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RCS测试的超低背景电平的微波暗室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4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827762.3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RCS背景微波暗室设计范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RCS测试的超低背景电平的微波暗室,由屏蔽墙体、转台、馈源系统、金属反射面、支架、吸波材料组成。所述微波暗室通过使用金属屏蔽盖板对升降平台和吊装机构进行电磁屏蔽,在转台上固定了一个由泡沫材料制作的圆柱形支架,使其刚好可以穿过盖板上的圆孔。盖板可以由电机驱动自动打开和关闭。采用屏蔽翻板系统与电控屏蔽门系统、二者开合过程中无需要移除的吸波材料,且吸波材料拼接缝隙小,重复测试过程中背景一致性好,有利于提高测试精度,可广泛应用于低背景电平微波暗室建设中去。

    一种无回波散射的吸波材料平板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7619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46984.3

    申请日:2016-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隐身材料电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回波散射的吸波材料平板定位装置,由金属件(3)、硅胶环(2)和抽气阀(4)组成,金属件(3)上有一面为平面(7),且在该平面(7)的侧面有环形沟槽(6);硅胶环(2)内侧嵌入环形沟槽(6)内,外侧向平面(7)一侧倾斜;在金属件(3)平面区域面心(5)位置附近开有一通孔,孔内安装有抽气阀(4),与通孔孔壁之间采用密封胶粘接在一起。该装置可以安装在RCS测试暗室的低散射转台上,显著降低由于支撑机构存在而带来的背景杂波,适用于各类吸波平板件的反射率测试和RCS测试,在不增加平板件制备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测试反射率及RCS测试精度。

    一种用于RCS测试的超低背景电平的微波暗室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4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827762.3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RCS背景微波暗室设计范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RCS测试的超低背景电平的微波暗室,由屏蔽墙体、转台、馈源系统、金属反射面、支架、吸波材料组成。所述微波暗室通过使用金属屏蔽盖板对升降平台和吊装机构进行电磁屏蔽,在转台上固定了一个由泡沫材料制作的圆柱形支架,使其刚好可以穿过盖板上的圆孔。盖板可以由电机驱动自动打开和关闭。采用屏蔽翻板系统与电控屏蔽门系统、二者开合过程中无需要移除的吸波材料,且吸波材料拼接缝隙小,重复测试过程中背景一致性好,有利于提高测试精度,可广泛应用于低背景电平微波暗室建设中去。

    一种电磁特性测试无源极化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576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1221815.4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特性测试无源极化校准方法,属于雷达领域。本发明利用极化选择表面(Polarization Selective Surface,PSS)通过两种方案实现对目标的极化校准,PSS具有的极化散射特性兼具了金属二面角反射器和金属平板的极化散射特征,避免了测量过程中先后两次更换定标体而可能引入的摆放误差,从而保证了极化校准的精度,另一方面,作为定标体,PSS的复RCS因子只需一次测量便可获得,因此,PSS作为定标体用于极化校准简化了定标测量过程。根据PSS的极化散射矩阵特征,通过巧妙地设计PSS的摆放姿态,可获得简单矩阵形式,大大简化了极化校准的运算过程。PSS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且其在很宽频带内具有稳定的极化散射特性,因此,适用于室内宽带极化雷达测量系统的极化校准。

    一种低剖面阵列天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674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93725.X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宽频带低剖面紧耦合阵列天线,包括金属腔,功分网络、环形馈电结构、容性加载回路环单元、SMA同轴转换接头。其中,金属腔环绕于阵列天线,用于实现天线与飞行器的共型安装和辐射方向图的改善。本发明通过引入环形馈电结构及容性回路环加载单元有效的降低了天线的剖面高度,并通过天线单元之间的互耦效应对天线阵列阵间距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拓展了工作频带,实现了阵列天线的低剖面、宽频带、共型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共型化、易加工、剖面低、工作频带宽等优点。因此,可应用于宽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

    一种无回波散射的吸波材料平板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7619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146984.3

    申请日:2016-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隐身材料电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回波散射的吸波材料平板定位装置,由金属件(3)、硅胶环(2)和抽气阀(4)组成,金属件(3)上有一面为平面(7),且在该平面(7)的侧面有环形沟槽(6);硅胶环(2)内侧嵌入环形沟槽(6)内,外侧向平面(7)一侧倾斜;在金属件(3)平面区域面心(5)位置附近开有一通孔,孔内安装有抽气阀(4),与通孔孔壁之间采用密封胶粘接在一起。该装置可以安装在RCS测试暗室的低散射转台上,显著降低由于支撑机构存在而带来的背景杂波,适用于各类吸波平板件的反射率测试和RCS测试,在不增加平板件制备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测试反射率及RCS测试精度。

    一种面向极低RCS目标测量的定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5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827887.6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测量范畴,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极低RCS目标测量的定标装置,所述的定标装置包括介质绳和金属圆柱,所述的介质绳为“Y”字型,一端连接金属圆柱,另两端固定于高处,金属圆柱上表面距离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有圆孔,在进行极低RCS目标测量定标时,向圆孔内注射水银可调节金属圆柱水平姿态,解决了圆柱体定标时圆柱体与低散射支架的耦合问题以及介质绳悬挂金属圆柱水平姿态难以保证的难题。

    一种姿态检测方法和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84322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120765.9

    申请日:201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姿态检测方法和辅助装置。涉及不规则表面物体姿态测量技术,有效提高了复杂表面目标的姿态控制精度。该装置包括一个基座和至少3个柱形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垂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长度可调节,所述基座外表面有至少一个平面,该平面中的至少一个和定位杆垂直但不与定位杆相连。主要用于不规则表面物体姿态测量。

    一种便携式吸波材料反射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2200.4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吸波材料反射率测量装置,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宽带天线、可调天线支架、连接装置及吸波窗。矢量网络分析仪包含液晶显示屏、机械按键或触屏按键、外接USB存储装置的接口以及电池;宽带天线为双脊波导探头;可调天线支架包括固定机构、脚架和锁紧螺钉;固定机构环抱天线的外轮廓,通过锁紧螺钉紧固;脚架为两只П型支架,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宽频吸波窗,在其中心处裁剪出与天线辐射口面一致的矩形窗口;矢量网络仪通过连接装置与宽带天线连接和固定,连接装置内部布置信号分离器和射频电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吸波材料反射率测量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吸波材料施工现场、隐身装备修复现场及贮存库房等作业现场使用。

    一种面向预警机PD雷达的低可探测突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8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05669.2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预警机PD雷达的低可探测突防方法,属于飞行器突防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包含预警机、目标及飞行背景的复合场景运动模型,根据预警机与目标的空间关系、目标RCS及雷达探测距离方程,制定不同阶段目标对抗雷达探测威胁的突防策略:第一阶段,目标沿目标飞行基线方向飞行,使其以最快速度抵近飞行目的地;第二阶段,目标实时调整航迹,使在雷达照射目标的时刻,二者相对径向速度为零或小于某阈值(PD雷达最小可检测速度);第三阶段,目标沿目标飞行基线方向飞行,使其以最快速度抵近飞行目的地。本方法将目标散射特征和运动特性相结合,解决传统战术规避不适用于对抗预警机PD雷达探测的问题,具有更贴近于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