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结构控制的非接触光电作动器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41820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10144481.3

    申请日:2007-10-24

    Abstract: 一种用于柔性结构控制的非接触光电作动器及装置。本发明涉及柔性结构精密非接触作动装置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作动装置普遍存在的线缆电磁干扰、驱动设备复杂、受工作条件和尺寸限制难以实现轻质小型化等问题和通过采用智能材料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非接触光电作动器由PLZT铁电陶瓷制成的矩形片,极化方向与矩形片的厚度方向平行,沿其极化方向的两个截面上分别镀有上、下表面电极。非接触光电作动装置的非接触光电作动器贴于被控结构表面,激光测振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振动和温度信号,并输入到处理器中;经过计算后处理器通过控制信号触发紫外光源,高能紫外光束均匀辐照在作动器的受光面上,使其产生控制力矩,从而实现对结构的精密控制。

    行星探测机器人车的车轮运动性能的多功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0028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51147.6

    申请日:2006-12-15

    Abstract: 行星探测机器人车的车轮运动性能的多功能测试装置,它涉及一种车轮运动性能的测试装置。现有行星探测机器人车的车轮运动性能测试装置只能测试其滚动运动特性,不能同时测试其转向运动特性。本发明的实验土槽(2)与测试台架(1)固接,测试台架(1)上装有拖拽机构(4)和第一带轮(14),拖拽机构(4)上装有通过同步带(11)与第一带轮(14)连接的第二带轮(16),同步带(11)与水平移动机构(7)之间固接有连接板(13),水平移动机构(7)与垂直移动机构(8)动联接,位移传感器(9)与垂直移动机构(8)和水平移动机构(7)连接,垂直移动机构(8)通过转向驱动机构(6)与前进驱动机构(5)连接。本发明既能测试车轮滚动运动的沉陷量、挂钩牵引力、驱动转矩;又能测量车轮转向的沉陷量、转向力矩和侧向力。

    六独立驱动轮式管内移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314519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03133514.4

    申请日:2003-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独立驱动轮式管内移动机构,结构紧凑、拖动力大、工作可靠、使用效果好。技术方案:具有六个驱动臂,驱动臂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且驱动臂的首尾端交替分布,相邻的两个驱动臂沿轴向交错设置,驱动臂内设置有电机(5),每个驱动臂的首端装有由电机(5)带动的驱动轮;机架位于圆中心的位置,机架内设置有电机(13),机架前后两端设置有力封闭机构,力封闭机构的结构为,具有由电机(13)带动的丝杠螺母副,螺母与内滑套固定,内滑套外套有外滑套,内、外滑套置之间设置有弹簧;外滑套经铰链、连杆接相应各驱动臂的首端;各驱动臂的尾端经支撑杆和铰链与机架两端相连。

    转轴与液氮容器之间的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64419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09826.5

    申请日:2005-03-16

    Abstract: 转轴与液氮容器之间的密封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部件与液氮容器之间的密封装置。本发明由液氮容器1、转轴2、压紧装置3、密封件4组成;液氮容器1的两个侧壁上具有同轴带台肩的通孔1-1,通孔1-1内装有转轴2,在通孔1-1的内壁与转轴2之间装有密封件4,在密封件4的外端面与通孔1-1的孔壁之间固定装有压紧装置3。本发明解决了以往转动部件与液氮容器之间的密封存在结构复杂,密封效果差,密封件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密封件不易损坏的优点。

    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网络负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5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9064.9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网络负载优化方法,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所述优化方法包括:当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主时钟定期发送声明报文至各从时钟以交换时钟信息时,获取前一次主时钟和各从时钟之间的时间数据,时间数据为主时钟和各从时钟之间对时过程中的时间数据;根据各时间数据得到对应的时间偏差及网络延时,并根据所有时间偏差及网络延时得到局域网络的当前网络负载数据;基于预设阈值,与当前网络负载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的结果,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主时钟的端口参数;通过智能调整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主时钟的端口参数减少了不必要的对时消息传输,从而降低了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了整体网络的传输效率。

    一种拉力转矩解耦式单旋翼系统气动特性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40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728353.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拉力转矩解耦式单旋翼系统气动特性测试装置,属于火星直升机单旋翼气动特性测试领域,包括力矩测量模块和推力测量模块,在力矩测试模块中,电机转子转动带动旋翼转动产生扭矩,同时电机定子产生与上述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扭矩,该扭距通过下方阶梯轴传递到扭矩传感器;在推力测试模块中,旋翼转动产生的推力通过电机、轴承、支撑筒、力传感器上板传递到三个力传感器上,解决了现有的气动特性测试装置难以应对火星直升机旋翼在悬停时的小推力、低扭矩而产生过大的误差以及精度过低的问题。

    一种磁控弹跳除尘微结构宇航服
    5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7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4495.7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一种磁控弹跳除尘微结构宇航服,涉及宇航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除去宇航服上的月尘,防止月尘对宇航员造成损伤。本发明所提出的宇航服包括电磁线圈和磁控弹跳机构;所述磁控弹跳机构包括外磁控弹跳机构和内磁控弹跳机构;所述外磁控弹跳机构缝合在宇航服最外层;所述内磁控弹跳机构缝合在宇航服最外层与隔热层之间;所述电磁线圈用于控制内、外磁控弹跳机构进行振动除尘。通过采用外磁控弹跳机构对大粒径月尘除尘,通过采用内磁控弹跳机构捕获小颗粒月尘。本发明适用于带有除尘功能的宇航服。

    一种月球永久阴影区水分子吸脱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0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0579.1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一种月球永久阴影区水分子吸脱附实验方法,涉及空间环境模拟领域。解决现有模拟物制备方法与月壤水冰真实形成的符合度较低,导致物性指标与真实月壤水冰的理论值差距大的问题。方法包括:将实验样本阵列置入深低温真空环境模拟舱内;构建深低温真空环境,并将微定量水分子注入阵列调节水分子氛围,待环境条件达到实验要求后开始进行吸附实验,持续T1时后,封装转移吸附实验样本;封装完成后抽取环境模拟舱内的残余水分子,重新营造洁净真空环境;同时调节脱附样品区和迁移样品区内的样品温度至满足实验条件;持续进行T2时的脱附实验后封装转移脱附实验样本,持续进行T3时的迁移实验后封装转移迁移实验样本。应用于月球探测工程领域。

    一种基于立体电极的行波电帘月尘输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89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75703.X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一种基于立体电极的行波电帘月尘输运装置,涉及月尘输运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月尘输运工作中电场利用率低、设备易磨损以及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立体电极的行波电帘月尘输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表面的楔形微结构,所述楔形微结构的为三棱柱形;电极,设置在所述楔形微结构的侧壁上,用于产生电极,输运月尘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电极的行波电帘月尘输运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的装置实现,包括:采集月尘颗粒的运动状态的步骤;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调整驱动电压的步骤;根据调整后的驱动电压,对电极进行驱动的步骤。适合应用于月尘输运的工作中。

    用于模拟火星表面旋流和尘暴环境效应的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28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534037.7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用于模拟火星表面旋流和尘暴环境效应的模拟装置,它涉及一种模拟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火星模拟器所模拟的火星尘暴环境效果较差,与实际所需模拟的火星尘暴环境相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压力罐、二自由度转台、引射器、粉尘吸收组件、粉尘喷射系统和液氮注入组件;二自由度转台和引射器并排设置在压力罐内,所述粉尘吸收组件与压力罐的抽真空口连接,所述粉尘喷射系统压力罐下部左侧入口连接,所述液氮注入组件与压力罐下部右侧入口连接。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