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6389.1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在水溶液中与石墨烯片发生非共价结合,促进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从而获得可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量子点水的混合物,得到石墨烯悬浊液;(2)机械分散上述混合物,获得稳定的石墨烯水溶液。与现有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辅助分散在水中难以分散的石墨烯粉体,获得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在水中分散石墨粉体中必须引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难以去除的难题,非常适合石墨烯水溶液的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4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52802.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溶解于水中形成氧化石墨烯浆料;在所述氧化石墨烯浆料中加入苯胺单体并形成第一混合浆料,在所述第一混合浆料中加入植酸并形成第二混合浆料;在所述第二混合浆料中加入硅纳米颗粒并形成第三混合浆料;在所述第三混合浆料中加入引发剂并形成第四混合浆料;将所述第四混合浆料直接涂布烘干形成为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该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附着硅纳米颗粒的聚苯胺骨架孔状微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过程安全性高,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6412.7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天然石墨为原料,极性溶剂为分散介质,在石墨烯量子点辅助下通过机械剥离方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主要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极性溶剂中良好的分散性,及其与石墨烯/石墨烯片层之间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促进天然石墨的剥离和石墨烯纳米片在极性溶剂中的分散,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本发明是在在不引入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类、有机盐类等其他杂质的情况下从天然石墨直接获得石墨烯粉体。与已有方法报道不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工艺简单,可在多种极性溶剂中进行,所得石墨烯产率最高可达50%,质量好,且用作辅助剥离的石墨烯量子点可循环使用,因此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大批量制备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38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239652.5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为原料,在水相环境下进行边缘氧化插层,不破坏面内石墨结构,增大石墨片边缘层间距离,采用气泡剥离法对其进行剥离,从边缘逐渐扩大石墨片层之间的层间距离,使石墨片层间相互脱离,达到剥离效果,获得水溶性的石墨烯。本发明操作流程简单、安全、无污染,制得的石墨烯质量高;由于本发明获得的石墨烯具有水溶性、完美结构和可控尺寸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导热胶、导电浆料、高阻隔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96389.1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在水溶液中与石墨烯片发生非共价结合,促进石墨烯在水中的分散,从而获得可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粉体、石墨烯量子点水的混合物,得到石墨烯悬浊液;(2)机械分散上述混合物,获得稳定的石墨烯水溶液。与现有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辅助分散在水中难以分散的石墨烯粉体,获得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水溶液,工艺简单。克服了以往在水中分散石墨粉体中必须引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难以去除的难题,非常适合石墨烯水溶液的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9652.5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为原料,在水相环境下进行边缘氧化插层,不破坏面内石墨结构,增大石墨片边缘层间距离,采用气泡剥离法对其进行剥离,从边缘逐渐扩大石墨片层之间的层间距离,使石墨片层间相互脱离,达到剥离效果,获得水溶性的石墨烯。本发明操作流程简单、安全、无污染,制得的石墨烯质量高;由于本发明获得的石墨烯具有水溶性、完美结构和可控尺寸的优点,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导热胶、导电浆料、高阻隔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91051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69504.9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硅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硅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以及设于铜箔上的多层结构,所述的多层结构包含相间设置的石墨烯层和硅/碳纳米管层,所述的硅/碳纳米管层含有硅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包覆在硅纳米颗粒上。这种层状复合材料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循环性能等特性。用这种简单的步骤将石墨烯和碳管成功包裹了硅纳米颗粒,并通过层状的特殊结构改善了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同时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条件也提高了电极导电性,使得最终电极材料比容量高、库伦效率高、循环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96412.7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天然石墨为原料,极性溶剂为分散介质,在石墨烯量子点辅助下通过机械剥离方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主要利用石墨烯量子点在极性溶剂中良好的分散性,及其与石墨烯/石墨烯片层之间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促进天然石墨的剥离和石墨烯纳米片在极性溶剂中的分散,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石墨烯。本发明是在不引入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类、有机盐类等其他杂质的情况下从天然石墨直接获得石墨烯粉体。与已有方法报道不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工艺简单,可在多种极性溶剂中进行,所得石墨烯产率最高可达50%,质量好,且用作辅助剥离的石墨烯量子点可循环使用,因此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大批量制备石墨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