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30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9155.4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目标跟踪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目标跟踪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构建的各传感器的本地后验多目标强度函数中权重满足预设权重的各后验目标高斯成分确定为第一筛选高斯成分;根据所有第一筛选高斯成分确定多个目标估计状态集合;基于各目标估计状态集合对应的所有邻域集合确定对应的核心高斯成分从而确定正常传感器身份标签集合;基于正常传感器身份标签集合和各本地后验多目标强度函数构建各传感器的初始融合强度函数;基于一致性融合权重矩阵和各正常传感器的初始融合强度函数确定最终融合强度函数,从而确定多个被跟踪目标的状态。本发明减小了部分传感器精度下降情况下的多目标跟踪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8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869301.7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F16L5/10 , F16J15/3268 , H01R13/52 , H01R13/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电气连接功能的水密转动轴,包括水密舱壁、水密安装基座、水密转动轴壳体和电气连接设备,所述的水密安装基座相对所述水密舱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水密转动轴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水密安装基座安装在所述水密舱壁上,所述水密转动轴壳体的另一端上安装所述电气连接设备,所述水密转动轴壳体相对所述水密安装基座可以绕轴线转动。本发明针对水下两级机电设备间存在往复摆动或连续转动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设备间电气连接的水密和相对转动,并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划分明确、模块化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6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37236.8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振动数据分类方法及振动试验条件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新型飞行器或相似飞行器的历史飞行振动数据、历史飞行剖面参数和历史飞行姿态参数;对历史飞行振动数据进行分段分析以得到每个时间段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对历史飞行剖面参数和历史飞行姿态参数进行重采样以得到特征数据表格;利用特征数据表格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并进行筛选剔除,将训练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最终的分类预测模型;利用最终的分类预测模型对新飞行剖面参数和新姿态参数对应的飞行振动数据进行飞行阶段分类预测。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超声速飞行器振动环境经验公式或工程计算方法导致难以确定振动环境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0333.2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飞行振动数据来源位置判断方法及振动试验条件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新型飞行器或相似飞行器的历史飞行振动数据、历史飞行剖面参数和历史飞行姿态参数;对历史飞行振动数据进行分段分析以得到每个时间段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对历史飞行剖面参数和历史飞行姿态参数进行重采样以得到特征数据表格;利用特征数据表格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数据源位置判断模型并进行筛选剔除,将训练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最终的数据源位置判断模型;利用最终的数据源位置判断模型对脏数据进行来源位置判断。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器飞行试验脏数据的数据源标签缺失或错误导致无法准确确定振动环境条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1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11352978.6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最小化区域星图模拟方法,包括星图增补、星图分割、星图补偿和星图搜索步骤。能够完成模拟星图过程中最小化区域的快速提取,降低星图全域搜索产生的时间消耗,能够满足不同模拟视场大小情况下的星图抽取,使得在区域星图构建时所包含的星点尽可能的最少,保证数字星图生成的实时性,降低星图生成过程中由计算引入的时间延迟。(56)对比文件张卿;李艳雷;周莉莉.无人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动态仿真测试技术研究《.导航定位与授时》.2014,第1卷(第01期),70-73.宋晓龙.全轨道实时星模拟器《.系统仿真学报》.1995,(第02期),40-41.赵小方;刘光斌;姚志诚;刘朝山.地面星模拟器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仿真》.2013,第30卷(第04期),54-56.汪英娇;张国玉;孙高飞;郑茹;高峰;王永伟.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软件设计《.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第34卷(第01期),6-8.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88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516345.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构遥测采编通用协议设计方法,该可重构遥测采编通用协议设计方法包括:在上位机和采编模块间通用协议中设计遥测码速率、帧结构、数字量波特率、开关量处理方式和波道控制码;设计上位机和采编模块间通用协议的注入格式;在采编模块与通用数据模块间通信协议中设计时序控制信号、波道控制码信号和数据信号以完成可重构遥测采编通用协议的设计。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遥测采编协议无法实现通用和可重构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01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564846.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隔离四端口变换器互联构成的能量路由器及变换器,该能量路由器包括多个隔离四端口变换器、环形公共母线和储能系统,多个隔离四端口变换器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首尾串联连接以形成环状结构:多个隔离四端口变换器的第二端口均与环形公共母线连接,储能系统与环形公共母线连接,储能系统与多个隔离四端口变换器之间可实现电能交换,任意两个相邻的隔离四端口变换器以及任意两个相邻的隔离四端口变换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环形公共母线的直流母线段形成一个配电分区,配电分区中的直流母线段用于连接第二负载。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换器过多且接口变换器不具有电气隔离功能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76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1221815.4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特性测试无源极化校准方法,属于雷达领域。本发明利用极化选择表面(Polarization Selective Surface,PSS)通过两种方案实现对目标的极化校准,PSS具有的极化散射特性兼具了金属二面角反射器和金属平板的极化散射特征,避免了测量过程中先后两次更换定标体而可能引入的摆放误差,从而保证了极化校准的精度,另一方面,作为定标体,PSS的复RCS因子只需一次测量便可获得,因此,PSS作为定标体用于极化校准简化了定标测量过程。根据PSS的极化散射矩阵特征,通过巧妙地设计PSS的摆放姿态,可获得简单矩阵形式,大大简化了极化校准的运算过程。PSS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且其在很宽频带内具有稳定的极化散射特性,因此,适用于室内宽带极化雷达测量系统的极化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9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623702.8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舱显示系统,属于飞机或者模拟器座舱显示系统领域。本发明的设计方法采用仪表模型库和接口为基础,构建了座舱显示与编辑工具,能够实现飞机座舱显示界面的实时编辑、更新和显示。将仪表模型库的仪表模型实时配置在座舱显示画面上,可进行实时画面编辑、更新,并实时进行数据接口关联,为座舱显示界面的设计与显示提供编辑、存储、页面切换等功能。本发明通过调用仪表模型、编辑仪表模型、实时显示模型、实时关联数据源接口,可以快速高效实时的进行座舱显示系统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本发明还可以进行模拟器座舱显示系统的设计,同时可以快速的复用座舱显示画面,并构建仿真系统进行数字化仿真座舱的推演。
-
公开(公告)号:CN1141153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500390.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方法、系统及无人飞行器,方法包括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分为初始发射段、中途飞行段和末段执行段;在初始发射段,控制无人飞行器按照预定角度爬升,在爬升到设定高度后,进入中途飞行段;在中途飞行段,根据装订的关键节点数据,对无人飞行器进行纵向控制、侧向控制和速度控制,使无人飞行器按照设定的航迹进行飞行,直至到末段执行段;在末段执行段,按照比例导引法控制无人飞行器抵近目标完成任务。本发明实现了对无人飞行器飞行全过程的飞行控制,在飞行的每个阶段采用对应的飞行控制方法,控制准确、简便,且避免了纵向输出量的振荡甚至发散问题,以及转弯的超调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