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0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036593.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0W6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层学习和潜在风险模型的多车轨迹预测系统,包括:基于条件变分编码器的候选轨迹生成模块、基于潜在风险模型的指导轨迹生成模块以及再学习模块,候选轨迹生成模块根据周围车辆方历史轨迹序列信息,分别对周围每台车辆生成可行驶的候选轨迹;指导轨迹生成模块根据当前周围车辆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以及道路与车道线信息建立潜在风险势场,进而利用风险势场计算每条候选轨迹的潜在风险值,根据潜在风险值为候选轨迹计算周围每台车辆的可能行驶概率并随机选择周围每台车辆的未来指导轨迹;再学习模块融合车辆历史轨迹和未来指导轨迹,得到周围每台车辆的未来行驶轨迹,本发明显著提高多车轨迹预测的精度,实现多车轨迹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54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618363.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压差式发电尾翼,设于车辆主体上,包括左尾翼支架、右尾翼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左尾翼支架和所述右尾翼支架顶端的尾翼平面,所述左尾翼支架和所述右尾翼支架的底端分别固定于车辆主体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尾翼平面上设有多个左右对称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导流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车辆的弯道操控能力和车辆续航能力,同时降低车辆的正常行驶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29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711308832.X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主式传感器的车辆运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考虑前方目标车辆的车辆动力学与目标车辆运动状态的关系,以及前方目标车辆和道路的相对关系与前方目标车辆状态的关系,创新性地提出了考虑道路约束和汽车车辆动力学的车路联合模型,基于自主式传感器检测到的测量信息,实现对前方目标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等不容易测量的运动状态量的准确估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63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80842.5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路协同系统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涉及智能交通车路协同技术领域。该车路协同系统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包括终端层、边缘层、接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五个层级;终端层,包括人、车、路端的各类设备,如智能手机、数据接收器、硬件传感器、定位设备等,用于各类数据的采集。该方法针对车路协同系统的环境感知、仿真与预测、通信播报、交通引导等测试需求,从测试体系、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车路协同系统测试技术和最新工程实践,深入地分析了车路协同系统测试技术的体系架构、特点和适用范围,极大地促进了智能驾驶汽车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2734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7247.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涉及车路协同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连接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连接盒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该车路协同系统的路测感知设备及其感知方法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提前向过往的司机提供道路的多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081730.3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主切换恒流/恒压输出模式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直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和所述辅助回路,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池负载;所述感应式电能传输变换器包括初级侧补偿线圈Lf1和次级侧补偿线圈Lf2;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辅助线圈La;所述初级侧补偿线圈Lf1、所述次级侧补偿线圈Lf2以及所述辅助线圈La均为双极性线圈,所述双极性线圈包括四个相同的方形线圈,四个所述方形线圈呈田字格式排列。本发明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恒流和恒压输出模式的自主切换,同时降低系统对位置偏移的敏感度,提高系统的抗偏移能力,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9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12194.6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前级T型三电平PFC性能优化调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对三相原始调制波排序;步骤S2:对逆变器输出三相电流绝对值排序;步骤S3:根据排序的顺序,判断逆变器输出三相电流绝对值对应相的调制波是否能够箝位,当约束条件满足时计算当前箝位方式对应的零序分量;步骤S4:根据三相原始调制波和零序分量计算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波。本发明降低开关损耗,提升系统效率;实现中性点平衡,使中性点电压直流分量为零;实现共模电压抑制,将共模电压限制到±Vdc/6以内;简化算法,减小计算量;提出了一种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RCVDPWM)策略,同时能够降低开关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6602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944172.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集中式网联云控平台的信息可信度识别处理方法,在信息获取阶段,分别通过车载传感器和路侧传感器获取作为可信度判断辅助的车端感知信息和路端感知信息,并通过网联云平台获取作为核心信息的平台信息;在可信度判断阶段,通过辅助信息计算平台信息的虚假信息入侵指标,并在入侵指标可接受时发送远程决策指令,否则向智能车辆端发送入侵警告和自主智能驾驶接管指令,设置智能车辆端执行其本地决策后向网联运控平台反馈入侵警告以及自主智能驾驶接管的执行情况。本发明从云控平台的角度出发,通过判断更新信息的可信度,来弥补高可信度虚假信息带来的技术漏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54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18363.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压差式发电尾翼,设于车辆主体上,包括左尾翼支架、右尾翼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左尾翼支架和所述右尾翼支架顶端的尾翼平面,所述左尾翼支架和所述右尾翼支架的底端分别固定于车辆主体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尾翼平面上设有多个左右对称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导流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车辆的弯道操控能力和车辆续航能力,同时降低车辆的正常行驶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81076.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鲨鱼皮二维锯齿状沟槽装置,包括周向设于无叶扩压器进口段两侧的壁面上的多段锯齿状沟槽结构,每段所述锯齿状沟槽结构的起始端与所述无叶扩压器的进口处相平。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够减小流动阻力,提高扩压器进口段附面层的稳定性,进而加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改善无叶扩压器甚至整机的工作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