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巡检机器人移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76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34088.7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廊巡检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单元及四组履带行走模块,四组履带行走模块环绕连接成方形结构、且依次传动连接,电机驱动单元设置于任意一履带行走模块上、用于驱动四组履带行走模块行走,四组履带行走模块的行走方向相同。本发明在上下左右四个端面均安装有同向运动的履带,有效的避免了机器人在城市管廊中由于地面环境造成的侧翻卡死现象发生,任意面着地后均可以前进或后退。

    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协作机器人关节

    公开(公告)号:CN109895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283195.5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包括输出法兰、力矩传感器、谐波减速器、无框直驱力矩电机、输入法兰及穿线管,其中谐波减速器和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容置于由输出法兰和输入法兰形成的腔体内,输出法兰和输入法兰可相对转动,谐波减速器和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均套设于穿线管上,无框直驱力矩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谐波减速器与穿线管连接,穿线管通过力矩传感器与输出法兰连接。本发明具有力感知功能,由其组成的协作机器人能够在半结构环境下与人协同作业,该协作机器人关节具有高精度力感知功能、结构紧凑、刚度高、可扩展性好的优点。

    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835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09623.5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所述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车体底盘、固定在移动车体底盘的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设置在移动车体底盘上的前转向机构和后转向机构;其中前转向机构和后转向机构分别与移动车体底盘连接,前转向机构和移动车体底盘形成第三连接点,后转向机构和移动车体底盘连接形成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均位于移动车体底盘对称中心线;前转向机构和后转向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被动适应导向机构和第二被动适应导向机构。通过设置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可以搭载机器人在弯直轨道上稳定、快速地运行,而且可以在狭小空间中运行,解决了现有电力巡检效率低和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问题。

    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486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1233631.3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配电室智能巡检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车体底盘及分别固定在移动车体底盘上的前、后万向轮和分别转动安装在移动车体底盘上的前、后转向架,前、后转向架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架、行走轮、行走轮驱动机构、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固定架与移动车体底盘转动连接,行走轮的行走轮轮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与安装在固定架上的行走轮驱动机构相连,由行走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进而带动行走轮旋转;第一、二导向轮对称设置于行走轮的两侧,第一导向轮的第一导向轮轮轴及第二导向轮的第二导向轮轮轴分别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本发明具有运动平稳、结构简单以及负载能力强等特点。

    行星轮式变胞移动机构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86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2883.2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一种行星轮式变胞移动机构,有效解决现有巡检作业机构存在的结构及动作过程较复杂,越障时间较长,影响运行稳定性等问题,包括联动架,前、后行走机构和前、后夹持机构及电气控制箱,其技术要点是:采用内啮合变胞行走机构的行走轮通过中心支撑轴组装在转接架上,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联动架上,与行走轮的内齿圈相啮合的行星轮轴一端通过联轴臂与中心支撑轴联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行星轮轴转动,使内啮合变胞行走机构变工作构态,带动行走轮沿输电线路行走或在前、后夹持机构配合下越过输电线路上的障碍物,故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改变工作构态转换快捷,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受力平衡,有利于减少耗能,增强巡检作业的可靠性。

    一种串补装置巡检机器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6165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30981.7

    申请日:2012-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差动式原理设计的串补装置巡检机器人机构,包括车体、第一机架、驱动机构、旋转复位机构及行走轮,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差速器,旋转复位机构包括弹簧、凹槽及凸轮,所述第一机架与车体铰接,电机安装在第一机架上,通过差速器驱动位于车体两侧的行走轮实现直线运动或转弯运动;所述凹槽安装在第一机架上,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始终位于凹槽内的凸轮,弹簧的另一端与车体相连。本发明在车体前后两端均设置了驱动机构和旋转复位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差速器驱动行走轮实现直线运动或转弯运动,同时兼具复位功能,具有较好的运动特性。

    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协作机器人关节

    公开(公告)号:CN207534828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86680.2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包括输出法兰、力矩传感器、谐波减速器、无框直驱力矩电机、输入法兰及穿线管,其中谐波减速器和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容置于由输出法兰和输入法兰形成的腔体内,输出法兰和输入法兰可相对转动,谐波减速器和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均套设于穿线管上,无框直驱力矩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谐波减速器与穿线管连接,穿线管通过力矩传感器与输出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力感知功能,由其组成的协作机器人能够在半结构环境下与人协同作业,该协作机器人关节具有高精度力感知功能、结构紧凑、刚度高、可扩展性好的优点。

    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75880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21453485.0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配电室智能巡检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式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车体底盘及分别固定在移动车体底盘上的前、后万向轮和分别转动安装在移动车体底盘上的前、后转向架,前、后转向架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架、行走轮、行走轮驱动机构、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固定架与移动车体底盘转动连接,行走轮的行走轮轮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与安装在固定架上的行走轮驱动机构相连,由行走轮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进而带动行走轮旋转;第一、二导向轮对称设置于行走轮的两侧,第一导向轮的第一导向轮轮轴及第二导向轮的第二导向轮轮轴分别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运动平稳、结构简单以及负载能力强等特点。

    具有曲率自适应性的多级柔顺式爬壁机器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7623825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141716.X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杂曲面环境下负压吸附式爬壁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曲率自适应性的多级柔顺式爬壁机器人机构,吸附腔分为吸附腔下半腔及吸附腔上半腔,吸附腔上半腔通过二级柔顺机构与吸附腔下半腔连接,吸附腔上半腔上连通有吸附电机支架,吸附电机支架上安装有吸附电机,吸附腔下半腔与曲面接触的底面安装有一级柔顺密封机构;柔顺移动机构位于吸附腔内,包括履带机构支架、电机传动装置、履带及三级柔顺机构,履带机构支架通过三级柔顺机构与吸附腔上半腔弹性连接,电机传动装置安装于履带机构支架上,履带通过电机传动装置的驱动在曲面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互换性强,曲面自适应能力强,自重比大,性能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