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80329.8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着床后纵向调整系统,包括导向杆和两个导向托架,导向杆适配所有导向托架的凹槽,导向杆连接于最终接头,最终接头的两个端面用于对接两节沉管,每个导向托架连接于一个沉管,每个最终接头的端面设有至少三个直线往复运动部件,每个直线往复运动部件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其中,直线往复运动部件沿最终接头轴向运动。运用该调整系统,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适配实现最终接头和沉管的粗定位,直线往复运动部件的差异调节实现最终接头端面和沉管端面的平齐,以便后续对接水密,以便对直线往复运动部件调整控制,该调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适用于最终接头着床后纵向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7604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80339.1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着床后横向调整系统,包括导向杆和两个导向托架,导向杆用于放入所有导向托架的凹槽,所有凹槽的宽度大于导向杆的直径,导向杆连接于最终接头,最终接头的两个端面用于对接两节沉管,每个导向托架连接于一个沉管,每个导向托架上相对设有至少两个液压千斤顶,还包括设于吊装最终接头的安装船上的油泵和控制装置,油泵连通所有液压千斤顶,控制装置连接油泵,控制装置控制油泵工作。运用该调整系统,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适配实现最终接头和沉管的粗定位,液压千斤顶运动并接触导向杆,液压千斤顶的差异调节实现最终接头和沉管轴线的基本重合,该调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591228.3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纠偏装置的腔内安装架,尤其涉及一种在两管节间的接合腔内安装内纠偏装置的安装架,使内纠偏装置的安装符合管内纠偏作业的要求;该腔内安装架包括旋转基座以及第一端与该旋转基座铰接的旋转梁;该旋转梁上设有滑动安装座;所述滑动安装座包括可在所述旋转梁上滑动的滑动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托板上并用于固定纠偏用千斤顶的固定托架;所述旋转梁的第二端连接一个起重机构。本发明采用在旋转梁上设置滑动安装座的设计;可解决内纠偏装置在接合腔内的安装问题,简化装置安装过程,降低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92729.3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吴利科 , 关秋枫 , 何可耕 , 尹海卿 , 宁剑辉 , 翟世鸿 , 高纪兵 , 国强 , 付院平 , 李增军 , 刘德进 , 宿发强 , 曲俐俐 , 苏长玺 , 王强 , 岳远征 , 周相荣 , 汤慧驰 , 赫亚峰
IPC: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节沉放的压载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控制压载水箱蓄水量实现管节平稳、快速沉放的压载水系统;所述压载水系统包括管节控制电路、压载水箱以及压载泵;所述压载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压载水箱连接。本发明采用压载水箱的设计;根据浮力原理,通过向压载水箱内注水或者排水来控制管节的自重,使其适应海下不同深度的浮力;从而实现管节快速、自如、平稳的沉放;使管节沉放速度与吊索缆的下放和提升相配合;减轻吊索缆的负重;提高了沉放施工精度,加快了沉放施工进度,提高了沉放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4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756138.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管节接头精准调位系统及调位方法,该调位系统包括输运机构和设于结合腔内的调位千斤顶机构,调位千斤顶机构包括多个千斤顶,输运机构包括用于在沉管管节和结合腔间吊运千斤顶的龙门吊架,用于在结合腔内运输千斤顶的轨道运输车,以及与轨道运输车适配的行车轨道;龙门吊架的横梁移动轨道穿过所述沉管管节端封门的人孔门;行车轨道设为沿横向设置的直轨道,行车轨道固定安装于结合腔底面;轨道运输车与行车轨道间设有用于固定二者间相对位置的第一锁紧部件,轨道运输车的车体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千斤顶的千斤顶固定组件。该调位系统和调位方法可方便的实现调位千斤顶机构的输运和安装,方便沉管管节接头调位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64926.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顶推式最终接头推退测试方法,包括:在陆上时最终接头从扩大段内逐步推出直到推出到位、以及逐步回退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和在干坞模拟水下环境时最终接头从扩大段内的逐步推出到位的过程中,每推一步,获取最终接头首尾两端的里程偏差、轴线偏差、高程偏差数据,测量最终接头的首端的端面姿态,和/或管节首端端面是否形变,与千斤顶系统数据、拉尺测量数据进行比对校核,获得千斤顶系统的理论伸长量与所述最终接头的实际推出里程的偏差数据,对千斤顶系统分配的顶推力和伸出长度进行调节,根据轴线偏差和里程偏差出现的位置,为最终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64996.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管节形变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沿管节长度方向在中廊道腔底和/或孔道腔顶安装多台测量相机和多个标靶组,多台测量相机对多个标靶组进行视觉测量;沿管节长度方向在中廊道腔底和孔道腔底安装多台激光测距仪,测量管节腔底到管节腔顶的相对距离;所有测量结果均实时传输到沉管测控系统中,以获取管节纵向相对几何形变和管节腔底到管节腔顶的相对距离变化的结果,并相互结合进行边缘计算,以获取沉管管节的形变变化发展情况。本发明实现了对沉管管节在浮运沉放安装期间的形变情况的实时监测,以准确获取其形变变化发展情况,进而指导现场及时调整沉放姿态,保障沉管沉放时的高精度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24115.7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管节受限空间内横倾测量方法,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沉管隧道管节受限空间内横倾测量方法包括布设特征点步骤、测量并计算预制高差步骤、布设测量点与测站点步骤、测量并计算实际高差步骤和计算横倾步骤;结合首尾两端的实际高差与预制高差,计算获得准确的横倾量。该沉管隧道管节受限空间内横倾测量方法能够及时调整管节的安装位置和姿态,保障下一管节安装的精准性,保证管节的安装质量和工程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92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92430.8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
IPC: G01B11/00 , G01B11/26 , E02D29/073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水下安装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该定位系统包括布设于最终接头上的至少两套水下定位设备、布设于待对接管节上的至少两套水下定位目标;每套水下定位设备包括组合于同一仪器箱内的摄像位移计和拉线位移计;数据处理终端通过串口服务器与摄像位移计和拉线位移计均通信连接,以实时获取测量数据进而解算出最终接头的实时平面位移量及旋转角。使用本发明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水下安装定位系统,能够在最终接头顶推过程中精确监测最终接头的平面位移量及旋转角,实现对最终接头的高精度定位定姿,更好地保障最终接头安装施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29100.7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B63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河沉管浮运安装作业方法。该作业方法包括:将待浮运安装的沉管绞移出坞;组装浮运安装驳;将浮运安装驳绞移至跨于沉管上方并与其连接;浮体内灌水,并对吊点施加预紧力,以使浮箱压紧沉管顶面,绞移浮运安装驳以将沉管浮运至待安装位置;将浮体内的水排出,向沉管内加压载水至使其负浮力达到预定值,此时浮箱入水提供浮力;然后沉放沉管进行对接安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内河沉管作业的运输安装设备调度不便以及横梁不入水导致设备在沉管施工过程中稳性差的问题,通过装配式的浮运安装驳的使用,便于进行施工调度和现场组装,提高浮运安装驳在沉管施工过程中的稳性,进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