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9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5322.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等效电路模型、确定等效电路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等效电路参数和传输/反射特性之间的关系、确定结构参数、等效电路参数和传输/反射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传输/反射性能需求进行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单元设计。本发明通过对变容二极管的等效电路进行完整建模引入等效电路模型,提高了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分析有源频率选择表面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解决频率选择表面加载变容二极管后,传统近似分析方法精准性降低、分析不便捷,从而导致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分析和设计复杂度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044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890901.6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兼容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的耐高温进气道及其制备方法。从内而外由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兼容区涂层、陶瓷涂层、吸波承载一体化层、电磁屏蔽层、陶瓷涂层和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层组成。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兼容区涂层具有周期性图案,是由贵金属和SiO2粘结而成;陶瓷涂层由玻璃层或莫来石层构成;吸波承载一体化层由纤维增强耐高温陶瓷基吸波复合材料构成;电磁屏蔽层由高电导率的碳纤维或碳化硅纤维构成;红外隐身区涂层由低发射率贵金属镀膜构成。该耐高温进气道具有工作温度高、可设计性强,同时兼容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等优点,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在剧烈气动加热条件下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10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90282.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H05H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产生单元及使用方法,属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飞行器上应用等离子体隐身时所受的体积、重量和功耗限制问题,通过将电子束等离子体产生单元设计为包括主真空腔(1)、固体薄膜隔离窗(2)、电源(3)及真空泵(4),所述主真空腔(1)中包括阴极和磁场线圈;所述电源(3)开启后,所述阴极产生电子,所述电子被所述磁场线圈加速和聚焦,在所述主真空腔(1)内聚焦出射成电子束流(5),所述电子束流(5)由所述固体薄膜隔离窗(2)射出后与气体碰撞电离产生电子束等离子体。本发明具有电子束等离子体密度高、尺度大、设备简单、体积重量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0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6298.2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17/06 , B32B5/02 , B32B5/26 , B32B27/32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34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10 , B32B38/00 , B32B38/16 , B64C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雷达隐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波复合材料飞行器翼面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部件由上吸波件、下吸波件和承力部分组成,上下吸波件对接面为水平面附近。三者之间固定在一起。其中上吸波件和下吸波件均为三层结构,外层为透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层为屏蔽底层,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填充有吸波层;由于对飞行器边缘部位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充分利用结构件边缘部位内部空间,实现了电性能、力学性能兼容,并满足了工艺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38712.7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36 , H01Q1/48 , H01Q1/50 , H01Q21/28 , H01Q23/00 , H01Q5/314 , H01Q15/14 , H01Q15/00 , H01Q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散射控制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散射与辐射集成控制的低频散射控制/天线功能与承力结构一体化蒙皮。该蒙皮以电磁散射与辐射协同单元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基本结构单元的规则阵列或不规则阵列组合以及适当的天线单元特定排布,形成散射控制与天线功能一体化结构。通过调节金属嵌套单元阵列层上的可变电容的工作容值,实现对蒙皮结构散射控制和天线的工作频点、散射控制模式、辐射方向图等性能的调控。本发明创造性地利用有源可调的薄层高阻抗结构实现了电磁散射与辐射一体化结构共形、共面设计及散射控制和天线功能共用、互不干扰,可用于飞行器机体蒙皮散射和辐射特性的协同控制,可有效解决飞行器远程突防及作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0404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889740.9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隔热隐身耐高温进气道,该进气道从内而外由透波层、隔热隐身层、电磁屏蔽层和低发射率涂层组成。透波层由连续氧化物增强氧化物基复合材料构成;隔热隐身层为经匹配优化设计的隔热芯层与电磁周期结构吸波层交替排列形成的多层复合材料,隔热芯层为陶瓷纤维毡增强气凝胶复合材料隔热芯层,电磁周期结构吸波层由高温电磁周期结构单元图案组成;电磁屏蔽层由碳纤维构成,其外表面喷涂低红外发射率涂层。该隔热隐身耐高温进气道具有隔热效果好、吸波频段宽、低频吸波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具备一定的红外隐身性能,可应用于高速飞行器,解决剧烈气动加热条件下飞行器进气道隔热、雷达及红外隐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0780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330896.9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阻抗表面雷达吸波材料,为双层结构,包括处于底部的介质基底层和处于表层的高阻抗表面层,所述介质基底层为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基复合材料;所述高阻抗表面层主要由呈周期性图案的耐高温电阻涂层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先选取和制备介质基底,再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耐高温电阻涂层的涂料印刷在介质基底表面,经干燥和烧结后,即得到所述耐高温高阻抗表面雷达吸波材料。本发明的耐高温高阻抗表面雷达吸波材料可以耐受至少1000℃的高温,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优异的抗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425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32583.7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5/26 , B32B5/06 , B32B33/00 , B32B37/00 , B32B2255/02 , B32B2255/20 , B32B2262/10 , B32B2307/10 , C03C3/074 , C03C3/108 , C03C1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层结构的耐高温雷达吸波材料,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介质层Ⅰ、电阻型周期表面层和介质层Ⅱ,其中,所述介质层Ⅰ和介质层Ⅱ为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基复合材料;所述电阻型周期表面层由呈周期性图案的耐高温电阻涂层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制备介质层Ⅰ的复合材料以及耐高温电阻涂料;再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耐高温电阻涂料印制在介质层Ⅰ的复合材料上,经干燥和烧结后,电阻型周期表面层即烧结在介质层Ⅰ的复合材料表面上;将介质层Ⅱ的复合材料铺设在电阻型周期表面层的表面,制成所述耐高温雷达吸波材料。本发明的耐高温雷达吸波材料可以耐受至少1000℃以上的高温,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优异的抗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780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0896.9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1/009 , C03C8/10 , C04B41/5072 , C04B41/86 , C04B2111/00258 , C04B2235/5232 , C09K3/00 , C04B35/803 , C04B35/185 , C04B41/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阻抗表面雷达吸波材料,为双层结构,包括处于底部的介质基底层和处于表层的高阻抗表面层,所述介质基底层为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基复合材料;所述高阻抗表面层主要由呈周期性图案的耐高温电阻涂层组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先选取和制备介质基底,再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耐高温电阻涂层的涂料印刷在介质基底表面,经干燥和烧结后,即得到所述耐高温高阻抗表面雷达吸波材料。本发明的耐高温高阻抗表面雷达吸波材料可以耐受至少1000℃的高温,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优异的抗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4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827762.3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IPC: G01S7/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RCS背景微波暗室设计范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RCS测试的超低背景电平的微波暗室,由屏蔽墙体、转台、馈源系统、金属反射面、支架、吸波材料组成。所述微波暗室通过使用金属屏蔽盖板对升降平台和吊装机构进行电磁屏蔽,在转台上固定了一个由泡沫材料制作的圆柱形支架,使其刚好可以穿过盖板上的圆孔。盖板可以由电机驱动自动打开和关闭。采用屏蔽翻板系统与电控屏蔽门系统、二者开合过程中无需要移除的吸波材料,且吸波材料拼接缝隙小,重复测试过程中背景一致性好,有利于提高测试精度,可广泛应用于低背景电平微波暗室建设中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