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96389.1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在水溶液中与石墨烯片发生非共价结合,促进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从而获得可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量子点水的混合物,得到石墨烯悬浊液;(2)机械分散上述混合物,获得稳定的石墨烯水溶液。与现有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辅助分散在水中难以分散的石墨烯粉体,获得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在水中分散石墨粉体中必须引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难以去除的难题,非常适合石墨烯水溶液的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65021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07387.3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数可控石墨烯的生长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Cu衬底,在所述Cu衬底上形成一Ni层;2)采用离子注入法在所述Ni层中注入C;3)对步骤2)形成的结构进行退火处理使得所述Cu衬底中的部分Cu进入所述Ni层中形成Ni-Cu合金,而Ni层中注入的C被进入所述Ni层中的Cu从Ni层中挤出,在所述Ni-Cu合金表面重构形成石墨烯。本发明获得的石墨烯薄膜具有质量好、大尺寸且层数可控的优势,且易于转移。另外,离子注入技术、退火技术在目前半导体行业都是非常成熟的工艺,本发明的层数可控石墨烯的生长方法将能更快地推动石墨烯在半导体工业界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9652.5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为原料,在水相环境下进行边缘氧化插层,不破坏面内石墨结构,增大石墨片边缘层间距离,采用气泡剥离法对其进行剥离,从边缘逐渐扩大石墨片层之间的层间距离,使石墨片层间相互脱离,达到剥离效果,获得水溶性的石墨烯。本发明操作流程简单、安全、无污染,制得的石墨烯质量高;由于本发明获得的石墨烯具有水溶性、完美结构和可控尺寸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导热胶、导电浆料、高阻隔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56219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96579.0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生长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绝缘衬底,将所述绝缘衬底放置于生长腔室中;S2:将所述绝缘衬底加热到预设温度,并在所述生长腔室中引入含有催化元素的气体;S3:在所述生长腔室中通入碳源,在所述绝缘衬底上生长出石墨烯薄膜。本发明通过引入气态催化元素催化方式,在绝缘衬底上快速生长高质量石墨烯,避免了石墨烯的转移过程,能够提高石墨烯的生产产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生长成本,有利于批量生产;本发明生长的石墨烯可应用于新型石墨烯电子器件、石墨烯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涂层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58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66562.5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氧化碳量子点粉体;(2)将上述氧化碳量子点粉体分散于溶剂中,得到氧化碳量子点溶液;(3)在氧化碳量子点溶液中加入含硒掺杂剂,50~500℃下溶剂热反应0.5~180h,得到硒掺杂碳量子点。本发明得到的硒掺杂碳量子点具有高量子产率、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成本低廉、可批量生产、稳定性高、生物毒性低、相应迅速灵敏度极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86554.8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锗基石墨烯的成骨促进用途。锗基石墨烯能够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及后期的骨钙素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的能力。可以将锗基石墨烯负载到硬组织植入体表面并植入人体或动物体,提高成骨性能和使用效果,促进植入体与骨头的骨整合,促进新骨头的长出。也可以将锗基石墨烯作为成骨促进成分用于治疗骨缺损药物的制备,或者将锗基石墨烯作为成骨促进成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制备。此外,锗基石墨烯中的Ge元素还具有抗癌抗衰老的保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57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3534.7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过滤膜至少包括:功能层,包括若干贯穿所述功能层的第一过滤孔;支撑层,与所述功能层相连,包括若干贯穿所述支撑层的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且一所述第二过滤孔与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孔互相连通。所述纳米过滤膜能够有效实现纳米级微粒的分离,并且分离后的微粒尺寸统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纳米过滤膜制备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方式,最终得到的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发光效率高,量子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05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448776.6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生物活性干凝胶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其组分包括石墨烯和生物活性干凝胶,所述生物活性干凝胶包含如下摩尔百分含量的组分:CaO25~80mol%,SiO20~70mol%,B2O30~70mol%,P2O52~10mol%;所述石墨烯的含量为0.0024-0.024wt%。本发明将石墨烯引入生物活性干凝胶中,使其矿化时间从正常的7-30天缩短到0.5到5小时;所用的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可以彻底避免高温合成过程,从而满足了与药物、细胞或生长因子复合制成具有骨组织生长促进和治疗功能的生物医用修复或填充材料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7297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36671.9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空气气氛中快速热处理制备石墨烯粉体方法,为将石墨烯的前驱体置于非密封有盖坩埚中,然后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即得到石墨烯的粉体;或者将石墨烯前驱体与含氮化合物均匀混合再置于非密封有盖坩埚中热处理即制得氮掺杂的石墨烯粉体;本发明不需要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保护,因而对于设备的要求降低,将石墨烯的热处理温度降低到250-850℃,极大地扩展了石墨烯的热处理温度区间,并且降低了能耗;实现石墨烯的可控氮掺杂,可控掺杂有利于拓展石墨烯粉体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25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4356.3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需衬底转移的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一衬底上沉积催化金属层,然后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将碳离子注入所述催化金属层中形成一碳原子饱和面,控制注入的能量使该碳原子饱和面位于靠近所述衬底与催化金属层界面的位置,然后对所述衬底进行高温退火,在所述催化金属层与衬底界面析出碳原子层即为石墨烯薄膜,最后去除所述催化金属层,从而在所述衬底上的制备出石墨烯薄膜。该方法简化了制备石墨烯的工艺步骤,可以无需转移的直接在任何衬底上制备石墨烯,从而不会造成石墨烯结构的破坏和污染,实现了高质量石墨烯直接在所需衬底上的应用,因此该制备方法将能更快地推动石墨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