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6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57991.9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水泵水力计算方法,涉及BIM模型以及机电技术领域,能够自动分析阀门连接线、普通管件连接线、变径管连接线以及管段连接线,从而得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然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所有路径连线为基础,获取所有组合路径,再从中确定最长组合路径,最后以所述供水系统中的最长组合路径为基础,进行供水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力计算,实现了基于BIM的供水系统路径自动获取以及水泵水力的自动计算,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计算导致的无法通过BIM模型带来正向设计反馈的问题。

    一种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85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707.4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将满足分析条件的顺层岩质滑坡分为后缘A1段、前缘A2段和中后部A3段,然后勘察顺层岩质滑坡的坡体结构、结构面发育情况、岩体完整性系数等,确定各段的变形等级;根据变形等级确定滑坡的变形阶段;根据变形阶段确定滑坡的稳定性状态;本发明可以系统地对前缘浸水、缓倾硬夹软顺层岩质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价。本发明明确了顺层岩质滑坡的分段和变形等级,针对不同段坡体的地质特征,提出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方法,并通过提出的“拉裂推移‑浮托滑移‑锁固剪断”变形失稳机制,揭示滑坡的变形发展过程,能够准确反映滑坡在不同阶段的变形特点,从而为滑坡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锚具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4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70949.3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锚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锚具以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的锚束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两个互补锚具,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之间设置有弹塑性支撑柱(混凝土柱)来对接。在钢绞线张拉前期,混凝土柱为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之间压力的传递方式,达到预应力钢绞线预计张拉强度的85%‑90%时,混凝土柱逐渐破坏,使得钢绞线张拉力逐渐平缓地转变为第二锚具的圆台结构对第一锚具的压力,使夹具产生对预应力钢绞线的轴向约束作用力,改变了传统锚具固定预应力钢绞线的思路。本发明极大地减少了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与锚具之间的摩擦力,有效解决了预应力钢绞线的回缩问题,并增加了预应力结构的稳定性。

    用于岩溶隧道围岩的加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238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606153.0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岩溶隧道围岩的加固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加固顶板组件、加固侧板组件和支撑连接座,加固侧板组件竖直设置,加固侧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连接座,加固顶板组件设置在加固侧板组件上;所有加固组件依次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支撑连接座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框架,起主要支撑作用,加固侧板组件对岩溶隧道的侧壁围岩进加固,加固顶板组件对岩溶隧道的拱形部位围岩进行加固,使岩溶隧道得各个部位的围岩都得到加固,提高了加固装置的加固稳定性和隧道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加固装置的长度根据岩溶隧道具体情况而定,实现了加固装置的自由调整,方便使用。

    便携式岩体直接剪切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62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810517016.8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一种便携式岩体直接剪切测试装置及其剪切测试方法,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液压系统、加压系统和数据采集终端,所述加压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所述上剪切盒的顶部设有竖直液压缸,竖直液压缸的推杆上设有拉绳与下剪切盒相连;所述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水平液压缸和下水平液压缸,所述上水平液压缸和下水平液压缸的推杆上分别设有拉绳与下剪切盒和上剪切盒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携带,可在现场直接获取岩体进行剪切测试,减少了运输成本,此外,加压系统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能适用于绝大部分规则或不规则的材料,具有应用范围广、控制系统完善、试验成果可靠等优点。

    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的岩爆风险等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9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88918.5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爆领域,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的岩爆风险等级预测方法,通过解释性算法能够分解并定量映射各个评价指标对岩爆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这一过程有助于识别影响岩爆风险预测的关键因素,阐明预测模型的决策逻辑,克服预测模型在可解释性方面的局限,增强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对岩爆等级进行合并,将多分类问题简化为更少的分类,可以更集中地处理类别之间的差异,降低模型的学习难度和复杂性,减少过拟合的风险。通过这样的转换,工程现场也可以制定更为合理的安全措施、优化资源分配、调整监测重点。

    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6080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1423038.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底泥浓缩调理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钢结构池体以及设置在钢结构池体内的混合调理机构,混合调机构包括导流筒和搅拌组件,导流筒通过固定件安装于钢结构池体的池底上方,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设置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搅拌叶轮,搅拌电机固定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搅拌叶轮位于导流筒内;钢结构池体上连接有出泥管、进泥管、出水管和加药管,出泥管与钢结构池体的底部或下部连通,出水管与导流筒上方的钢结构池体上部或顶部连通,加药管一端与导流筒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投入不高,设备占地不大,能够在控制成本条件下将浓缩与调理一并进行。

    一种钢箱梁结构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52257.6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箱梁结构三维模型的建模方法,涉及钢箱梁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三维状态下的平曲线和纵曲线,调用道路中心线创建命令集对平曲线和纵曲线进行处理,创建钢箱梁结构的道路中心线;调用板面拟合命令集对道路中心线进行处理,拟合出钢箱梁结构的桥梁的板面;调用与钢箱梁结构对应的结构参数和命令集对平曲线和/或桥梁的板面进行处理,以构建出钢箱梁结构的加劲开孔曲面、隔板轮廓面、横肋曲面、挑臂底板曲面和横梁底板曲面;调用曲面加厚模板,对加劲开孔曲面、隔板轮廓面、横肋曲面、挑臂底板曲面和横梁底板曲面进行加厚处理,获得钢箱梁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本申请解决了钢箱梁模型的建模效率较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