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片式离合器设备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5645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0910207639.6

    申请日:2009-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 F16D25/0638 F16D25/10 F16D2048/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片式离合器设备,其可减轻离合器活塞的重量而基本不改变油压室的容积,并改进离合器活塞的响应,抑制在车的变速过程中的振动。根据本发明的多片式离合器设备包括:多个驱动离合器板;多个从动离合器板;离合器活塞,其一个表面面对油压室,另一表面面对驱动离合器板或从动离合器板;阀装置,其穿过离合器活塞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形成,并且适于当离合器设备处于离合器啮合时处于关闭状态,当离合器设备处于离合器分离时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多片式离合器设备的特征在于:用于减重的一个或多个凹部形成在离合器活塞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并且处于靠近外周“a”在径向上比阀装置更靠外的位置。

    油压离合器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8069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010563292.1

    申请日:2010-1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在油压离合器装置中提高安装的作业性。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设置了第一离合器内体、受压板部、离合器活塞、活塞导向件、及补偿板;该受压板部与驱动及从动摩擦板相向地设在第一离合器内体;该离合器活塞连设在加压板部,相应于控制油压室的油压增大而朝对驱动及从动摩擦板加压的一侧移动;该活塞导向件在与离合器活塞间形成控制油压室;该补偿板在与控制油压室相反侧形成油压补偿室;其中:在活塞导向件设置与补偿板的凸部卡合的切口部,通过卡合凸部与切口部进行安装,而且,设置了夹子,该夹子卡合在切口部的卡合槽,限制补偿板的轴向移动。

    动力传输轮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03076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810096430.2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轮,其用于传输车辆驱动力并包括:具有不可动侧锥形表面的不可动半轮;具有与不可动侧锥形表面相对布置的可动侧锥形表面的可动半轮,其可朝向和远离不可动半轮运动,适于在不可动侧和可动侧锥形表面之间支撑环带,且适于与不可动半轮一起旋转;开口,它们形成在不可动和可动半轮中心;形成不可动半轮旋转轴的第一轴部件,其适于插入穿过不可动半轮的开口;和形成可动半轮旋转轴的第二轴部件,其适于插入在第一轴部件上。其特征在于,不可动半轮和可动半轮由铝形成并设置有插入成型在不可动和可动半轮中的钢插入部件,并使这些插入部件的焊接表面暴露于所述开口的内圆周表面,以焊接到第一和第二轴部件的外圆周表面上。

    板状组件、具有该板状组件的摩擦离合器装置及煞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7067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180008798.9

    申请日:2011-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减低拖曳转矩的板状组件、具有该板状组件的摩擦离合器装置及煞车装置。摩擦离合器装置(100)将离合器板(103)通过啮合式嵌合而保持在藉由引擎的驱动而旋转驱动的外壳(101)的内周面(101a)。离合器板(103)具备推抵于离合器摩擦板(107)以进行摩擦接触的环状平板形推压体(103a)。推压体(103a)的外周面以辐射状形成有用以和设于外壳(101)的凹状嵌合槽(101b)嵌合而和外壳(101)啮合的嵌合凸部(103b)。而且,推压体(103a)的外周面彼此邻接的嵌合凸部(103b)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朝外壳(101)的内周面(101a)以凸起状突出的突出部(103c)。

    动力传送带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0858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810002610.X

    申请日:2008-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送带轮及其制造方法,其可在短时间内在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及其轴部件之间良好地焊接,由此减少了在制造动力传送带轮时的周期时间并提高其组装精度。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动力传送的动力传送带轮,其包括:具有不可动侧锥面的不可动侧半滑轮;具有可动侧锥面的可动侧半滑轮;形成在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中央处的圆形开口;轴部件,轴部件焊接到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各自的开口,并从那里伸出以形成它们的旋转轴,该动力传送带轮的特征在于:轴部件在其一端处形成有径向加厚部,加厚部压配到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的开口中,并通过在加厚部和开口之间通电进行环形电阻焊接而将加厚部焊接到开口上。

    离心式离合器设备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555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80007137.4

    申请日:2011-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3/18 F16D204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离心式离合器设备,其能够抑制离合器啸叫且降低制造成本。所述离心式离合器设备配备有:驱动盘(4);离合器装置(5),其被安装在所述驱动盘(4)上,并且当离心力被施加时,所述离合器装置能够在所述驱动盘(4)的外径侧上摆动;输出壳体(6);以及摩擦材料(5a),该摩擦材料被结合到所述离合器装置(5)的面向所述输出壳体(6)的内周壁的表面并且当所述离合器装置(5)由于离心力而摆动时接触所述内壁的表面,通过将来自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出壳体(6)而使其旋转。所述离心式离合器设备设置有:沟槽(6c),该沟槽形成在所述输出壳体(6)的所述内周壁中;和张紧构件(12),该张紧构件由能被装配在所述沟槽(6c)中的环形构件形成,并且所述环形构件被安装在所述沟槽(6c)中,使得所述张紧构件的直径借助被装配在所述沟槽中而被伸长,从而将所述张紧构件(12)推到所述沟槽(6c)的外径。

    动力传递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765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80156573.0

    申请日:2009-12-1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利用变矩器的转矩放大功能来提高车辆的起动性能,能够在平稳行驶期间提高动力传递效率,并且允许装置的小型化。根据本发明,该装置配备有:变矩器(1),其具有转矩放大功能;离合器机构(3),其在车辆向前移动时被启用,并且该离合器机构(3)包括第一离合器装置(3a)和第二离合器装置(3b),第一离合器装置(3a)通过变矩器(1)的驱动传递系统向车轮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第二离合器装置(3b)不通过变矩器(1)的驱动传递系统而向车轮传递发动机的驱动力;选择装置(4),其根据包括起动在内的前进模式中的车辆状态选择性地使第一离合器装置(3a)或第二离合器装置(3b)工作;以及行星齿轮机构(9),其能够在车辆的前进模式中执行动力传递路径的选择并在车辆的后退模式中执行动力传递路径的切换。

    多板离合器用离合器外壳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091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80053786.7

    申请日:200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48 F16D13/56 F16D2300/12

    Abstract: 多板离合器用离合器外壳(1)具有:端壁(7);多个翅片(30),这些翅片(30)从该端壁(7)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且在周向等间隔地排列成相互之间划分有花键槽(20B)的形式;以及环状连接部(31),其形成于该翅片(30)组的前端部外周,并将翅片(30)相互连接为一体,翅片(30)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减轻重量用有底槽(33),其中,在环状连接部(31)外端面的与各花键槽(20B)对应的部分上设有表示花键槽(20B)位置的基准切口(32),并将摩擦片(3)的花键齿(20A)嵌入到与该基准切口(32)对应的花键槽(20B)中。由此,能够快速、准确地辨别离合器外壳的减轻重量用有底槽和花键槽,实现将摩擦片的花键齿嵌入到花键槽中的嵌合作业的迅速化。

    动力传送带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0858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2610.X

    申请日:2008-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送带轮及其制造方法,其可在短时间内在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及其轴部件之间良好地焊接,由此减少了在制造动力传送带轮时的周期时间并提高其组装精度。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动力传送的动力传送带轮,其包括:具有不可动侧锥面的不可动侧半滑轮;具有可动侧锥面的可动侧半滑轮;形成在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中央处的圆形开口;轴部件,轴部件焊接到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各自的开口,并从那里伸出以形成它们的旋转轴,该动力传送带轮的特征在于:轴部件在其一端处形成有径向加厚部,加厚部压配到不可动侧和可动侧半滑轮的开口中,并通过在加厚部和开口之间通电进行环形电阻焊接而将加厚部焊接到开口上。

    压力加工装置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6896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69937.1

    申请日:2007-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16 B21D28/14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加工装置。该压力加工装置可以防止模具和冲头之间的干扰,从而获得产品的良好剪切表面。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压力加工装置,该压力加工装置包括:在其上安装有模具的下模框架,板材放置在模具上;可朝向和远离下模框架移动的上模框架;以及安装在上模框架上的冲头,该冲头用于在上模框架紧密靠近下模框架时在放置于模具上的板材上执行预定的压力加工,其特征在于,模具或冲头可以在其水平平面中自由地移动,并且该压力加工装置还包括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用于将所述模具和冲头的相对位置设定为预定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