品,并在所述转动电机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通孔上方同时转动预设角度,将采集的含铅土壤样品送入所述传送通道进而传送至检测箱体底部中心处的支架平台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赫兹光谱检测装置,能够全自动地测量含铅土壤的太赫兹光谱,从而便于现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313823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464521.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层析技术的种子内部形态获取设备,包括:太赫兹光谱发射端、太赫兹光谱接收端、移动平台和图像获取模块;太赫兹光谱发射端、移动平台和太赫兹光谱接收端依次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图像获取模块与太赫兹光谱接收端连接;太赫兹光谱发射端用于发射太赫兹波对种子进行预设时长的辐射;移动平台为透明材质用于承载所述种子并在垂直同一直线的方向上移动以使种子不同部位均能接受辐射;太赫兹光谱接收端用于接收经种子反射的太赫兹波,并根据反射的太赫兹波获取辐射参数发送给图像获取模块;图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辐射参数获取种子内部形态图。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不破坏种子内部结构的前提下,获取种子内部形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98666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21669029.4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3504 , G01N21/35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太赫兹光谱的畜舍中有害气体可视化监测系统,有害气体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固定设置的太赫兹光谱检测装置和有害气体检测池、设置在目标畜舍内的空气采样装置、与太赫兹光谱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计算机设备,以及,与计算机设备通信连接的可视化报警设备;空气采样装置与有害气体检测池连通;太赫兹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有害气体检测池内的空气中各有害气体进行太赫兹光谱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计算机设备,并根据含量超标的有害气体的类型控制所述可视化报警设备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且实时地实现有害气体的检测、提前预警以及可视化报警,并提高了检测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进而有效降低了有害气体对禽畜类的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611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76478.0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C255/39 , C07C253/30 , C07F9/53 , C07K14/765 , C07K14/79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甲氰菊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和甲氰菊酯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对甲氰菊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半抑制浓度为42.92ng/mL,最低检测限为15.11ng/mL。对常见菊酯类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有效的排除其他菊酯类药物的干扰。利用本发明的甲氰菊酯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实现了快速准确检测相关样品中甲氰菊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32941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811301458.5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黄素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首先对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活化、扩大培养;然后按照如下工艺制备酸奶:配料→调配→巴氏消毒→过滤→冷却→接种→搅拌均匀→发酵→后熟→添加茶黄素、搅拌→成品。本发明将茶黄素添加到酸奶中成功制备了具有茶叶独特风味的新型保健酸奶,不但使酸奶的营养价值大大提升,还带入了茶叶特有的风味口感,使得大大满足了人们对酸奶功能风味口感的追求。同时,茶黄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健齿防龋等保健作用。而且,茶黄素对延长酸奶的贮藏期有一定的帮助,其抗氧化能力赋予了酸奶更好的保健效果,其风味受到好评,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503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1635957.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山茶植物多糖制备纳米硒的方法及制备而成的纳米硒。括以下步骤:(1)山茶植物多糖的分离:制备山茶植物水提取物,通过醇沉,得到多糖沉淀;(2)利用山茶植物多糖制备纳米硒:亚硒酸钠与维生素C在山茶植物多糖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纳米硒溶胶,脱除维生素C得纳米硒成品。本发明以山茶植物多糖为模板,揭示不同山茶植物多糖纳米硒的区别,增强纳米硒功能特性,拓宽纳米硒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1776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810278996.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23B7/158 , B08B3/02 , B01D46/54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蔬加湿装置,储水箱顶部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储水箱内部设有第一雾化组和第二雾化组,所述第一雾化组和所述第二雾化组下部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对水体雾化且顶面低于水面的雾化头,设置于所述储水箱外的循环水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水箱底部以及过滤装置相连,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箱内部通连,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果蔬加湿装置使用的方法。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精准控制等优点,可提高果蔬保鲜的湿度控制精准性以及保证果蔬保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77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711130261.5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乌龙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对茶鲜叶进行萎凋、做青;设定微波杀青功率和时间,启动微波杀青装置,开始杀青处理,得到杀青叶;杀青叶经揉捻机揉捻;设定冷却设备温度,对揉捻叶进行预冻;设定冷冻干燥真空度、加热板温度,进行冷冻干燥并至含水量低于7%,得到乌龙茶。采用微波杀青耦合真空冷冻干燥加工乌龙茶,所得乌龙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浓度显著降低。本方法简便易行,还可用于其它茶叶中菊酯类农药的去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